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67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系统包括主配料仓(1),所述主配料仓(1)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搅拌桨叶(2),在主配料仓(1)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副配料仓(3),所述副配料仓(3)内同样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副搅拌桨叶(4),所述副配料仓(3)的底部出口通过倾斜料道(5)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连通,且副配料仓(3)底部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主配料仓(1)的底部,在主配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切换进料机构,切换进料机构的上方则设置有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

An integrated compositive burden system for graphite anod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墨材料的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能够反复充电使用的电池,其负极材料主要采用粒度介于3-30μm的石墨微粉,而石墨负极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粒度的物料按照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混合,以实现配料,然后通过混料装置将这些物料混合均匀。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需要对已经配制好的物料的粒度进行微调,这样就需要重新配料。传统的方法中,往往是向已经配好的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不同粒度的物料,重新混合以进行小幅度的粒度调整。这种方式会造成配料过程的生产效率低下,并且新加入的不同粒度的物料很难快速、有效地与大量的已经配好的物料混合均匀。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化实现配料调整的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系统包括主配料仓1,所述主配料仓1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搅拌桨叶2,在主配料仓1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副配料仓3,所述副配料仓3内同样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副搅拌桨叶4,所述副配料仓3的底部出口通过倾斜料道5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连通,且副配料仓3底部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主配料仓1的底部,在主配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切换进料机构,切换进料机构的上方则设置有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所述的切换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主配料仓1顶部的壳体8,壳体8内滑动连接有切换模块9,所述切换模块9通过设置在壳体8内的气缸10进行驱动,而在远离气缸10方向的壳体8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切换模块9相配的限位板11,所述壳体8的右半区内设置有两条纵向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贯通料管12,所述壳体8的左半区内则设置有两个称重仓13,所述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主入料开口14和副入料开口15,其中主入料开口14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通,副入料开口15与副配料仓3的内腔相通,壳体8的顶部则设置有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相连通的开口,当切换模块9位于主配料工位时,其上的贯通料管12将第一料道6、第二料道7以及主配料仓1的内腔连通,而两个称重仓13底部的开口则通过副入料开口15与副配料仓3的内腔相通,当切换模块9处于副配料工位时,其上的两个称重仓13顶部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的下方,称重仓13内通过转轴支撑有翻板,翻板上设置有电子称16,所述转轴通过翻转电机17进行控制,所述翻板能够在翻转电机17的带动下在称重仓13内转动。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创造性地在传统的配料仓之外增设了一个副配料仓,并利用一个能够横向移动的切换模块,让料道分别与主配料仓和称重仓相连通,称重仓能够准确的称量不同物料的质量,并将这部分称量后的物料投放到副配料仓中,物料在副配料仓中预混均匀后,再投放到主配料仓中,以获得较好的混匀效果,同时二次配料的质量与比例也能够得到精准的控制。并且这种配料系统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称重仓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它包括主配料仓1,在主配料仓1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搅拌桨叶2,在主配料仓1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副配料仓3,所述副配料仓3内同样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副搅拌桨叶4,所述副配料仓3的底部出口通过倾斜料道5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连通,且副配料仓3底部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主配料仓1的底部,在主配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切换进料机构,切换进料机构的上方则设置有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所述的切换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主配料仓1顶部的壳体8,壳体8内滑动连接有切换模块9,所述切换模块9通过设置在壳体8内的气缸10进行驱动,而在远离气缸10方向的壳体8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切换模块9相配的限位板11,所述壳体8的右半区内设置有两条纵向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贯通料管12,所述壳体8的左半区内则设置有两个称重仓13,所述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主入料开口14和副入料开口15,其中主入料开口14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通,副入料开口15与副配料仓3的内腔相通,壳体8的顶部则设置有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相连通的开口,当切换模块9位于主配料工位时,其上的贯通料管12将第一料道6、第二料道7以及主配料仓1的内腔连通,而两个称重仓13底部的开口则通过副入料开口15与副配料仓3的内腔相通,当切换模块9处于副配料工位时,其上的两个称重仓13顶部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的下方,称重仓13内通过转轴支撑有翻板,翻板上设置有电子称16,所述转轴通过翻转电机17进行控制,所述翻板能够在翻转电机17的带动下在称重仓13内转动;上述的主搅拌桨叶2、副搅拌桨叶4、气缸10、电子称16和翻转电机17均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系统相连,并通过控制系统统一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系统属于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如PLC、工业计算机等都可以充当控制系统,同时控制系统如何与上述机构相连、如何控制上述机构动作,也属于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正常配料状态下,气缸10处于伸出状态,此时切换模块9上的贯通料管12直接位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的下方,从两个料道中输送的物料可直接进入主配料仓1中,并在主搅拌桨叶2的作用下搅拌混匀;当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其他粒径的物料并与主配料仓1中已经配好的物料混匀时,气缸10回收,切换模块9运动,其上的两个称重仓13运动至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的正下方,从料道中输送出来的物料会分别进入两个称重仓13,物料排放的过程中,两个电子称16分别对物料进行称量,达到所需的重量后,控制系统控制料道停止供料,然后气缸10伸出,让两个称重仓13重新回到副配料仓3的上方,气缸完全伸出后,控制系统控制两个翻转电机17工作,翻板以及电子称16翻转,将其上的物料通过副入料开口15投放在副配料仓3中,并在副搅拌桨叶4的作用下搅拌混匀;这部分物料充分混匀后,控制系统控制副配料仓3底部的阀门开启,新的物料通过倾斜料道5进入主配料仓1内,并在主搅拌桨叶2的作用下再次搅拌,直至与原有的、已配好的物料混合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系统包括主配料仓(1),所述主配料仓(1)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搅拌桨叶(2),在主配料仓(1)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副配料仓(3),所述副配料仓(3)内同样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副搅拌桨叶(4),所述副配料仓(3)的底部出口通过倾斜料道(5)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连通,且副配料仓(3)底部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主配料仓(1)的底部,在主配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切换进料机构,切换进料机构的上方则设置有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所述的切换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主配料仓(1)顶部的壳体(8),壳体(8)内滑动连接有切换模块(9),所述切换模块(9)通过设置在壳体(8)内的气缸(10)进行驱动,而在远离气缸(10)方向的壳体(8)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切换模块(9)相配的限位板(11),所述壳体(8)的右半区内设置有两条纵向分布且相互平行的贯通料管(12),所述壳体(8)的左半区内则设置有两个称重仓(13),所述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主入料开口(14)和副入料开口(15),其中主入料开口(14)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通,副入料开口(15)与副配料仓(3)的内腔相通,壳体(8)的顶部则设置有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相连通的开口,当切换模块(9)位于主配料工位时,其上的贯通料管(12)将第一料道(6)、第二料道(7)以及主配料仓(1)的内腔连通,而两个称重仓(13)底部的开口则通过副入料开口(15)与副配料仓(3)的内腔相通,当切换模块(9)处于副配料工位时,其上的两个称重仓(13)顶部的开口分别位于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的下方,称重仓(13)内通过转轴支撑有翻板,翻板上设置有电子称(16),所述转轴通过翻转电机(17)进行控制,所述翻板能够在翻转电机(17)的带动下在称重仓(13)内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系统包括主配料仓(1),所述主配料仓(1)内设置有能够转动的主搅拌桨叶(2),在主配料仓(1)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副配料仓(3),所述副配料仓(3)内同样设置有能够转动的副搅拌桨叶(4),所述副配料仓(3)的底部出口通过倾斜料道(5)与主配料仓(1)的内腔相连通,且副配料仓(3)底部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主配料仓(1)的底部,在主配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切换进料机构,切换进料机构的上方则设置有第一料道(6)和第二料道(7),所述的切换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在主配料仓(1)顶部的壳体(8),壳体(8)内滑动连接有切换模块(9),所述切换模块(9)通过设置在壳体(8)内的气缸(10)进行驱动,而在远离气缸(10)方向的壳体(8)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切换模块(9)相配的限位板(11),所述壳体(8)的右半区内设置有两条纵向分布且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师徐水荣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恒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