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59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梭车,包括车架、连梁、导轨和行走机构,两个车架相对布置,每一个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固定连接,两个导轨沿车架的横向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车架上,每个车架的端部均固定有行走机构,本穿梭车的行走机构中的轮架通过销轴与轮箱支座可转动连接,两个行走轮相对布置在轮架朝向连梁的两侧,当行走机构带动穿梭车在行走轨道上移动时,遇到行走轨道不平整时,轮架可以适应性的转动,使轮架两侧的行走轮始终与轨道相抵接,并且将整个穿梭车的重量分散到每一个行走轮上,减少了行走轮与行走轨道之间的压力,进而减少了行走轮与轨道之间因碰撞和摩擦而产生的噪音。

A kind of shu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梭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搬运
,具体涉及一种穿梭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停车需求的不断增加,立体停车库能节约占地面积,停车方式简单,渐渐成为汽车停车建设的发展趋势。目前,虽然已有部分立体停车库投入应用,但其适用对象都是轿车等小型车辆,对于如同公交车这种体型较大、质量较重的大型车辆,运送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因立体车库对噪音有严格的要求,所以立体停车库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穿梭车无法满足搬运大型车辆的需求,无法实现搬运过程中产生较小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承载大型车辆并且在搬运过程中产生噪音较小的穿梭车。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一个总体方面,提供一种穿梭车,包括车架、连梁、导轨和行走机构,其中:车架沿纵向有两个,两个车架相对布置;连梁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连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固定连接;导轨有两个,两个导轨沿车架的横向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车架上;每个车架的横向的端部均固定有行走机构,每个行走机构包括轮箱支座、轮架、减速电机和两个行走轮,轮箱支座固定设置在车架的底部,轮架与轮箱支座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销轴与车架横向平行布置,两个行走轮相对布置在轮架的纵向两侧,其中一个行走轮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减速电机固定设置在轮架上。优选的,每一个连梁均包括第一侧连梁、中间连梁和第二侧连梁,第一侧连梁和第二侧连梁通过中间连梁可拆卸连接,第一侧连梁和第二侧连梁分别连接在两个车架的内侧。优选的,每一个连梁均还包括固定板,中间连梁与第一侧连梁通过两个相对的固定板连接,中间连梁与第二侧连梁通过另两个相对的固定板连接。优选的,穿梭车还包括导向机构,各轮架上均设置有一个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的轮轴分别固定设置在轮架底面的两侧,导向轮的轮轴与行走轮的轮轴相垂直。优选的,穿梭车还包括防撞梁,各轮架上均设置有一个防撞梁,防撞梁固定设置在轮架朝向位于车架外侧的行走轮的端部。优选的,防撞梁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器。优选的,穿梭车还包括花纹钢板和若干支撑骨架,各支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固定连接,花纹钢板固定设置在车架和导轨之间,花纹钢板与各支撑骨架固定连接。优选的,穿梭车还包括护栏,护栏设置在花纹钢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优选的,车架和各连梁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梭车,由于本穿梭车的行走机构中的轮架通过销轴与轮箱支座可转动连接,两个行走轮相对布置在轮架朝向连梁的两侧,当行走机构带动穿梭车在行走轨道上移动时,遇到行走轨道不平整时,轮架可以适应性的转动,使轮架两侧的行走轮始终与轨道相抵接,并且将整个穿梭车的重量分散到每一个行走轮上,减少了行走轮与行走轨道之间的压力,进而减少了行走轮与轨道之间因碰撞和摩擦而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穿梭车配套使用的车辆搬运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穿梭车配套使用的车辆搬运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穿梭车配套使用的车辆搬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车辆搬运装置配套使用的车辆提升轿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车辆搬运装置配套使用的车辆提升轿厢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车辆搬运装置配套使用的车辆提升轿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车辆搬运装置配套使用的车辆提升轿厢的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与车辆搬运装置配套使用的车辆提升轿厢的的悬吊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穿梭车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穿梭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穿梭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0是本技术的穿梭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穿梭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和图11,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梭车,包括车架201、连梁202、导轨203和行走机构,其中:车架201的长度方向为横向,车架201的宽度方向为纵向,车架201沿纵向有两个,两个车架201相对布置,车架201均为多快板拼接而成的箱型梁结构,箱型梁结构不仅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而且箱型梁的中间是空心的,箱型梁本身的重量不大,而穿梭车本身通过一个控制系统控制,空心的箱型梁也方便布置控制系统的连接线。连梁202的数量为多个,各连梁202平行设置,每一个连梁202都是H型钢,使得连梁202具备很好的承载能力,并且每一个连梁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201固定连接,加强了整个穿梭车车体的承载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车架201和各连梁202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不仅减轻了车架201和各连梁202的重量,同时也方便布置控制系统的连接线。进一步的,导轨203有两个,两个导轨203沿车架201的长度方向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车架201上,并且导轨203的长度超过车架201的长度,方便导轨203与车辆提升轿厢上的导轨对接。图9是本技术的穿梭车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每个车架201的端部均固定有行走机构,每个行走机构均包括轮箱支座204、轮架205、减速电机207和两个行走轮206,轮箱支座204包括一个顶壁和两个相对布置在顶壁两侧的侧壁,轮箱支座204的顶壁与车架20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侧壁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销轴与车架201平行布置,轮架205通过销轴与轮箱支座204可转动连接,两个行走轮206相对布置在轮架205纵向的两侧,其中位于车架201外侧的行走轮206与减速电机207的输出轴相连接,减速电机207的固定端与轮架205固定连接,通过减速电机207驱动行走轮206,从而带动整个穿梭车行走,两个行走轮206中与减速电机207相连接的是主动轮,另外一个是从动轮,由于轮架205可以围绕轮箱支座204中间的销轴转动,当穿梭车的重量作用在轮架205上时,可以将力传递至两个行走轮206,而当穿梭车走的轨道不平整时,轮架205会适应性的调整角度,将两个行走轮206与穿梭车的行走轨道压紧,保证两个轮子的轮压相同,并且保证了行走轮206不会与穿梭车的行走轨道脱离。进一步的,每个车架201的端部均设置有一个局部缺口,轮箱支座204的顶壁则与该局部缺口的顶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局部缺口,使得整个穿梭车的重心位置降低,缩减了整个穿梭车的高度,同时节省了立体停车库的高度。进一步的,每一个连梁202均包括第一侧连梁、中间连梁和第二侧连梁,第一侧连梁和第二侧连梁通过中间连梁可拆卸连接,第一侧连梁和第二侧连梁分别连接在两个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01)、连梁(202)、导轨(203)和行走机构,其中:所述车架(201)沿纵向有两个,两个所述车架(201)相对布置;所述连梁(20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连梁(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车架(201)固定连接;所述导轨(203)有两个,两个导轨(203)沿所述车架(201)的横向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所述车架(201)上;每个所述车架(201)的横向的端部均固定有所述行走机构,每个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箱支座(204)、轮架(205)、减速电机(207)和两个行走轮(206),所述轮箱支座(204)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201)的底部,所述轮架(205)与所述轮箱支座(204)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车架(201)横向平行布置,两个所述行走轮(206)相对布置在所述轮架(205)的纵向两侧,其中一个所述行走轮(206)与所述减速电机(207)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减速电机(207)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架(20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01)、连梁(202)、导轨(203)和行走机构,其中:所述车架(201)沿纵向有两个,两个所述车架(201)相对布置;所述连梁(20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所述连梁(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车架(201)固定连接;所述导轨(203)有两个,两个导轨(203)沿所述车架(201)的横向一一对应固定在两个所述车架(201)上;每个所述车架(201)的横向的端部均固定有所述行走机构,每个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箱支座(204)、轮架(205)、减速电机(207)和两个行走轮(206),所述轮箱支座(204)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201)的底部,所述轮架(205)与所述轮箱支座(204)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所述销轴与所述车架(201)横向平行布置,两个所述行走轮(206)相对布置在所述轮架(205)的纵向两侧,其中一个所述行走轮(206)与所述减速电机(207)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减速电机(207)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架(20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连梁(202)均包括第一侧连梁、中间连梁和第二侧连梁,所述第一侧连梁和所述第二侧连梁通过所述中间连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连梁和所述第二侧连梁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车架(20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连梁(202)均还包括固定板,所述中间连梁与所述第一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冉俞斌祁冰邵杰刘增禄王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嘉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