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74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座椅部件包括椅脚、椅座及靠背,椅座包括椅座本体及设置于椅座本体的一面的凸起,凸起的末端设置第一对接部,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及从靠背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折部,弯折部上设有用于与椅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对接部,靠背本体与椅座本体相对地置于凸起上,且弯折部位于凸起的一侧,椅脚平置于靠背本体背离椅座的一面或椅座本体背离靠背的一面,椅脚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对接部卡合的第二对接部。由于靠背本体置于凸起上并使弯折部与凸起交错开,且椅脚平置于靠背本体或椅座本体,因此实现了座椅在拆卸状态下最紧凑的叠放方式,有利于减小叠放厚度及整体体积,便于包装与运输。

Seat component match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at component matching structure, the seat component includes a chair foot, a chair seat and a backrest, the chair seat includes a chair seat body and a protrusion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hair seat body, the protrusion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utting part, the backrest includes a backrest body and a bending part formed by bending and extending from one side of the backrest body, and the bend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utting part for detach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chair seat Three docking parts, the backrest body and the chair seat body are relatively placed on the bulge, and the bending part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bulge, the chair foot is horizontally placed on the side where the backrest body deviates from the chair seat or the chair seat body deviates from the backrest, and the chair foo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ocking part for clamping with the first docking part. Because the backrest body is placed on the protrusion and the folding part and the protrusion are staggered, and the chair foot is placed on the backrest body or chair seat body, the most compact stacking mode of the chair in the state of disassembly is realized, which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stacking thickness and overall volume, and convenient for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部件匹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部件匹配结构。
技术介绍
座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目前,多数座椅为不可拆卸结构,这些结构的座椅只能整体包装,且整体包装的体积大,在运输过程中,空间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设置了一些可以部分拆卸的座椅,例如,坐垫可以与支撑坐垫的座椅脚拆卸,但这种座椅往往拆卸后各个座椅部件之间没有相配合的结构,导致将各部件进行整体包装时所占的体积依然较大,在运输过程中,依然占用过多的空间,导致空间利用率依然较低,运输成本依然较高。因此,急需一种座椅部件间的匹配结构,以使座椅拆卸后部件叠放简单方便且体积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部件间的匹配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部件匹配结构,所述座椅部件包括椅脚支撑脚、椅座座位部及靠背,所述椅座包括椅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椅座本体的一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末端设置第一对接部,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及当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椅座本体相对地置于所述凸起上时位于所述凸起的一侧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从所述靠背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椅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对接部,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椅座本体相对地置于所述凸起上,且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凸起的一侧,所述椅脚呈可平置于所述靠背本体背离所述椅座的一面或所述椅座本体背离所述靠背的一面的平直状结构,所述椅脚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卡合的第二对接部。较佳地,所述椅脚的数量有两个,两所述椅脚叠置于所述靠背本体或所述椅座本体。较佳地,所述第三对接部上设有供所述椅座卡合的卡槽。较佳地,所述卡槽的底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间隔块并将所述卡槽分成位于一侧的第一卡槽、位于中间的第二卡槽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三卡槽。较佳地,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设有第一螺孔。较佳地,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弯折部的两端。较佳地,所述第二对接部内设有第二螺孔。较佳地,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椅脚可拆卸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二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本座椅部件匹配结构中椅座、靠背以及椅脚上均设有对接部,可进行对接而安装成座椅。由于靠背本体可置于凸起上并使弯折部与凸起交错开,且椅脚可平置于靠背本体或椅座本体,因此本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实现了座椅在拆卸状态下最紧凑的叠放方式,有利于减小叠放厚度及整体体积,便于包装与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座椅部件匹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座椅部件匹配结构装在包装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座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部件匹配结构,构成座椅200的座椅部件包括椅脚1、椅座2及靠背3。椅座2包括椅座本体21及设置于椅座本体21的一面的凸起22,凸起22的末端设置第一对接部23;靠背3包括靠背本体31及从靠背本体31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折部32,弯折部32上设有用于与椅座2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对接部33,靠背本体31与椅座本体21相对地置于凸起22上,且弯折部32位于凸起22的一侧;椅脚1呈V形或U形的平直结构,其分岔开的两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内,因此椅脚1可平置于靠背本体31背离椅座2的一面,椅脚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对接部23卡合的第二对接部11,具体地,椅脚1的数量有两个,两椅脚1叠置于靠背本体31。靠背3与椅座2两者可通过凸起22支撑靠背本体31、弯折部32位于凸起22的一侧的方式进行叠放,从而最小化两者叠置时的厚度并保证椅座2与靠背3之间叠放的稳固性,同时,凸起22可阻挡弯折部32以避免靠背3相对椅座2滑动;椅脚1平置于靠背本体31背离椅座2的一面,从下往上叠放顺序依次为椅座2、靠背、其中一椅脚1及其中另一椅脚1,椅座2、靠背3及椅脚1三者从发利用他们之间空间进行叠放,使得座椅部件匹配结构的体积更小,且叠放简单方便。如图2所示,具备本技术座椅部件匹配结构的座椅可打包装在一包装箱300内,包装箱300内设有一容置腔301,相互拆卸后的椅座2、靠背3及椅脚1从下往上依次叠放于容置腔301内且叠放的高度与容置腔301的高度相匹配。在另一实施例中,椅脚1也可平置于椅座本体21背离靠背3的一面,座椅部件匹配结构从下往上依次叠放其中一椅脚1、其中另一椅脚1、椅座2及靠背3。请参阅图3及图6,椅脚1可通过第二对接部11与椅座2的第一对接部23进行连接,椅座2可与靠背3的第三对接部33进行连接,从而组装形成座椅200。其中,椅脚1设置于椅座2的下方,两椅脚1分别设置于椅座本体21的两侧,用于支撑椅座2。请参阅图3及图4,第三对接部33包括供椅座2卡合的卡槽331以及设于卡槽331中的第一螺孔331d,两第三对接部33分别设于弯折部32的两端。具体地,卡槽331的底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间隔块332并将卡槽331分成位于一侧的第一卡槽331a、位于中间的第二卡槽331b及位于另一侧的第三卡槽331c。椅座2上设有分别与这三个卡槽配合的凸条(未图示),在将椅座2与靠背3进行连接时,椅座2上的三个凸条分别滑入三个卡槽中并分别与第一卡槽331a、第二卡槽331b及、第三卡槽331c进行卡合,从而提高椅座2与弯折部32的第三对接部33卡合连接的稳固性。第二卡槽331b的底部设有第一螺孔331d,使得弯折部32的第三对接部33可与椅座2通过螺栓4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椅座2与靠背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座椅200的承载能力。请参阅图3及图5,第一对接部23是环形的肋状结构,而第二对接部11包括具有开口的对接槽,组装椅脚1时肋状结构插入对接槽中以使第一对接部23与第二对接部11卡合。第二对接部11内设有第二螺孔111,以供椅脚1的第二对接部11与椅座2的第一对接部23进行螺纹连接,即螺栓4可穿过第二螺孔111将椅脚1与椅座2进行固定连接,可提高椅脚1与椅座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座椅200的承载能力。椅脚1的一侧设有保护盖12,保护盖12与椅脚1可拆卸连接并覆盖第二螺孔111,在椅脚1与椅座2通过螺栓4连接时,保护盖12可对椅脚1的内部螺栓4连接结构进行保护,提高座椅200的美观性综上,本技术的本座椅部件匹配结构中椅座2、靠背3以及椅脚1上均设有对接部,可进行对接而安装成座椅200。由于靠背本体31置于凸起22上并使弯折部32与凸起22交错开,且椅脚1平置于靠背本体31或椅座本体21,因此本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实现了座椅200在拆卸状态下最紧凑的叠放方式,有利于减小叠放厚度及整体体积,便于包装与运输。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件包括椅脚、椅座及靠背,所述椅座包括椅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椅座本体的一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末端设置第一对接部,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及当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椅座本体相对地置于所述凸起上时位于所述凸起的一侧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从所述靠背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椅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对接部,所述椅脚呈可平置于所述靠背本体背离所述椅座的一面或所述椅座本体背离所述靠背的一面的平直状结构,所述椅脚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卡合的第二对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件包括椅脚、椅座及靠背,所述椅座包括椅座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椅座本体的一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末端设置第一对接部,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本体及当所述靠背本体与所述椅座本体相对地置于所述凸起上时位于所述凸起的一侧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从所述靠背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弯折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椅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对接部,所述椅脚呈可平置于所述靠背本体背离所述椅座的一面或所述椅座本体背离所述靠背的一面的平直状结构,所述椅脚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卡合的第二对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部件匹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脚的数量有两个,两所述椅脚叠置于所述靠背本体或所述椅座本体。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顺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一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