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和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和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而中药也有一般制作成粉末状,而为了多元化药品形式,以及达到不同效果,也有将中药粉末进行溶解,并制作成药液或口服制品,但是现有技术进行溶解效率不高,并且制作溶解时浓度不好掌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装置,以解决进行溶解效率不高,并且制作溶解时浓度不好掌控的问题,达到有效提高溶解速率,并且方便对制作溶解时浓度进行掌控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装置,包括溶解罐、支撑柱、加热装置、转动盖、把手、出液口、挡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杆、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装置,包括溶解罐(1)、支撑柱(2)、加热装置(3)、转动盖(4)、把手(5)、出液口(7)、挡板(8)、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转动杆(10)、连接块(11)和第一搅拌叶片(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量装置(6)和预混匀装置(13),所述溶解罐(1)底端四边角落通过手弧焊方式与支撑柱(2)顶端进行焊接,所述溶解罐(1)外表面下部与加热装置(3)四端角落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溶解罐(1)前端中上部右边与转动盖(4)后端右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盖(4)前端呈矩形状其且左中部通过梅花螺栓与把手(5)后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定量装置(6)底端贯穿溶解罐(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粉末的溶解调配装置,包括溶解罐(1)、支撑柱(2)、加热装置(3)、转动盖(4)、把手(5)、出液口(7)、挡板(8)、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转动杆(10)、连接块(11)和第一搅拌叶片(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量装置(6)和预混匀装置(13),所述溶解罐(1)底端四边角落通过手弧焊方式与支撑柱(2)顶端进行焊接,所述溶解罐(1)外表面下部与加热装置(3)四端角落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溶解罐(1)前端中上部右边与转动盖(4)后端右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盖(4)前端呈矩形状其且左中部通过梅花螺栓与把手(5)后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定量装置(6)底端贯穿溶解罐(1)顶端中部,并且定量装置(6)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溶解罐(1)进行插接,所述出液口(7)顶端通过手弧焊方式与溶解罐(1)底端右中部进行焊接,所述出液口(7)顶端与溶解罐(1)底端之间设置有挡板(8),并且挡板(8)均与出液口(7)顶端和溶解罐(1)机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溶解罐(1)底端面呈圆形状且其中部与第一驱动电机(9)顶端通过六角螺栓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0)底端与第一驱动电机(9)顶端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0)外表面通过手弧焊方式焊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左右两端中部通过手弧焊方式焊接有第一搅拌叶片(12),所述预混匀装置(13)顶端与溶解罐(1)内壁顶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加热装置(3)由外壳(31)、加热板(32)、固定板(33)、固定件(34)、开关(35)和电源线(36)组成,所述外壳(31)内壁与加热板(32)外表面进行插接,所述外壳(31)顶端通过手弧焊方式与固定板(33)底端进行焊接,所述固定件(34)贯穿固定板(33)前后两端中部,并且固定件(34)与固定板(3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开关(35)后端与外壳(31)前端中部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开关(35)左端与电源线(36)右端进行插接,所述溶解罐(1)外表面下部四端角落螺纹连接有固定件(34),所述定量装置(6)由底板(61)、加水罐体(62)、水量透明刻度窗(63)、水通入管(64)、第一电动调节阀(65)、药末罐(66)、药末透明刻度窗(67)、药末通入管(68)和第二电动调节阀(69)组成,所述底板(61)顶端面呈圆形状且其右端与加水罐体(62)底端通过六角螺栓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水罐体(62)前端中部通过过盈配合方式插接有水量透明刻度窗(63),所述水通入管(64)顶端与加水罐体(62)底端通过手弧焊方式进行焊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鑫概念雕刻艺术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