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413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盘室,所述生物转盘室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排放管,所述生物转盘室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无菌空气管,所述生物转盘室内侧的表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安装有转盘,且转盘有多个,所述转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转盘室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上方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的上方安装有污水口,所述生物转盘室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单向阀门的上方安装有厌氧过滤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盘和附着在转盘表面的生物膜不断的将污水中污染物取出,净化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就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并不可以完全达到标准;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污水处理并不可以完全达到标准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盘室,所述生物转盘室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排放管,所述生物转盘室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无菌空气管,所述生物转盘室内侧的表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膜,所述生物转盘室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上方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的上方安装有污水口,所述生物转盘室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输水管的上方安装有单向阀门,所述单向阀门的上方安装有厌氧过滤室,所述厌氧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纤维填料,所述厌氧过滤室上端的一侧安装有HQ-40D型PH值检测仪,所述厌氧过滤室的上方安装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转盘与转轴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纤维填料设置为悬浮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无菌空气管与生物转盘室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单向阀门与厌氧过滤室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HQ-40D型PH值检测仪与厌氧过滤室通过螺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污水口处安装的过滤斗对收集沉淀后污水再次进行过滤,便于污水的处理;2、本技术通过转盘和附着在转盘表面的生物膜不断的将污水中污染物取出,净化污水;3、本技术通过无菌空气管进行空气输送,便于生物膜的形成,同时也避免空气携带新的细菌进入;4、本技术通过电机将输水管中的水送入厌氧过滤室,同时厌氧过滤室下方的单向阀口会防止水倒流;5、本技术通过HQ-40D型PH值检测仪对经过厌氧过滤室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达标后才可以进行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转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口;2、过滤斗;3、滤网;4、污水管;5、生物转盘室;6、转盘;7、生物膜;8、转轴;9、气体排放管;10、无菌空气管;11、输水管;12、电机;13、厌氧过滤室;14、纤维填料;15、单向阀门;16、排水管;17、HQ-40D型PH值检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盘室5,生物转盘室5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排放管9,通过气体排放管9将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排除,生物转盘室5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无菌空气管10,通过无菌空气管10将空气送入生物转盘室5中,同时也避免空气携带新的细菌进入,生物转盘室5内侧的表面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表面安装有转盘6,转轴8转动后带动转盘6便于污水的处理,且转盘6有多个,转盘6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膜7,通过生物膜7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取出从而进化水质,生物转盘室5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污水管4,通过污水管4将污水输送到生物转盘室5中,污水管4的上方安装有滤网3,滤网3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斗2,通过过滤斗2和滤网3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污水中的可见杂质,过滤斗2的上方安装有污水口1,生物转盘室5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输水管11,输水管1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2,将水送入厌氧过滤室13中,输水管11的上方安装有单向阀门15,避免水倒流,单向阀门15的上方安装有厌氧过滤室13,厌氧过滤室13的内部设置有纤维填料14,纤维填料14可对污水进行最后的进化处理,厌氧过滤室13上端的一侧安装有HQ-40D型PH值检测仪17,检测水质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厌氧过滤室13的上方安装有排水管16。进一步,转盘6与转轴8焊接连接,通过转轴8转动带动转盘6便于污水的处理。进一步,纤维填料14设置为悬浮式结构,防止在进化水质时,污染附着导致厌氧过滤室13堵塞。进一步,无菌空气管10与生物转盘室5焊接连接,无菌空气管10可以将空气输送到生物转盘室5中,同时防止细菌随空气进入影响污水的处理。进一步,单向阀门15与厌氧过滤室13焊接连接,单向阀门15可以污水的倒流。进一步,HQ-40D型PH值检测仪17与厌氧过滤室13通过螺钉连接,便于检测水质,提高了安全性。工作原理:使用时,污水通过污水口1进入到过滤斗2中,经过滤网3将污水中的可见杂质进行过滤便于后年的处理工序,过滤后的污水再通过污水管4进入到生物转盘室5中,通过转轴8转动控制转盘6的运动,转盘6的表面附着有形成的生物膜7,通过接触空气不断的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取出,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排放管9排除,第一次加工后的污水通过输水管11和电机12输送到厌氧过滤室13中,厌氧过滤室13的下方的单向阀门15会防止污水倒流,加工后的污水进入到厌氧过滤室13中再通过纤维填料14将污水中残余的污染物过滤出,经HQ-40D型PH值检测仪17检测合格后,通过排水管16进行排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盘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室(5)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排放管(9),所述生物转盘室(5)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无菌空气管(10),所述生物转盘室(5)内侧的表面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安装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膜(7),所述生物转盘室(5)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污水管(4),所述污水管(4)的上方安装有滤网(3),所述滤网(3)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斗(2),所述过滤斗(2)的上方安装有污水口(1),所述生物转盘室(5)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输水管(11),所述输水管(1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2),所述输水管(11)的上方安装有单向阀门(15),所述单向阀门(15)的上方安装有厌氧过滤室(13),所述厌氧过滤室(13)的内部设置有纤维填料(14),所述厌氧过滤室(13)上端的一侧安装有HQ‑40D型PH值检测仪(17),所述厌氧过滤室(13)的上方安装有排水管(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强化反应器,包括生物转盘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转盘室(5)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气体排放管(9),所述生物转盘室(5)上端的一侧安装有无菌空气管(10),所述生物转盘室(5)内侧的表面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安装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膜(7),所述生物转盘室(5)底部的一侧安装有污水管(4),所述污水管(4)的上方安装有滤网(3),所述滤网(3)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斗(2),所述过滤斗(2)的上方安装有污水口(1),所述生物转盘室(5)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输水管(11),所述输水管(1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2),所述输水管(11)的上方安装有单向阀门(15),所述单向阀门(15)的上方安装有厌氧过滤室(13),所述厌氧过滤室(1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军蒋纪中唐洪强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