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95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包括底座和装夹机构,框形工件为四边形结构,具有两组相邻侧边;装夹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将框形工件夹设在内;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弹性压紧部件,弹性压紧部件用于压设在框形工件的相应侧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选择不同弹性压紧部件来适应不同压紧力需求的装夹任务,压紧力便于调节,减小由于工件形变对测量精度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
本技术属于夹具
,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框形易变形工件的自动装夹夹具。
技术介绍
工件在测量机测量工位上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使用夹具进行装夹定位,然后进行测量。由于易变形工件在夹具夹紧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形变,导致其测量精度下降,因此,合理制定易变形工件的夹紧方式,在此基础上以减小工件的装夹变形为目的进行装夹方案的优化,对提高易变形工件的测量精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价值。现有技术中工件的夹紧通常是由气缸进行装夹,其压紧力的调节需要通过精密调压阀来,压紧速度需要通过增加节流阀来调整,容易因为产品的差异产生过压变形或者夹紧机构顶出不到位的情况,不适合易变形框形工件此类需要严格控制压紧力的夹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压紧力易于调节,减小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时产生形变对测量精度的不利影响。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框形工件为四边形结构,具有两组相邻侧边;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一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的定位机构和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二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的压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将所述框形工件夹设在内;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弹性压紧部件,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用于压设在所述框形工件的相应侧边上。所述装夹系统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框形工件的接近开关,所述气缸、接近开关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及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的轴线垂直的顶丝安装孔,所述顶丝安装孔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连通,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在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内,所述顶丝安装孔内安装有顶丝以定位所述弹性压紧部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导槽,所述安装座的一部分嵌入所述导槽内。所述弹性压紧部件为弹簧柱塞,所述弹簧柱塞的前端安装有橡胶压头。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及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顶丝安装孔,各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内安装有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各所述顶丝安装孔内安装有所述顶丝。所述压紧机构的数量为两套,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二组相邻侧边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机构的数量为两套,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一组相邻侧边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座和固设在定位座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一组相邻侧边的外侧。底座上设置有两套所述装夹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通过对应框形工件的第一组相邻侧边设置定位机构,对应框形工件的第二组相邻侧边设置压紧机构,且压紧机构的压紧部件为可拆卸的弹性压紧部件,可通过选择不同弹性压紧部件来适应不同压紧力需求的装夹任务,压紧力便于调节;弹性压紧部件压紧力小且具有缓冲作用,从而可减小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时产生的形变,从而减小由于形变对测量精度的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00和设置在底座100上的装夹机构200,如图2所示,框形工件300为四边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其具体为矩形框,比如手机金属中框,具有两组相邻侧边,第一组相邻侧边为X向侧边310和Y向侧边320,第二组相邻侧边为X向侧边330和Y向侧边340;装夹机构200包括与框形工件300的第一组相邻侧边310、320对应设置的定位机构210和与框形工件300的第二组相邻侧边330、340对应设置的压紧机构220,定位机构210和压紧机构220将框形工件300夹设在内,从而对矩形框形工件300的X向和Y向有效定位和压紧;压紧机构220包括气缸221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气缸221的活塞杆上的弹性压紧部件222,弹性压紧部件222用于压设在框形工件300的相应侧边上,本实施例中弹性压紧部件222垂直压设在框形工件300的相应侧边上。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210与框形工件300的第一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可以是X向侧边310和Y向侧边320均对应设置一套定位机构210或者多套定位机构,或者X向侧边310和Y向侧边320处的定位机构210数量不等;同理,压紧机构220与框形工件300的第二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可以是X向侧边330和Y向侧边340均对应设置一套压紧机构220或者多套压紧机构220,或者X向侧边330和Y向侧边340处的压紧机构220数量不等。压紧机构220的压紧部件为可拆卸的弹性压紧部件222,可通过选择不同弹性压紧部件222来适应不同压紧力需求的装夹任务,压紧力便于调节;弹性压紧部件222压紧力小且具有缓冲作用,从而可减小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时产生的形变,从而减小由于形变对测量精度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为实现自动装夹,进而提高工件装夹效率和测量效率,装夹系统200还包括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底座100上还设有用于感应框形工件300的接近开关400,气缸221、接近开关400均与PLC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当接近开关400感应到被测框形工件300,将信号发送至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气缸221自动伸出活塞杆,该伸出距离大于理论伸出的行程,即气缸221会过压工件(大概过压1mm左右),待气缸221完全伸出后,弹性压紧部件222由于过压会相应地收缩,此时弹性压紧部件222的弹性回复力等于压紧力,所以可通过选择不同弹性压紧部件222来适应不同压紧力需求的装夹任务;若为测量机上工件的装夹,此时可对框形工件300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气缸221带动弹性压紧部件222收回,取下被测框形工件300,准备下一个框形工件的测量。进一步地,为便于弹性压紧部件222的拆装,气缸221的活塞杆前端上安装有安装座223,安装座223上设有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视角原因图中未示出)及与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的轴线垂直的顶丝安装孔224,顶丝安装孔224与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连通,弹性压紧部件222安装在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内,顶丝安装孔224内安装有顶丝以顶紧的方式定位弹性压紧部件222。拆卸弹性压紧部件222时,只需旋松顶丝使其脱离对弹性压紧部件222的定位,然后拆卸出原弹性压紧部件222,更换上新的弹性压紧部件222,重新操作顶丝定位弹性压紧部件222即可。在底座100上设有导槽110,安装座223的一部分嵌入导槽110内,由导槽110对安装座223随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进行导向,进一步保证弹性压紧部件222的压紧动作平稳。本实施例中弹性压紧部件222为弹簧柱塞,同时弹簧柱塞的前端安装有橡胶压头225,以进一步缓冲对框形工件300的挤压。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框形工件为四边形结构,具有两组相邻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一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的定位机构和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二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的压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将所述框形工件夹设在内;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弹性压紧部件,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用于压设在所述框形工件的相应侧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装夹机构,所述框形工件为四边形结构,具有两组相邻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包括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一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的定位机构和与所述框形工件的第二组相邻侧边对应设置的压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压紧机构将所述框形工件夹设在内;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弹性压紧部件,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用于压设在所述框形工件的相应侧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系统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框形工件的接近开关,所述气缸、接近开关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变形框形工件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及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的轴线垂直的顶丝安装孔,所述顶丝安装孔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连通,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在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安装孔内,所述顶丝安装孔内安装有顶丝以定位所述弹性压紧部件。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坤甄明吉
申请(专利权)人: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