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自动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56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自动调节阀,包括底座,外壳,固定于底座上;轴承座和轴承,分设于外壳两端;主轴,设于轴承中,其上开有滑槽;固定杆,固定于主轴上;二个连杆组件,其一端固定配重块,另一端连接于滑块;滑块滑设于滑槽中;滑杆,设于滑槽中,并与滑块连接;弹簧,套设于主轴上,其一端抵靠固定杆,另一端抵靠滑块;摩擦轮,固定于主轴的一端;阀门,包括安装板、阀体、阀芯、辅助弹簧。磨擦轮带动主轴运转,带动连杆组件在其内部旋转,因配重块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行动圆周加大,连杆夹角减小,带动滑块移动,推动阀门中阀芯移动导通或关闭流体进出孔,实现运送物料过程根据皮带机的工作情况自动地进行洒水控制,达到环保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阀,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自动调节阀。技术背景在许多场合,当设备运转时,其附属装置常需要自动开启阀门。但在 实际情况下,目前除了安装电气控制的阀门外,尚无别的更好办法。而现 场如要安装电磁阔,又得考虑电源问题,如果安装点距离电气源较远,则 将考虑安全及费用的因素,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实现阀门状态的自动 控制。目前,人类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除尘设备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是在矿山、大型企业、钢铁厂,大量的皮带输送机担负着繁忙的运 输任务,特别是原料系统有着成百上千条胶带输送机,由于输送的物料比 较干燥,且带有粉尘,所以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有毒有害的扬尘对人体产 生极大的危害。为了降低扬尘,改善环境,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是采取 洒水来控制皮带输送机上物料的湿度,防止过量的粉尘产生,达到环保的 目的。皮带机洒水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手动控制洒水阀,这样势必造成不管 皮带机是否在运转,洒水阀开着或忘关洒水阀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造成 需洒水时不能洒水,不该洒水时还在洒水,从而引起在送料时由于积水过 多而造成皮带溢料,或者水流满地浪费能源,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环保。 而如采用料流检测器发送信号来控制电磁洒水阀, 一方面需要供给电磁洒 水阀电源,另一方面又很难避免外界原因使料流检测器误动作而把电磁阀 打开或关闭,同时如果运行中带料皮带机一旦出现故障停机,那么其料流 检测器由于皮带上有料就一直使洒水阀打开,时间一长,流水过多造成溢 料严重甚至引起事故。而且如果要在返程皮带或尾轮处需少量洒水,则洒水方法更难实现自动控制。更何况有的皮带机单机长达数千米,若要在尾 部增设洒水控制,电源问题的解决就相当困难,费用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离心式自动调节阀,能根据皮带机的 运行情况自动控制洒水状态,替代用人工及料流检测器来控制的洒水方 式,有效、可靠地抑止了扬尘和防止过量洒水现象的发生,达到保护环境;而且,无需电气控制就能实现上述自动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离心式自动调节阀,包 括,底座,外壳,其为空心球体结构,固定于底座上;二个轴承座和轴承, 分别设置于外壳两端;主轴,其为管体结构,穿设于外壳上的二个轴承座 和轴承中,且,其一端轴壁上开有滑槽;固定杆,固定于主轴上;二个连 杆组件,其分别由第一、二连杆以及第三、四连杆铰接式连接,其中,第 一、三连杆一端固定于固定杆上,另一端固定一配重块,第二、四连杆的 另一端连接于滑块;该滑块滑设于主轴滑槽中;滑杆,穿设于主轴滑槽处 的一端中,并与滑块连接;弹簧,套设于主轴上,其一端抵靠固定杆,另 一端抵靠滑块;摩擦轮,固定于主轴的一端;阀门,固定于外壳一端;其 包括,安装板,固定于外壳一端;阈体,固定于安装板上,其沿轴向开有 一个中心孔以及一个与之贯通的安装孔,且,其侧壁还分别开有与中心孔 相连通的流体进出孔;滑杆的一端伸入中心孔内;阀芯,滑设于阀体中心 孔中,与伸入中心孔的滑杆相配合,其上还开有导通阀体流体进出孔的阀 孔;辅助弹簧,设于阀体安装孔中,其一端伸入中心孔。所述的阀芯外壁还设有调节件,设置于安装孔中辅助弹簧的外侧端, 且,与安装孔螺纹配合。由于辅助弹簧的弹力要小于主轴上弹簧的弹力,这样才能当主轴不转 动时,主轴上弹簧的弹力能超过阀芯辅助弹簧的弹力而使阀门可靠关闭。 为调节方便,控制阀芯的辅助弹簧后端加装了螺旋调节器。所述的外壳由上下盖组成。所述的主轴滑槽处端为中空结构。所述的阀芯外壁还设有防转棱体,由于滑杆和主轴一起旋转,所以滑 杆对阀芯在起动和停止时会产生少许扭力,为保证阀芯动作可靠不受扭力 影响。 所述的阀芯外壁还设有圆套,其为管状结构,安装于阀体中心孔内, 其是因为考虑到阀芯的拆装问题,在阀门固定端加装了带外螺纹的管状圆 套,既方便阔芯拆装,又能限制阀芯行程,滑杆在圆套中穿过和阀芯接触。所述的阀芯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外壳外形为椭圆型结构;所述的外壳采用透明材料组成,便于 观察内部装置及滑杆的工作情况。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加油孔,在外壳内加入少量稀油,当离心装置旋转 时,配重块能把油带到在外壳内工作区域的所有构件上,使连杆、弹簧、 滑块和滑杆等充分润滑,而滑块和滑杆因跟主轴同步运转,所以相对主轴 而言是静止的,因此油的密封问题就较容易解决。这样,整个装置的工作 稳定性及可靠性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同时又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离心式自动调节阀工作时,主轴旋转,带动连杆在其内部旋转,连杆 顶端固定了配重块(离心锤),因配重块(离心锤)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 用下行动圆周加大,连杆夹角减小,带动滑块移动,直至配重块产生的离 心力和弹簧的弹力平衡时为止。由于滑块和滑杆相连,主轴后半段为中空 的管子,滑杆可在其中间自由滑动以调节阀门的开闭。由于驱动整个离心装置的动力在主轴实心端连杆安装座上,所以无需 担心滑杆部分主轴空心结构的强度问题。在这里还需说明的是,自动调节 流量的大小(滑杆作用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 改变配重块(离心锤)的大小及重量;2. 增加连杆和配重块(离心锤)的组数;3. 移动配重块(离心锤)在连杆上的位置;4. 改变主弹簧和辅助弹簧的弹力大小。只要经过合理选择并适当组合,就能达到离心式自动调节阀输出的流 量跟主轴转速的大小成正比,从而实现自动调节的目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主轴旋转产生离心作用自动控制阀门开闭,实现在运 送物料过程根据皮带机的工作情况自动地进行洒水控制,进行扬尘控制, 达到环保要求。而且,离心式自动调节阀不但能根据主轴转速的要求,实 现对设备自动调节流量的控制,还能把它作为主机的附属设备和其它各种6装置组合,成为离心式结构控制的系列产品。例如果用离心式自动调节 阀的滑杆来带动蝶阀的转动手柄,则变成离心式自动调节型蝶阀,能在许 多地方取代传统电动蝶阀,无需电源及复杂的控制连锁,就能实现蝶阀的 开度和主机同步,既节省了投资又减少了故障的发生;如果把离心式自动 调节阀的滑杆去控制制动器的杠杆,则能省去电磁部分或液压部分而成为 离心式制动器,可实现制动和运转设备状态同步;用离心式自动调节阀的 滑杆取代各种推杆,则无需电气控制就能实现被控设备和运转设备的同步 开启或关闭等等。总之,离心式自动调节阀的应用范围极广,只要是需要用阀门开闭的, 而又无法便利地提供电源的地方,都可以考虑使用离心式自动调节阀来解 决具体难题,替代原本需要用电磁阀或电动油泵等来实现的工艺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离心式自动调节阀,包括,底 座l、外壳2,其为空心球体结构,固定于底座l上,其由上下盖21、 22 组成;二个轴承座和轴承3、 4,分别设置于外壳2两端;主轴5,其为管 体结构,穿设于外壳2上的二个轴承座和轴承3、 4中,且,其一端轴壁 上开有滑槽51;固定杆6,固定于主轴5上;二个连杆组件7、 8,其分别 由第一连杆71、第二连杆72以及第三连杆81、第四连杆82铰接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离心式自动调节阀,其特征是,包括,    底座,    外壳,其为空心球体结构,固定于底座上;    二个轴承座和轴承,分别设置于外壳两端;    主轴,其为管体结构,穿设于外壳上的二个轴承座和轴承中,且,其一端轴壁上开有滑槽;    固定杆,固定于主轴上;    二个连杆组件,其分别由第一、二连杆以及第三、四连杆铰接式连接,其中,第一、三连杆一端固定于固定杆上,另一端固定一配重块,第二、四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块;该滑块滑设于主轴滑槽中;    滑杆,穿设于主轴滑槽处的一端中,并与滑块连接;    弹簧,套设于主轴上,其一端抵靠固定杆,另一端抵靠滑块;    摩擦轮,固定于主轴的一端;    阀门,固定于外壳一端;其包括,    安装板,固定于外壳一端;    阀体,固定于安装板上,其沿轴向开有一个中心孔以及一个与之贯通的安装孔,且,其侧壁还分别开有与中心孔相连通的流体进出孔;滑杆的一端伸入中心孔内;    阀芯,滑设于阀体中心孔中,与伸入中心孔的滑杆相配合,其上还开有导通阀体流体进出孔的阀孔;    辅助弹簧,设于阀体安装孔中,其一端伸入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