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41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装置,水解腔与厌氧腔之间开设有一通水孔以用于连通该水解腔与厌氧腔,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之间设有污泥循环管和输水管,污水池的下部设有曝气管道,污水池的顶部安装气水分离器,输水管穿过该隔板伸入至生物氧化腔内,且该伸入段上设有第二加温装置以用于对输送至生物氧化腔内的水加温,污泥循环管上设有检测管,且在该检测管内套接有一取样器以用于对污泥进行检测。污水依次经过水解腔、厌氧腔、生物氧化腔和过滤腔的处理后,处理中产生的沼气在过滤箱的作用下净化处理后与外部的沼气收集装置相连,以得到净化后的沼气集中使用,喷头提高污水与填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污泥循环管可以循环进入至厌氧腔中,提高厌氧活性污泥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法技术是污水最主要的处理技术之一,该方法具有处理彻底、有机物降解率高、二次污染小、能耗低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是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又称为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植物性营养物,以及通过生物絮凝去除胶体颗粒,微生物在此过程中进行代谢。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于存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及生物种群分布和种群数量起着决定作用。由于低温引起微生物生长缓慢和酶促反应速度下降,必将导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使得生物处理反应速率下降。正常水处理条件利用的是中温菌,在15-35℃之间有较好的活性,当水温低于8℃或高于35℃时,微生物活性降低反应的速度明显降低。温度对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曝气池充氧效率以及水的粘度都有较大影响,并且容易造成污泥膨胀,导致污水处理量与出水水质难以达标。而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因四季温差较大,冬季非常寒冷,很难保持水温不低于8℃,保温难度及成本高,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污水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节能高效、运行平稳可靠的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密闭的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通过隔板将该污水池依次分隔成水解腔、厌氧腔、生物氧化腔和过滤腔,所述水解腔与厌氧腔之间开设有一通水孔以用于连通该水解腔与厌氧腔,所述厌氧腔与所述生物氧化腔之间设有污泥循环管和输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下部设有曝气管道,所述污水池的顶部安装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上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过滤箱连接;所述水解腔上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端安装有一第一加温装置,所述水解腔内设置有一填料架,且该填料架设置在所述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水解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曝气管道连接的第一曝气管网;所述厌氧腔内设置有一搅拌器,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所述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之间的隔板上,所述输水管穿过该隔板伸入至生物氧化腔内,且该伸入段上设有第二加温装置以用于对输送至生物氧化腔内的水加温,所述污泥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的底部,所述污泥循环管上设有检测管,且在该检测管内套接有一取样器以用于对污泥进行检测;所述生物氧化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曝气管道连接的第二曝气管网,所述生物氧化腔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过滤腔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自吸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水分离器上还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污水池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出气管连通,所述过滤箱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以用于与外接的气体收集装置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中均填充有活性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样器呈向上开口的U型,且所述取样器的外径与所述检测管的内径相配合,所述取样器的内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以用于采集污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样器上安装有一抽杆以用于带动所述取样器从该检测管中抽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水池的内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导气板以用于集中污水池中产生的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厌氧腔内填充有厌氧活性污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水池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上设有过滤网。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污水依次经过水解腔、厌氧腔、生物氧化腔和过滤腔的处理后,处理中产生的沼气在过滤箱的作用下净化处理后与外部的沼气收集装置相连,以得到净化后的沼气集中使用,喷头提高污水与填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污泥循环管可以循环进入至厌氧腔中,提高厌氧活性污泥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污泥循环管上设有检测管和取样器,能够随时对污泥循环管中的污泥进行检测,以便于检测污泥的厌氧活性,有效控制污泥的厌氧活性。3.污水池内壁的保温层及加温装置在对污水加温后,保温层有效对污水保温,降低热量的散失,从而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污泥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污泥循环管的剖面图。图中:1、水解腔2、曝气管道3、第一曝气管网4、通水孔5、隔板6、厌氧腔7、污泥循环管8、检测管9、第二曝气管网10、生物氧化腔11、过滤腔12、过滤箱13、出气管14、排水管15、自吸泵16、导气板17、膜组件18、第二加温装置19、输水管20、气水分离器21、出水管22、搅拌器23、喷头24、第一加温装置25、进水管26、填料架27、取样器28、抽杆29、凹槽30、第一过滤层31、第二过滤层32、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决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密闭的污水池,污水池内通过隔板5将该污水池依次分隔成水解腔1、厌氧腔6、生物氧化腔10和过滤腔11,水解腔1与厌氧腔6之间开设有一通水孔4以用于连通该水解腔1与厌氧腔6,厌氧腔6与生物氧化腔10之间设有污泥循环管7和输水管19,污水池的下部设有曝气管道2,污水池的顶部安装气水分离器20,气水分离器20上连接出气管13,出气管13与过滤箱12连接。上述水解腔1上设置有一进水管25,进水管25的出水端设有喷头23,喷头23的上端安装有一第一加温装置24,水解腔1内设置有一填料架26,且该填料架26设置在喷头23的正下方,在填料架26内填充有填料(填料选用立体弹性填料),填料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水解的目的,水解腔1的底部设有与曝气管道2连接的第一曝气管网3。上述厌氧腔6内设置有一搅拌器22,输水管19安装在厌氧腔6与生物氧化腔10之间的隔板5上,输水管19穿过该隔板5伸入至生物氧化腔10内,且该伸入段上设有第二加温装置18以用于对输送至生物氧化腔10内的水加温,污泥循环管7设置在厌氧腔6与生物氧化腔10的底部,污泥循环管7上设有检测管8,且在该检测管8内套接有一取样器以用于对污泥进行检测,厌氧腔6内填充有厌氧活性污泥。上述生物氧化腔10的底部设有与曝气管道2连接的第二曝气管网9,生物氧化腔10内设有膜组件17,膜组件选用聚丙烯抗污型高孔隙率改性中空纤维膜材料,过滤孔径为0.1-0.2μm,膜丝纵向抗拉强度120MPa,选用的膜机械性能优良,化学性质稳定,适合用于膜生物反应器。上述过滤腔11上设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上设有自吸泵15,在排水管14的进水端上安装有过滤网以用于最终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过滤。上述气水分离器20上还连接出水管21,出水管21的出水端与污水池连通,出气管13与曝气管道2之间设有回转式鼓风机12以用于循环出气管13内的气体。上述过滤箱12的底部与出气管13连通,过滤箱12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30和第二过滤层31,过滤箱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32以用于与外接的气体收集装置连接,第一过滤层30与第二过滤层31中均填充有活性炭,用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通过隔板将该污水池依次分隔成水解腔、厌氧腔、生物氧化腔和过滤腔,所述水解腔与厌氧腔之间开设有一通水孔以用于连通该水解腔与厌氧腔,所述厌氧腔与所述生物氧化腔之间设有污泥循环管和输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下部设有曝气管道,所述污水池的顶部安装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上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过滤箱连接;所述水解腔上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端安装有一第一加温装置,所述水解腔内设置有一填料架,且该填料架设置在所述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水解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曝气管道连接的第一曝气管网;所述厌氧腔内设置有一搅拌器,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所述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之间的隔板上,所述输水管穿过该隔板伸入至生物氧化腔内,且该伸入段上设有第二加温装置以用于对输送至生物氧化腔内的水加温,所述污泥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的底部,所述污泥循环管上设有检测管,且在该检测管内套接有一取样器以用于对污泥进行检测;所述生物氧化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曝气管道连接的第二曝气管网,所述生物氧化腔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过滤腔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自吸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通过隔板将该污水池依次分隔成水解腔、厌氧腔、生物氧化腔和过滤腔,所述水解腔与厌氧腔之间开设有一通水孔以用于连通该水解腔与厌氧腔,所述厌氧腔与所述生物氧化腔之间设有污泥循环管和输水管,所述污水池的下部设有曝气管道,所述污水池的顶部安装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上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过滤箱连接;所述水解腔上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上端安装有一第一加温装置,所述水解腔内设置有一填料架,且该填料架设置在所述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水解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曝气管道连接的第一曝气管网;所述厌氧腔内设置有一搅拌器,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所述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之间的隔板上,所述输水管穿过该隔板伸入至生物氧化腔内,且该伸入段上设有第二加温装置以用于对输送至生物氧化腔内的水加温,所述污泥循环管设置在所述厌氧腔与生物氧化腔的底部,所述污泥循环管上设有检测管,且在该检测管内套接有一取样器以用于对污泥进行检测;所述生物氧化腔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曝气管道连接的第二曝气管网,所述生物氧化腔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过滤腔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自吸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熙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