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77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出料管和电动机,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部预留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缓流盒,所述进料管的边侧通过连接管和第二缓流盒相连,所述出料管固定在第二缓流盒边侧的换热器本体上,所述电动机的端头处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端头处安装有圆盘,且圆盘的边缘处固定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盒,且套盒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阀块,所述阀块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上缠绕有弹簧,并且支撑座的内侧安装有挡板。该高效节能换热器,通过增加化工材料的冷却面积,来加快其冷却速度,并且对换热器操作便捷,进而能够提升化工材料的冷却效率。

An efficient energy-saving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energy-saving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body, a discharge pipe and a motor. An inner cavity is reserved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r body, and a first slow flow box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inner cavity. The side of the feed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low flow box through a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discharge pipe is fixed on the heat exchanger body at the side of the second slow flow box, and the motor The end head of the motor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shaft, the end head of the motor shaft is installed with a disc, and the edge of the disc is fixed with a short rod,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ort rod is sleeved with a sleeve box, and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installed with a valve block,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valve block is installed with a support seat, and the support seat is wrapp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upport seat is installed with a Baffle. The efficient energy-saving heat exchanger can accelerate the cooling speed by increasing the cooling area of the chemical material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convenie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chemical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等领域,而化工领域的换热器主要是用于化学材料的冷却,然而现有的换热器:对热量交换的时间较长,导致对化工材料的冷却效率低下,并且对换热器的操作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换热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对热量交换的时间较长,导致对化工材料的冷却效率低下,并且对换热器的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出料管和电动机,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内部预留有内腔,且换热器本体的上拐角设置有进水口,并且换热器本体的下拐角固定有排水口,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缓流盒,且第一缓流盒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边侧通过连接管和第二缓流盒相连,且连接管的外侧缠绕有冷却管,所述出料管固定在第二缓流盒边侧的换热器本体上,且换热器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端头处连接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外侧套设有履带,所述电机轴的端头处安装有圆盘,且圆盘的边缘处固定有短杆,所述短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盒,且套盒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阀块,且阀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块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上缠绕有弹簧,并且支撑座的内侧安装有挡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缓流盒和第二缓流盒的内部均设置有阀块,且2个阀块运动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结构,且冷却管与第一缓流盒和第二缓流盒外侧的内腔均相互贯通。优选的,所述圆盘关于换热器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圆盘、连接杆和阀块的竖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优选的,所述短杆和套盒组成滑动结构,且套盒和连接杆为焊接。优选的,所述挡板和支撑座组成转动结构,且挡板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节能换热器,通过增加化工材料的冷却面积,来加快其冷却速度,并且对换热器操作便捷,进而能够提升化工材料的冷却效率;1.通过设置内腔和冷却管,通过冷却水的不断注入与更换,能够加快化工材料的冷却速度,进而提升换热的效率;2.通过设置缓流盒、圆盘、短杆、套盒、连接杆和阀块,通过电动机的带动,让2个阀块处于交错式上下运动,进而方便化工液体的流动,并且通过支撑座、弹簧和挡板的设置,对阀块内的液体流通具有控制作用;3.通过设置套盒,对连接杆和阀块的运动具有限制作用,让阀块只做垂直升降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阀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换热器本体;2、内腔;3、进水口;4、排水口;5、第一缓流盒;6、进料管;7、连接管;8、冷却管;9、第二缓流盒;10、出料管;11、电动机;12、电机轴;13、履带;14、圆盘;15、短杆;16、套盒;17、连接杆;18、阀块;19、通孔;20、支撑座;21、弹簧;2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内腔2、进水口3、排水口4、第一缓流盒5、进料管6、连接管7、冷却管8、第二缓流盒9、出料管10、电动机11、电机轴12、履带13、圆盘14、短杆15、套盒16、连接杆17、阀块18、通孔19、支撑座20、弹簧21和挡板22,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预留有内腔2,且换热器本体1的上拐角设置有进水口3,并且换热器本体1的下拐角固定有排水口4,内腔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缓流盒5,且第一缓流盒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6,进料管6的边侧通过连接管7和第二缓流盒9相连,且连接管7的外侧缠绕有冷却管8,出料管10固定在第二缓流盒9边侧的换热器本体1上,且换热器本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机11,电动机11的端头处连接有电机轴12,且电机轴12的外侧套设有履带13,电机轴12的端头处安装有圆盘14,且圆盘14的边缘处固定有短杆15,短杆15的外侧套设有套盒16,且套盒1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底部安装有阀块18,且阀块18上开设有通孔19,阀块18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20,且支撑座20上缠绕有弹簧21,并且支撑座20的内侧安装有挡板22;第一缓流盒5和第二缓流盒9的内部均设置有阀块18,且2个阀块18运动方向相反,2个阀块18通过不断交错式运动,能够加快化工材料流动的速度,进而提升了换热效率;冷却管8呈螺旋状结构,且冷却管8与第一缓流盒5和第二缓流盒9外侧的内腔2均相互贯通,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对第一缓流盒5、连接管7和第二缓流盒9内部的化工材料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冷却水的不断流通,加快了材料的冷却速度,进而提升了换热效率;圆盘14关于换热器本体1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且圆盘14、连接杆17和阀块18的竖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短杆15和套盒16组成滑动结构,且套盒16和连接杆17为焊接,圆盘14带动短杆15呈圆环形轨迹运动,当短杆15运动至不同位置时,短杆15在套盒16内滑动至不同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连接杆17始终处于竖直方向运动;挡板22和支撑座20组成转动结构,且挡板22的直径大于通孔19的直径,阀块18上方的材料对挡板22产生冲力,此时挡板22通过支撑座20向下转动,这样阀块18上方的材料就能通过通孔19快速进入阀块18下方,当阀块18停止运动后,由于弹簧21的回弹性,挡板22不受力会一直处于和阀块18相贴合的状态,由于挡板22的直径大于通孔19的直径,这样阀块18向下运动时挡板22只会保持水平状态。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效节能换热器时,根据图1-2,首先需要进行热交换的化工材料通过进料管6进入第一缓流盒5内,然后电动机11通过电机轴12带动圆盘14转动,进而圆盘14带动短杆15呈圆环形轨迹运动,当短杆15运动至不同位置时,短杆15在套盒16内滑动至不同位置,这样能够保证连接杆17始终处于竖直方向运动,然后电机轴12通过履带13带动另一圆盘14同向转动,这样2个阀块18就处于交错式升降运动,外界的冷却水通过进水口3进入内腔2内部,冷却水通过与内腔2相贯通的冷却管8内,冷却管8缠绕在连接管7外侧,因此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对第一缓流盒5、连接管7和第二缓流盒9内部的化工材料进行冷却,并且通过冷却水的不断流通,加快了材料的冷却速度,进而提升了换热效率;根据图1和图3-4,当第一缓流盒5内的阀块18向上运动时,第二缓流盒9内的阀块18向下运动,第一缓流盒5内的阀块18向上运动时,阀块18上方的材料对挡板22产生冲力,此时挡板22通过支撑座20向下转动,这样阀块18上方的材料就能通过通孔19快速进入阀块18下方,当阀块18停止运动后,由于弹簧21的回弹性,挡板22不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出料管(10)和电动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预留有内腔(2),且换热器本体(1)的上拐角设置有进水口(3),并且换热器本体(1)的下拐角固定有排水口(4),所述内腔(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缓流盒(5),且第一缓流盒(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的边侧通过连接管(7)和第二缓流盒(9)相连,且连接管(7)的外侧缠绕有冷却管(8),所述出料管(10)固定在第二缓流盒(9)边侧的换热器本体(1)上,且换热器本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的端头处连接有电机轴(12),且电机轴(12)的外侧套设有履带(13),所述电机轴(12)的端头处安装有圆盘(14),且圆盘(14)的边缘处固定有短杆(15),所述短杆(15)的外侧套设有套盒(16),且套盒(1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底部安装有阀块(18),且阀块(18)上开设有通孔(19),所述阀块(18)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座(20),且支撑座(20)上缠绕有弹簧(21),并且支撑座(20)的内侧安装有挡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出料管(10)和电动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内部预留有内腔(2),且换热器本体(1)的上拐角设置有进水口(3),并且换热器本体(1)的下拐角固定有排水口(4),所述内腔(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缓流盒(5),且第一缓流盒(5)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的边侧通过连接管(7)和第二缓流盒(9)相连,且连接管(7)的外侧缠绕有冷却管(8),所述出料管(10)固定在第二缓流盒(9)边侧的换热器本体(1)上,且换热器本体(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的端头处连接有电机轴(12),且电机轴(12)的外侧套设有履带(13),所述电机轴(12)的端头处安装有圆盘(14),且圆盘(14)的边缘处固定有短杆(15),所述短杆(15)的外侧套设有套盒(16),且套盒(1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底部安装有阀块(18),且阀块(18)上开设有通孔(19),所述阀块(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海丁汤袁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银燕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