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8079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带,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上方,第一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一导送轨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二导送轨及第二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晕处理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输送带,配合在输送带上方依次设置第一电晕箱体及第二电晕箱体,利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对输送带上输送的待电晕产品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提高待电晕产品的电晕处理效果;同时,利用第一导送轨及第二导送轨调节第一电晕板及第二电晕板距离输送带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的待电晕产品,从而使得待电晕产品的电晕处理效果满足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晕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晕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晕处理机主要用于对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表面进行处理。电晕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材料表面电晕放电,从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处理物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使材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能够大大的增强涂布时涂料在高分子材料上的粘着性。本技术的目的正是在于提供一种进行电晕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提升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的电晕处理装置,能够大大的增强涂布时涂料在高分子材料表面的粘着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一电晕箱体,所述第一电晕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送轨,所述第一导送轨上设置有第一导送块,所述第一导送块上设置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晕板,所述第一电晕板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二电晕箱体,所述第二电晕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送轨,所述第二导送轨上设置有第二导送块,所述第二导送块上设置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晕板,所述第二电晕板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设置有抽气主管,所述抽气主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电晕箱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二电晕箱体连通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内设置有供电器,所述供电器用于提供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工作所需电压;所述第一电晕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控箱,所述第二电晕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控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还设置有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机架两端,所述输送带绕设在主动轮及从动轮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带与主动轮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板通过第一螺丝紧固在第一支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板通过第二螺丝紧固在第二支块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晕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板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晕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最下端距离输送带表面距离不低于5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最下端距离输送带表面距离不低于50mm。综上所述,本技术电晕处理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输送带,配合在输送带上方依次设置第一电晕箱体及第二电晕箱体,利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对输送带上输送的待电晕产品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提高待电晕产品的电晕处理效果;同时,利用第一导送轨及第二导送轨调节第一电晕板及第二电晕板距离输送带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的待电晕产品,从而使得待电晕产品的电晕处理效果满足客户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晕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晕处理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电晕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输送机构200、第一电晕机构300及第二电晕机构400,所述输送机构200设置有输送带210,所述输送带210设置在机架100上,用于输送待电晕产品;具体地,所述输送机构200还设置有主动轮220及从动轮230,所述主动轮220及从动轮230分别设置在机架100两端,所述输送带210绕设在主动轮220及从动轮230上,所述输送带210在主动轮220的带动下运作,从而完成对待电晕产品的输送工序;所述输送机构200还设置有驱动电机240,所述驱动电机240固定在机架100上,所述驱动电机240通过驱动带250与主动轮220连接,用于带动主动轮220转动。所述第一电晕机构300及第二电晕机构400分别设置在输送带210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300设置有第一电晕箱体310,所述第一电晕箱体310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送轨320,所述第一导送轨320上设置有第一导送块330,所述第一导送块330沿第一导送轨320方向上下运作,所述第一导送块330上设置有第一支块340,所述第一支块34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板350,所述第一升降板350通过第一螺丝351紧固在第一支块340上;所述第一升降板350下方通过第一连接杆360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晕板370,所述第一电晕板370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371,用于对输送带210输送过来的待电晕产品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所述第一电极371最下端距离输送带210表面距离不低于50mm;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60数量为4,所述第一连接杆360间隔设置在第一电晕板370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处。所述第二电晕机构400设置有第二电晕箱体410,所述第二电晕箱体410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送轨420,所述第二导送轨420上设置有第二导送块430,所述第二导送块430沿第二导送轨420方向上下运作,所述第二导送块430上设置有第二支块440,所述第二支块44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板450,所述第二升降板450通过第二螺丝451紧固在第二支块440上;所述第二升降板450下方通过第二连接杆460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晕板470,所述第二电晕板470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471,用于对输送带210输送过来的待电晕产品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所述第二电极471最下端距离输送带210表面距离不低于50mm;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杆460数量为4,所述第二连接杆460间隔设置在第二电晕板470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0一侧设置有抽气机构500,所述抽气机构500设置有抽气主管510,所述抽气主管5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20及第二连接管530,所述第一连接管520与第一电晕箱体310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530与第二电晕箱体410连通设置,所述抽气主管510一端连接抽气泵(图未示),通过第一连接管520及第二连接管530可以将第一电晕箱体310内及第二电晕箱体410内的电晕产生的臭氧抽离而出,降低第一电晕箱体310内及第二电晕箱体410内的臭氧对待电晕产品表面电晕效果产生的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00内设置有供电器110,所述供电器110用于提供第一电极371及第二电极471工作所需电压;所述第一电晕箱体310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控箱380,用于调节第一电极371的输出电压及控制第一导送块330移动来调节第一电极371与输送带210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电晕箱体410上方设置有第二电控箱480,用于调节第二电极471的输出电压及控制第二导送块430移动来调节第二电极471与输送带210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的待电晕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一电晕箱体,所述第一电晕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送轨,所述第一导送轨上设置有第一导送块,所述第一导送块上设置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晕板,所述第一电晕板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二电晕箱体,所述第二电晕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送轨,所述第二导送轨上设置有第二导送块,所述第二导送块上设置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晕板,所述第二电晕板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机构、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有输送带,所述第一电晕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带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一电晕箱体,所述第一电晕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送轨,所述第一导送轨上设置有第一导送块,所述第一导送块上设置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晕板,所述第一电晕板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晕机构设置有第二电晕箱体,所述第二电晕箱体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送轨,所述第二导送轨上设置有第二导送块,所述第二导送块上设置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晕板,所述第二电晕板下方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抽气机构,所述抽气机构设置有抽气主管,所述抽气主管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电晕箱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二电晕箱体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大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