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酱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67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煮酱锅,包括:一锅体,该锅体具有一盖体及一壁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壁体以使该锅体具有一内腔;一蒸汽夹层,包覆设置于该壁体外部;一框架式搅拌装置,该框架式搅拌装置具有一中心轴、一驱动电机及一搅拌桨;以及一行星搅拌装置,固定于该框架式搅拌装置且位于该内腔中,该行星搅拌装置能够自转并能够随该搅拌桨绕该中心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搅拌酱料更加均匀。

Cooking sauce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酱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熬煮酱料的煮酱锅。
技术介绍
方便食品(如方便面等)通常包括脱水主食、酱料包、蔬菜包等,消费者将其混合在一起冲热水后即可食用。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酱料需要先行熬制再灌装成小包。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一段式夹层锅进行酱料的熬制,所述一段式夹层锅,其锅体外部具有一蒸汽夹层,锅体内部具有一框架搅拌装置,通过该蒸汽夹层对该锅体进行加热,再通过该框架搅拌装置对该锅体内部的酱料进行搅拌,以完成酱料的熬制。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段式夹层锅,包括锅体、框架式搅拌装置及蒸汽夹层。锅体上部具有一投料口11a及一排废气口13a,锅体下部具有一排料口12a;框架搅拌装置包括一中心轴21a、连接固定于中心轴21a上并位于锅体内部的搅拌桨22a、连接于中心轴21a上部并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23a;蒸汽夹层下部具有一进汽口31a及一输水口33a,上部具有一排空气口32a;还具有一有线测温棒41a,探入锅体内部中。在熬煮酱料时,原料从投料口11a投入锅体中,驱动电机23a带动中心轴21a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22a旋转打散锅体内的物料;从进汽口31a向蒸汽夹层内部通入蒸汽,以此对锅体进行加热,蒸汽与锅体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后变为冷凝水,通过输水口33a排出,若蒸汽夹层内有空气,则从排空气口32a排出;酱料熬煮过程中,通过有线测温棒41a实时测量锅体内物料温度,废气从排废气口13a排出,熬煮完成后的酱料从排料口12a排出。现有技术的煮酱锅虽可以完成酱料的熬制,但是物料在锅体内仅仅是顺着搅拌桨呈旋涡状旋转,并不能很好的分散,锅体内各处物料的温度也不能快速达到均匀一致。另外,原料为按照顺序投入,刚开始的时候只有锅体底部有物料,而蒸汽夹层为整体加热,此时容易造成物料黏在锅壁。再者,采用有线测温棒也会有测温线易断、测温点受限等问题,实有改良的空间。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煮酱锅,使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酱锅,使其可以搅拌酱料更加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煮酱锅,包括:一锅体,该锅体具有一盖体及一壁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壁体以使该锅体具有一内腔;一蒸汽夹层,包覆设置于该壁体外部;一框架式搅拌装置,该框架式搅拌装置具有一中心轴、一驱动电机及一搅拌桨,该中心轴位于该锅体轴心并穿设该盖体,该驱动电机连接于中心轴上部并提供动力,该搅拌桨连接固定于中心轴下部并位于该内腔中;以及一行星搅拌装置,固定于该框架式搅拌装置且位于该内腔中,该行星搅拌装置能够自转并能够随该搅拌桨绕该中心轴旋转。其中,该锅体的该盖体上开设有一投料口及一排废气口,该壁体下部开设有一排料口。在熬煮酱料时,原料从该投料口投入该锅体中,该驱动电机带动该中心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该搅拌桨旋转打散该锅体内的物料,熬煮过程产生的废气从该排废气口排出,熬煮完成后的酱料从该排料口排出。其中,该蒸汽夹层包括一上蒸汽夹层及一下蒸汽夹层,该上蒸汽夹层包覆于该壁体中上部,该下蒸汽夹层包覆于该壁体中下部,该上蒸汽夹层及该下蒸汽夹层之间不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将包覆锅体的蒸汽夹层分隔成二个区域,根据锅体内物料多少选择仅开放下蒸汽夹层或者同时开启上、下蒸汽夹层,由此,一来可以在锅体内物料较少时节省能源,二来可以防止物料黏锅。其中,该上蒸汽夹层上部开设有一上层排空气口,下部开设有一上层进汽口及一上层输水口。需开放该上蒸汽夹层时,从该上层进汽口向该上蒸汽夹层内部通入蒸汽,以此对锅体中上部进行加热,蒸汽与锅体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后变为冷凝水,通过该上层输水口排出,若上蒸汽夹层内有空气,则从该上层排空气口排出。其中,该下蒸汽夹层上部开设有一下层排空气口,下部开设有一下层进汽口及一下层输水口。开放该下蒸汽夹层时,从该下层进汽口向该下蒸汽夹层内部通入蒸汽,以此对锅体中下部进行加热,蒸汽与锅体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后变为冷凝水,通过该下层输水口排出,若下蒸汽夹层内有空气,则从该下层排空气口排出。其中,还包括一无线测温装置,设置于该盖体上,并能够对该锅体内部进行测温。该无线测温装置的测温点设置于该锅体内部,具体位置可以依照实际需求布置。其中,该行星搅拌装置包括一行星搅拌轴及一行星搅拌桨,该行星搅拌桨以螺旋盘绕的形式固定于该行星搅拌轴。其中,该行星搅拌装置还包括一齿轮副,该齿轮副包括一小齿轮及一大齿轮,该小齿轮固定于该行星搅拌轴上端,该大齿轮固定于该锅体,该中心轴从该大齿轮中心穿设而过(仅穿过,并不连接固定),该小齿轮与该大齿轮啮合。该行星搅拌轴下端能转动地插设于该搅拌桨。由于该大齿轮是固定于锅体不转动的,而固定于该行星搅拌轴顶端的该小齿轮与该大齿轮啮合,因此当该行星搅拌轴随该搅拌桨一起绕该中心轴旋转时,该行星搅拌轴会在该齿轮副(该大齿轮及该小齿轮)的作用下同时进行自转。简言之,在该搅拌桨在该腔体中(以该中心轴为轴)沿圆周方向旋转时,该行星搅拌轴亦随之沿圆周方向旋转,二者一并对物料实现圆周方向的搅动。同时,在该齿轮副的作用下,该行星搅拌轴会在“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由于该行星搅拌轴上具有螺旋盘绕的行星搅拌桨,因此,该行星搅拌轴的自转使得锅体内的物料能够受到上下方向的翻搅。物料在两种搅拌方式组合之下,能够混合的更加均匀,温度亦能更快达到一致。其中,该框架式搅拌装置及行星搅拌装置均能够实现正反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本技术在框架式搅拌桨的基础上增加行星搅拌装置,使得物料在锅体内部,既能收到圆周方向的搅动,又能受到上下方向(轴向)的搅动,锅体内物料能迅速搅拌混合均匀,热量亦能及时从蒸汽夹层传递到内部,物料各处受热均匀、温度一致,最终提升酱料的品质。2)本技术可以采用上下双蒸汽夹层,依据物料的量来灵活设置加热位置,既能防止物料黏锅,又可节省能源。3)本技术可采用无线测温装置进行测温,与有线测温相比,其测温点更加灵活。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段式夹层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煮酱锅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1a投料口12a排料口13a排废气口21a中心轴22a搅拌桨23a驱动电机31a进汽口32a排空气口33a输水口41a有线测温棒1锅体11投料口12排料口13排废气口14盖体15壁体16内腔2框架式搅拌装置21中心轴22搅拌桨23驱动电机3蒸汽夹层4无线测温装置5行星搅拌装置51行星搅拌轴52齿轮副53行星搅拌桨6上蒸汽夹层61上层进汽口62上层排空气口63上层输水口7下蒸汽夹层71下层进汽口72下层排空气口73下层输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说清楚本技术的技术特点,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使用方式及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阐述。但以下所述仅为例示说明之用,并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为了使煮酱过程中能更均匀的搅拌酱料,本技术提供一种煮酱锅,包括:一锅体1、一框架式搅拌装置2、一蒸汽夹层3、一无线测温装置4及一行星搅拌装置5。该锅体1具有一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酱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锅体,该锅体具有一盖体及一壁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壁体以使该锅体具有一内腔;一蒸汽夹层,包覆设置于该壁体外部;一框架式搅拌装置,该框架式搅拌装置具有一中心轴、一驱动电机及一搅拌桨,该中心轴位于该锅体轴心并穿设该盖体,该驱动电机连接于中心轴上部并提供动力,该搅拌桨连接固定于中心轴下部并位于该内腔中;以及一行星搅拌装置,固定于该框架式搅拌装置且位于该内腔中,该行星搅拌装置能够自转并能够随该搅拌桨绕该中心轴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酱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锅体,该锅体具有一盖体及一壁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壁体以使该锅体具有一内腔;一蒸汽夹层,包覆设置于该壁体外部;一框架式搅拌装置,该框架式搅拌装置具有一中心轴、一驱动电机及一搅拌桨,该中心轴位于该锅体轴心并穿设该盖体,该驱动电机连接于中心轴上部并提供动力,该搅拌桨连接固定于中心轴下部并位于该内腔中;以及一行星搅拌装置,固定于该框架式搅拌装置且位于该内腔中,该行星搅拌装置能够自转并能够随该搅拌桨绕该中心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酱锅,其特征在于,该锅体的该盖体上开设有一投料口及一排废气口,该壁体下部开设有一排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酱锅,其特征在于,该蒸汽夹层包括一上蒸汽夹层及一下蒸汽夹层,该上蒸汽夹层包覆于该壁体中上部,该下蒸汽夹层包覆于该壁体中下部,该上蒸汽夹层及该下蒸汽夹层之间不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树敏黄哲锋郭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