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活性剂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表面活性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及相应的实际应用,成为一类灵活多样、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但是,在进行表面活性剂混合生成时,现有的混合装置设计不合理,使得表面活性剂在生产时,搅拌不均匀,反应不彻底,影响活性剂的质量,且在混合装置中存在较多的死角,原料容易残留,造成原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装置,能够使得物料间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并使得混合更加均匀,避免了混合装置中存在较多的死角,原料容易残留,造成原料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管连接,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和第一循环口;所述出料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间;所述罐体四侧均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搅拌棒,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罐体外壁,所述第一搅拌棒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所述罐体顶部中心部位,所述第二搅拌棒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之间的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与出料管(4)连接,所述出料管(4)上设置有出料阀和第一循环口;所述出料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口和所述出料口(3)之间;所述罐体(1)四侧均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5),所述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搅拌棒(10),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罐体(1)外壁,所述第一搅拌棒(10)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棒(10)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6),所述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所述罐体(1)顶部中心部位,所述第二搅拌棒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棒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罐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设置有原料送料管(8),所述原料送料管(8)上设置有进料阀和第二循环口,所述进料阀设置在所述进料口(7)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活性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架(2);两个所述支架(2)之间的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与出料管(4)连接,所述出料管(4)上设置有出料阀和第一循环口;所述出料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口和所述出料口(3)之间;所述罐体(1)四侧均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5),所述第一搅拌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搅拌棒(10),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罐体(1)外壁,所述第一搅拌棒(10)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棒(10)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6),所述第二搅拌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二电机设置所述罐体(1)顶部中心部位,所述第二搅拌棒一端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棒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罐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设置有原料送料管(8),所述原料送料管(8)上设置有进料阀和第二循环口,所述进料阀设置在所述进料口(7)与所述第二循环口之间;所述第一循环口与所述第二循环口通过循环管(9)之间,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在旋转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庭驿,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建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