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管道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90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管道切换装置,由在旋转轴方向上具有空气管道部R(0)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与该空气管道部R(0)连通的空气流出部R(1)的转子(71),自由旋转地装入该转子(71)、在该旋转轴方向上具有空气管道部H(0)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空气流出部H(1)~H(5)的机架(72)和旋转驱动上述旋转子使该空气流出部R(1)与机架(71)的任意一个空气流通部连通的电动机而构成,并薄壁成形与上述机架(72)的内周侧接触的上述转子(71)的外周侧。利用该空气管道切换装置,能够抑制成形后收缩引起的变形,并能防止空气向欲送气的空气流出部以外部分泄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管道切换装置,用于具备多个用于例如存积净化含有含水垃圾粉碎物的污水等的槽的水处理系统,并在处理各槽(曝气或促进沉淀)或在各槽间的输送(空气升液器)等切换需要的空气管道,而这里的含有含水垃圾粉碎物的污水是从厨房洗涤台的清除垃圾设备供给。例如,图6是净化从清除垃圾设备中放出的排水,然后排放到下水道的水处理系统的一例系统结构图,将从一台鼓风机送出的空气切换到6个管道而使用。另外,用实线表示的管道代表液体(固液混合物)流动,而用虚线表示的管道代表空气的流动。在该水处理系统中,将从未图示的清除垃圾设备中排出的含有含水垃圾粉碎物的水,事先存积于流量调整槽10中,然后利用空气升液管11,将其沉淀物加入到固液分离装置20,从而分离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然后液体成分回流到流量调整槽10中,而将固体成分装入到堆肥化装置30中,并通过微生物的有机物分解处理,完成堆肥化。另外,用空气升液管12,将流量调整槽10的上清液输送至曝气槽40中,然后通过曝气处理,用微生物分解处理有机物成分。并且,使该曝气槽40中的上清夜自然地流入到上部与曝气槽连通的沉淀分离槽50中而沉淀污泥,然后,将沉淀分离槽的上清夜排放到下水道中,而利用空气升液管51,将沉淀的污泥送回到初始的流量调整槽10内。在该水处理系统中,使用了1台鼓风机60,并通过将从上述鼓风机60输送的空气切换到各管道中的空气管道转换装置70,将从上述鼓风机60输送的空气供给上述流量调整槽10、曝气槽40和沉淀分离槽50内。另外,空气管道转换装置70是由在旋转轴方向上具有空气流入口R0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与该空气管道口R0连通的空气流出口R1的转子71,将该转子71自由旋转地装入、在其旋转轴方向上具有空气流入口H0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6个空气流出口H1~H6的机架72和旋转驱动上述转子71,使能够把空气流出口R1与机架72的任意的空气流出口H1~H6连通的电动机而构成。在上述空气管道转换装置70的各空气流出口H1~H6中分别连接,用虚线表示的空气管道81~86,而空气管道81的前端被设置于曝气槽40的底部,并与空气扩散管81a相连接,空气管道82的前端连接于气提流量调整槽10中的上清液的空气升液管12的下部,空气管道83的前端连接于气提流量调整槽10中的沉淀物的空气升液管11的下部,空气管道84的前端连接于气提沉淀分离槽50中的沉淀物的空气升液管51的下部,空气管道85的前端被设置于流量调整槽10的下部,并与空气分散管85a相连接,空气管道86的前端被设置于沉淀分离槽50的下部,并与空气分散管86a相连接。上述空气管道81~86中,分别连接了空气分散管81a、85a及86a的空气管道81、85及86的管中间安装止逆阀90。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还具有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控制该水处理系统整体的控制部和用于表示各种操作或异常等状态的操作显示部,而上述鼓风机60或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也是通过上述控制部而得到控制。另外,本专利技术人也提出了如图7所示结构的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特许2000-384686号)。该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中,机架72的内面形成近似研钵的形状,而对应机架72的内面,转子71形成近似陀螺形状。即,使机架72的近似研钵形状的内斜面72b所构成的角度与转子71的近似陀螺状的侧斜面71b所构成的角度相同。在上述机架72的内斜面72b,以等间隔形成至各空气流出口H1~H5(图中只表示了H2和H5)的开口部,并对应上述开口部,在转子71的侧斜面71b形成空气流出口R1。机架72的空气管道口H0的构造是,设置于盖住近似研钵状的上部开口的机架盖72c上,而在机架72的近似研钵状的空间装入转子71后再用盖子72c覆盖。另外,为了使转子71的旋转轴71d松弛地贯穿在机架72底部形成的贯穿孔72d,分别设有各个直径。另外,为了将转子71的旋转轴71d和电动机轴73e连接到转子71能够向电动机轴方向(轴向力方向)移动的万向联轴节结构中,在电动机73设置十字形电动机轴73e,而在转子71的旋转轴71d形成嵌合上述十字形电动机轴73e的十字槽71e,而十字槽的深度比十字形电动机轴73e高度深,并使十字形电动机轴73e不负载重量。另外,在上述转子71的旋转轴71d上安装定位用旋转板75,并在该定位用旋转板75的周围,以对应空气流出口H1~H5的间隔形成定位用孔(未图示),为了确认现处的位置,与其它孔区别地形成其中1个定位孔。另外,在上述定位用旋转板75周围的上下位置安装光传感器76,通过该光传感器76和上述定位用旋转板75,能够将转子71的空气流出口R1定位在机架72的任意一个空气流出口H1~H5。上述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中,向机架盖72c的空气流入口H0输送从上述鼓风机60送来的空气,并经过转子71,向通过转子71所选择的机架72的任意一个空气流出口排出。这时,转子71受到空气压力,被压向下方,从而转子71的侧斜面71b被压接到机架72的内斜面72b上,所以不会发生空气的泄漏。但是,由于鼓风机的发热,从鼓风机60向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输送的是被加热过的空气。因此,在鼓风机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时(例如,鼓风机60从水处理装置的外部吸入空气时的下雨天潮湿的外部空气或从水处理装置的内部吸入空气时的由装置内部的各槽等产生的水蒸气等)从鼓风机送来的空气变得高温高湿度。如果该高温高湿空气进入常温的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由于温差,在转子71和机架盖72c之间的缝隙或在转子71的侧斜面71b和机架72的内斜面72b之间等生成露水,且该水滴w如果落到正下方的电器即光传感器76或电动机73等,则不仅发生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的不良操作或事故,而且有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转子71紧贴于机架72,从而不能进行空气管道的切换。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因为鼓风机60和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没有直接接触,所以鼓风机60发出的噪声(也包括低频率的振动音)经过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传播到各个管道,成为水处理装置整体发出噪声的原因。如果为了避免上述噪音,在每个管道采取消音措施,则用于消音措施的构件数量增加,从而设置空间变大,且处理装置大型化,成本也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者为了消除上述的不合理现象,新提出(特许20001-85127)如图8所示的防结露措施和消音措施。在这项专利技术中,首先把作为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电器构件的电动机73或光传感器76等设置在转子71和机架72的上方。即,是将上图7中所示的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的上下倒过来设置的结构。以这样的结构运转如上图6中所示的鼓风机60,开始输送空气,则通过输送空气的空气压,转子71漂浮到与重力相反方向的上方,其结果,转子71的侧斜面71b压接于机架72的内斜面72b上,从而不会发生空气泄漏。另外,在鼓风机60和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之间设置兼备热交换功能和消音功能的大容量圆筒状热交换室100,且使其底面101与空气管道切换装置70的电器构件室78的上壁面成为一体。为了使与管道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在该热交换室100内,在从鼓风机60的空气管道口102和排出口103之间交替连通地形成热交换板104。通过使上述热交换室100的底面101成为向排出口103下降的倾斜面并将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管道切换装置,由在旋转轴方向上具有空气管道部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与该空气管道部连通的空气流出部的转子,自由旋转地装入该转子、在该旋转轴方向上具有空气管道部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多个空气流出部的机架和旋转驱动上述旋转子使该空气流出部与上述机架中的任意一个空气流通部连通的电动机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薄壁成形与上述机架内周侧接触的上述转子外周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见博之米田勋田村敏裕谷本好广藤本惠一赤松功三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