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角可调的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30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倾角可调的光伏支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转轴;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底板、两块第一侧板、第一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二底板、两块第二侧板、第二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两侧,所述第二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二侧板之间;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转动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可以使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上支架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A photovoltaic support with adjustabl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角可调的光伏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尤其属于一种倾角可调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发电技术,在利用太阳能发电时,通常是设置光伏支架,光伏组件设置光伏支架上。现有的光伏支架通常由支架盒、边压块和螺丝,采用的固定方法是使用边压块将光伏板固定在支架盒的上下边缘上。边压块呈倒钩式,两个边压块将光伏板的一端的铝框扣紧在支架盒上,另两个边压块则固定另一块光伏板的铝框。支架盒上平面和光伏板贴合,倾角固定在与水平面呈18度的安装面,不可调节。现有的支架容易出现以下技术问题:1.支架盒与边压块的固定方式仅靠塑料边压块材料本身的强度和螺丝固定,若边压块老化变形则光伏板会固定不牢靠,出现松动;2.光伏组件有不同厚度,每种厚度都需要相应尺寸的边压块,易造成物料配送错误的问题;3.安装光伏板需要使用边压块来限定位置,但支架盒的螺丝孔位是固定的,当光伏板的尺寸有变化时将无法自适配光伏板的宽度作调整;4.支架盒的安装面倾角固定,而各个纬度地区的最佳太阳入射倾角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适配各纬度地区的最佳倾角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提供一种倾角可调,且无需压块的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转轴;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底板、两块第一侧板、第一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二底板、两块第二侧板、第二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两侧,所述第二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二侧板之间;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转动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可以使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上支架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通过所述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可实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的所述第一外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列所述定位孔或定位槽。进一步地,每列定位孔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定位孔等间距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上穿设置有螺栓或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具有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还包括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前板位于所述两块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光伏支架结构简单,光伏支架的倾角可调,可以适用于不同地区,光伏支架架上无需压条,直接通过上支架的第一地板上的固定孔与相应的固定件配合,即可将光伏组件固定在光伏支架上,避免了物料错配以及增加适用范围,并且借助固定孔和固定件的配合,可将光伏组件紧密固定与光伏支架上保证安装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此外光伏支架外形接近于方墩,光伏组件与光伏支架的接触面积大,光伏组件受风压影响少,不存在大风条件下光伏组件会被拉裂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光伏支架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光伏支架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光伏支架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支架1、下支架2,转轴3,第一底板11,第一侧板12、第一外侧板13,固定孔15,定位孔5,光伏组件4,第二底板21,第二侧板22,第二外侧板23,第二前板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参见附图1-3,本技术的光伏支架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2,转轴3,上支架1包括第一底板11、两块第一侧板12、第一外侧板13,所述两块第一侧板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两侧,所述第一外侧板12位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11之间。所述下支架2包括第二底板21、两块第二侧板22、第二外侧板23;所述两块第二侧板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21两侧,所述第二外侧板23位于所述两块第二侧板22之间。所述上支架1和所述下支架2通过所述转轴3连接,通过转动所述上支架1和/或所述下支架2,可改变上支架1的第一底板11和下支架2的第二底板21之间的夹角。所述上支架1的所述第一底板11上设置有固定孔15。使用时,通过固定孔15和固定件配合即可将光伏组件4紧固在上支架的底板上。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日照,可以通过转动上支架1、下支架2,从而调整上支架的第一底板11的倾角。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所述上支架1和/或所述下支架2,可以使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13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23至少部分重合,并且所述上支架1的第一外侧板13和所述下支架2的第二外侧板23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孔5或定位槽(图中未显示),通过所述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可实现所述上支架1和所述下支架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具体可通过定位件贯穿定位孔对第一外侧板13和第二外侧板23定位;或通过贯穿定位槽的夹紧件夹紧第一外侧板13和第二外侧板23实现定位。由于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13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23至少部分重合,本技术采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采用的是整体套筒的方式,增强连接强度。此外,由于上支架1和下支架2的结构设计,可在光伏支架的下支架内可添加重物稳固底座,使光伏支架不易倾覆。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1的所述第一外侧板23上设置有至少一列所述定位孔5或定位槽;当设置所述定位孔时,每列定位孔5为多个。通过多列定位孔或定位槽,可使上支架1和下支架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更加稳固。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每列定位孔为多个,且所述多个定位孔5等间距排列。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15上穿设置有螺栓或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具有螺纹。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15有多个,且等间距排列。优选在所述第一底板11的周向布置。设置多个固定孔15,可是光伏支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光伏组件。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架2还包括第二前板24,所述第二前板24位于所述两块所述第二侧板22之间。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1一体成型和/或所述下支架2一体成型。即所述上支架1的第一底板11、两块第一侧板12、第一外侧板一体成型构成所述上支架1;所述下支架2的第二底板21、两块第二侧板22、第二外侧板23一体成型构成所述下支架2,且当所述下支架2设置第二前板24时,所述第二前板24也和所述第二底板21、两块第二侧板22、第二外侧板23一体成型构成所述下支架2。由于本技术的光伏支架的结构设计,使得光伏支架可采用开模定制的方式一次成型制造生产,不存在二次加工,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角可调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转轴;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底板、两块第一侧板、第一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二底板、两块第二侧板、第二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两侧,所述第二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二侧板之间;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转动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可以使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上支架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角可调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转轴;所述上支架包括第一底板、两块第一侧板、第一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一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所述下支架包括第二底板、两块第二侧板、第二外侧板;两块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两侧,所述第二外侧板位于所述两块第二侧板之间;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通过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转动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可以使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至少部分重合;所述上支架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第一外侧板和所述下支架的第二外侧板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通过所述相互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可实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钦戚伟杰倪祖仁
申请(专利权)人:九州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