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元件、滤芯及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膜元件、滤芯及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而言,净水装置通常采用滤芯对自来水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可供人们饮用的饮用水。现有的净水装置中采用的滤芯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种类,其中一种滤芯为采用卷式膜元件的形式来对原水进行过滤处理。膜元件中膜单元的正面夹层形成原水流道,背面夹层形成过滤水流道。在相同的膜面积的前提下,膜单元的膜页越长,原水流道越长,膜单元的膜页数越少,膜面流速越快。但是,当单个膜元件的原水流道的长度太长时,相应的过滤水流道的长度也过长,导致该膜元件过滤水侧的背压较大,导致相同产水压力下该膜单元过滤水的产水量下降。在现有技术的膜元件中,通过两个串联的、依次层叠的膜单元卷绕在集水管上以形成一种膜元件,该膜元件在相同的膜面积下,原水流道的长度可以得到增加,且其过滤水流道被分成多道,因此,每一道与集水管相连通的过滤水流道的长度可以大大减少,原水流道中原水的流速将得到增加,通过该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膜单元过滤水的产水量,且原水对膜页表面附着的污染物的冲刷强度得到增加,因而使膜元件的耐污染性得到提升,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管;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的第一膜单元、第二膜单元和第三膜单元,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连通;在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第三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位于同一位置处的侧边上或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位于同一位置处的侧边上;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与所述集水管连接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至少具有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的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管;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的第一膜单元、第二膜单元和第三膜单元,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连通;在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第三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位于同一位置处的侧边上或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位于同一位置处的侧边上;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与所述集水管连接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至少具有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的连通处、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的连通处中的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和废水出口不位于同一个侧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还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连接;所述膜元件的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上形成有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的连通处、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的连通处、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和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所述第三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所述第三膜单元依次层叠共同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还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连接,所述膜元件处于卷绕状态下时,所述第三膜单元位于外侧;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三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四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二侧边的所述第三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还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连接,所述膜元件处于卷绕状态下时,所述第一膜单元位于外侧;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三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四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二侧边的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三侧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或所述第三膜单元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的隔水层,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隔水层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所述第三膜单元中的部分膜单元层叠设置在一起;所述第二侧边上还具有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中的一个。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所述隔水层和所述第三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所述隔水层和所述第三膜单元依次层叠共同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还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连接;所述膜元件处于卷绕状态下时,所述第三膜单元位于外侧;所述隔水层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三膜单元的一边、所第三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二膜单元的一边相密封,所述隔水层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一膜单元的一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三膜单元的一边相密封;所述第一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二膜单元的一边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一膜单元的一边相密封;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三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四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隔水层、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所述第三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隔水层、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所述第三膜单元依次层叠共同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处于展开状态下还具有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连接;所述膜元件处于卷绕状态下时,所述第一膜单元位于外侧;所述隔水层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一膜单元的一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二膜单元的一边相密封,所述隔水层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三膜单元的一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一膜单元的一边相密封;所述第三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二膜单元的一边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第二侧边的靠近所述第三膜单元的一边相密封;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四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第三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三侧边。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和所述第三膜单元中两个膜单元与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层叠设置,另外一个膜单元与层叠设置的两个膜单元在沿所述集水管的延伸方向上排布,层叠设置的两个膜单元在卷绕在所述集水管的状态下时,两个膜单元的侧面和另外一个膜单元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隔水件,以使两个膜单元侧面的连通处与另外一个膜单元的侧面相隔离。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与所述第二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三膜单元与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沿所述集水管的延伸方向上排布,所述隔水件将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与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相隔离。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第四端呈相对方向;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三端。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单元与所述第三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一膜单元与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三膜单元沿所述集水管的延伸方向上排布,所述隔水件将所述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三膜单元的过滤水侧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相隔离。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三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第四端呈相对方向;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和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原水入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在展开时位于所述第四端;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第一侧边的所述第四端。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绕在所述集水管上的第四膜单元,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四膜单元的原水入口连通,在所述第四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四膜单元的原水入口位于相对应的同一个侧边。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三膜单元、所述第四膜单元在所述膜元件展开状态下呈层叠设置,呈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与呈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三膜单元、所述第四膜单元在沿所述集水管的延伸方向排布,所述第三膜单元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四膜单元的原水入口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第二侧边上,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与所述第三膜单元、所述第四膜单元通过隔离机构相隔离。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膜单元、所述第四膜单元处于展开状态下具有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端相对的第四端,所述第一端和第四端呈相对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科,黄燕,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环境电器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