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71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线轴,所述线轴上环绕设置有漆包线圈,所述第一外壳右边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右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铁芯,所述第二外壳右边设置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内部设置有活动铁芯,所述第三外壳外部右侧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穿过圆孔串联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所述漆包线圈通过第一外壳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连接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利用磁力使得铁片吸附和离合,从而带动外部器件工作。

Friction electromagnetic cl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擦式电磁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
,尤其涉及摩擦式电磁离合器。
技术介绍
:电磁离合器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我们通常把它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另外,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我们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专利技术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磁离合器在应用时会因为应用领域的不同,从而有着不同的结构。目前,传统的大多数电磁离合器在经过长久使用后,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摩擦力太大,磁场变弱等情况,从而工作时会出现偏差,影响正常使用,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摩擦式电磁离合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部设置有线轴,所述线轴上环绕设置有漆包线圈,所述第一外壳右边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裹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右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铁芯,所述第二外壳右边设置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内部设置有活动铁芯,所述第三外壳外部右侧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穿过圆孔串联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所述卡销一端在齿轮内部,所述卡销另一端在第一外壳左侧,所述漆包线圈通过第一外壳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连接导线。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材料为低碳钢或者铸钢,所述第三外壳材料为聚乙烯塑料。优选的,所述卡销靠近第一外壳左侧一端上设置有卡环,用于固定卡销。优选的,所述固定铁芯与活动铁芯均为圆形片状,所述活动铁芯卡接在第三外壳内部。优选的,所述漆包线圈通过第一外壳向外延伸有安装板。本技术提出了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利用磁力使得固定铁芯与活动铁芯吸附和离合,从而带动外部器件工作,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磁离合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外壳侧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外壳侧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3、线轴4、漆包线圈5、固定铁芯6、活动铁芯7、齿轮8、圆孔9、卡销10、连接导线11、卡环12和安装板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外壳1,第一外壳1内部设置有线轴4,线轴4上环绕设置有漆包线圈5,第一外壳1右边设置有第二外壳2,第二外壳2包裹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右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铁芯6,第二外壳2右边设置有第三外壳3,第三外壳3内部设置有活动铁芯7,第三外壳3外部右侧设置有齿轮8,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中心设置有圆孔9,圆孔9内设置有卡销10,卡销10穿过圆孔9串联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卡销10一端在齿轮8内部,卡销10另一端在第一外壳1左侧,漆包线圈5通过第一外壳1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连接导线11。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均为圆形,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材料为低碳钢或者铸钢,第三外壳3材料为聚乙烯塑料。卡销10靠近第一外壳1左侧一端上设置有卡环12,用于固定卡销10。固定铁芯6与活动铁芯7均为圆形片状,活动铁芯7卡接在第三外壳3内部。漆包线圈5通过第一外壳1向外延伸有安装板13。参照图1-4,为摩擦式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连接导线11,可以外接电源,方便进行供电和断电。当接通电时,漆包线圈5通电后获得磁场力,断电后磁力消失,这样会使得固定铁芯6获得磁力,从而控制活动铁芯7运作。通过不停地通断电可以使活动铁芯7和固定铁芯6进行吸附与离合的动作,活动铁芯7卡接在第三外壳3上,从而带动第三外壳转动,通过齿轮8可以将往复运动传递给外接机构,使其进行预设计的动作,即可满足要求运动结构,简单方便,效果明显。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材料为低碳钢或者铸钢,第三外壳3材料为聚乙烯塑料。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且自身剩磁小,能够更好地让电磁铁工作,采用聚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防止影响电磁铁的正常工作,使得第三外壳3内的活动铁芯不能正常的工作。卡销10靠近第一外壳1左侧一端上设置有卡环12,用于固定卡销10,保证卡销10的稳定,同时可以使电磁离合器整体结构稳定。固定铁芯6与活动铁芯7均为圆形片状,活动铁芯7卡接在第三外壳3内部。通过设置成片状,简单方便,便于控制,可以使用较小的电磁铁即可控制吸附与离和,节省资源。漆包线圈5通过第一外壳1向外延伸有安装板13。通过设置有安装板13,便于固定电磁离合器,在何处使用就固定在何处,使用方便,同时这样也保证了电磁离合器在工作时的稳定,防止发生意外情况。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设置有线轴(4),所述线轴(4)上环绕设置有漆包线圈(5),所述第一外壳(1)右边设置有第二外壳(2),所述第二外壳(2)包裹第一外壳(1),所述第二外壳(2)右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铁芯(6),所述第二外壳(2)右边设置有第三外壳(3),所述第三外壳(3)内部设置有活动铁芯(7),所述第三外壳(3)外部右侧设置有齿轮(8),所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中心设置有圆孔(9),所述圆孔(9)内设置有卡销(10),所述卡销(10)穿过圆孔(9)串联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所述卡销(10)一端在齿轮(8)内部,所述卡销(10)另一端在第一外壳(1)左侧,所述漆包线圈(5)通过第一外壳(1)向外延伸设置有一连接导线(11)。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擦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设置有线轴(4),所述线轴(4)上环绕设置有漆包线圈(5),所述第一外壳(1)右边设置有第二外壳(2),所述第二外壳(2)包裹第一外壳(1),所述第二外壳(2)右侧壁上设置有固定铁芯(6),所述第二外壳(2)右边设置有第三外壳(3),所述第三外壳(3)内部设置有活动铁芯(7),所述第三外壳(3)外部右侧设置有齿轮(8),所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中心设置有圆孔(9),所述圆孔(9)内设置有卡销(10),所述卡销(10)穿过圆孔(9)串联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所述卡销(10)一端在齿轮(8)内部,所述卡销(10)另一端在第一外壳(1)左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凯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韩东亚电子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