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69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两个风机,机架上设置有通风口,风机均安装在通风口位置,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内的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上的叶轮,蜗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开口,开口与通风口相对应,且蜗壳与机架固定连接。机架上设置通风口,让风机在安装时能够让风通过通风口进行输送,而通过多个通风口让风机能够一一对应安装,从而在需要多个风机时,通过机架一体安装,进而在安装过程中,仅仅只要对机架进行安装,从而不需要多次安装风机,让风机安装变得方便,蜗壳上开设进风口和开口,让内部的电机在带动叶轮旋转时,能让空气在这两个位置进行流动,从而达到输送空气的目的。

A centrifugal fan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风机机组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离心风机机组。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在风机的安装过程中,很多时候单个风机的使用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安装多个风机进行并联,从而提供足够的风力,让其能够满足需求,现有技术中在该种情况时,其一般直接安装多个风机进行解决问题,但是多个风机的安装需要多次进行吊装和固定,比较麻烦,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其通过设置机架,将风机先安装在机架上,再通过机架让多个风机安装变得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两个风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风机均安装在通风口位置,所述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内的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上的叶轮,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以及开口,所述开口与通风口相对应,且蜗壳与机架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上设置通风口,让风机在安装时能够让风通过通风口进行输送,而通过多个通风口让风机能够一一对应安装,从而在需要多个风机时,通过机架一体安装,进而在安装过程中,仅仅只要对机架进行安装,从而不需要多次安装风机,让风机安装变得方便,蜗壳上开设进风口和开口,让内部的电机在带动叶轮旋转时,能让空气在这两个位置进行流动,从而达到输送空气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安装框以及设置安装框内的支撑架,所述通风口开设在安装框上,所述蜗壳与安装框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分别与安装框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的设置能够让其安装风机,而支撑架的设置能够让安装框比较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框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四周的框体,所述通风口开设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架与底板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框体和底板合围形成安装框,让其形成空气流通的空间,在底板上开设通风口,从而让其可以直接将风机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架的设置能够对框体以及底板的结构强度进行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板的端部与第二支撑板的端部均与框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板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让其对框体以及底板进行抵接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板至于通风口之间,且第一支撑板将框体分割成分别与各通风口联通的通风空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支撑板防止在通风口之间,且第一支撑板两端与框体连接,从而其能够将框体分割,进而让两个通风空间不会相互干扰,让风机能够单独有效的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背离底板的边缘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至于框体外缘,且安装片上设置有安装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背离底板的边缘设置有吊装片,所述吊装片包括吊装耳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框体连接,所述吊装片与连接片一体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耳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与吊装片能够让框体进行起吊和固定,并通过安装孔以及固定孔的设置,能让机架吊装以及安装比较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多个通风口让风机能够一一对应安装,不需要多次安装风机,让风机安装变得方便,蜗壳上开设进风口和开口,让内部的电机在带动叶轮旋转时,能让空气在这两个位置进行流动,从而达到输送空气的目的;(2)通过两个支撑板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从而让其对框体以及底板进行抵接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11、通风口;12、安装框;121、底板;122、框体;123、安装片;124、安装孔;125、吊装片;126、吊装耳;127、连接片;128、固定孔;13、支撑架;131、第一支撑板;132、第二支撑板;2、风机;21、蜗壳;211、进风口;212、开口;22、电机;23、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其主要用于多个风机2的风口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至少两个风机2,多个风机2安装在机架1上,在进行吊装前,将多个风机2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需要进行多个风机2安装的情况下能够方便风机2的安装。在机架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风口11,将风机2均安装在通风口11位置,通过将机架1固定好后,能够将多个风机2同一时间进行安装固定,一方面能够让多个风机2安装比较方便,同时让其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场合的需求。如图1和图2所示,风机2包括蜗壳21、安装在蜗壳21内的电机22以及固定在电机22上的叶轮23,电机22一般为外转子电机22,直接将叶轮23安装在电机22的外转子上。在蜗壳21上设置有进风口211以及开口212,开口212与通风口11相对应,且蜗壳21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电机22在带动叶轮23旋转时,能让空气在这两个位置进行流动,从而达到输送空气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1包括安装框12以及设置安装框12内的支撑架13,并且让支撑架13分别与安装框12固定连接。其中,安装框12能够与安装位置进行配合,能够让其方便安装风机2,可以将整个风机2组进行安装,而支撑架13的设置能够让安装框12比较稳固。再将通风口11开设在安装框12上,让蜗壳21与安装框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框12包括底板121以及安装在底板121四周的框体122,将通风口11开设在底板121上,支撑架13与底板121抵接,同时让蜗壳21通过螺栓连接的底板121上,并且让通风口11与蜗壳21的开口212配合联通。为了方便安装,在框体122背离底板121的边缘设置有安装片123,将安装片123至于框体122外缘,且安装片123上设置有安装孔124,通过安装孔124,让其可以采用螺栓连接到安装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在框体122背离底板121的边缘设置有吊装片125,吊装片125包括吊装耳126以及连接片127,连接片127与框体122连接,吊装片125与连接片127一体设置,吊装耳126可以将整个机组进行起吊安装,而连接片127上可以设置安装孔124进行安装,同时可以在吊耳上设置固定孔128,方便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让整个框体122变得更加稳定,将支撑架13设置成相互交叉的第一支撑板131和第二支撑板132,让第一支撑板131和第二支撑板132固定连接,可以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且将第一支撑板131的端部与第二支撑板132的端部均与框体122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为了将各个风机2进行分隔开,将第一支撑板131至于通风口11之间,且第一支撑板131将框体122分割成分别与各通风口11联通的通风空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至少两个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通风口(11),所述风机(2)均安装在通风口(11)位置,所述风机(2)包括蜗壳(21)、安装在蜗壳(21)内的电机(22)以及固定在电机(22)上的叶轮(23),所述蜗壳(21)上设置有进风口(211)以及开口(212),所述开口(212)与通风口(11)相对应,且蜗壳(21)与机架(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机机组,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至少两个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通风口(11),所述风机(2)均安装在通风口(11)位置,所述风机(2)包括蜗壳(21)、安装在蜗壳(21)内的电机(22)以及固定在电机(22)上的叶轮(23),所述蜗壳(21)上设置有进风口(211)以及开口(212),所述开口(212)与通风口(11)相对应,且蜗壳(21)与机架(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安装框(12)以及设置安装框(12)内的支撑架(13),所述通风口(11)开设在安装框(12)上,所述蜗壳(21)与安装框(1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3)分别与安装框(1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2)包括底板(121)以及安装在底板(121)四周的框体(122),所述通风口(11)开设在底板(121)上,所述支撑架(13)与底板(121)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逸春吕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施依洛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