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除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除臭系统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农牧行业、生物菌肥行业和发酵等行业对废气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尽管此方面已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目前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且这些行业对环境的治理多集中于废液,很多情况下忽略了废气的处理。在我国,目前以上行业的除臭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吸附法,采用吸附能力强的吸附剂对臭气进行吸附,如活性炭,可达到消除臭味的效果;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有限。生物法,通过培养微生物来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吞噬转化为自身能量,达到彻底去除的效果。但该方法所需反应时间较长,对于大风量臭气不宜采用。燃烧法,将臭气燃烧分解,但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除臭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除臭系统存在的除尘除臭不彻底、处理成本高的问题。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提出除尘除臭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除尘除臭系统,包括有离心捕集器、喷淋塔、吸风机和集尘箱,所述离心捕集器通过进气口与发酵罐体连通,离心捕集器的出气口与喷淋塔连通,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离心捕集器、喷淋塔、吸风机和集尘箱,所述离心捕集器通过进气口与发酵罐体连通,离心捕集器的出气口与喷淋塔连通,所述喷淋塔包括有负压室和喷淋室,在所述喷淋室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到喷淋室内的气体和水蒸汽进行喷淋的喷淋部,所述负压室与所述吸风机连通,在所述吸风机上连接有排出管路,在所述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喷淋室和负压室均与所述水箱连通,在水箱内部形成有可连通所述喷淋室和负压室的气流通道;所述离心捕集器包括有离心本体和设置在离心本体上的螺旋风道壳,所述进气口位于螺旋风道壳上,位于螺旋风道壳内设置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射部,所述离心捕集器与集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离心捕集器、喷淋塔、吸风机和集尘箱,所述离心捕集器通过进气口与发酵罐体连通,离心捕集器的出气口与喷淋塔连通,所述喷淋塔包括有负压室和喷淋室,在所述喷淋室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到喷淋室内的气体和水蒸汽进行喷淋的喷淋部,所述负压室与所述吸风机连通,在所述吸风机上连接有排出管路,在所述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喷淋室和负压室均与所述水箱连通,在水箱内部形成有可连通所述喷淋室和负压室的气流通道;所述离心捕集器包括有离心本体和设置在离心本体上的螺旋风道壳,所述进气口位于螺旋风道壳上,位于螺旋风道壳内设置有用于喷射液体的喷射部,所述离心捕集器与集尘箱连通,在集尘箱与离心捕集器之间连接有控制离心捕集器中固液混合物进料量的旋转阀,在所述集尘箱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沉淀固体颗粒的沉淀容器,所述沉淀容器的上部通过排水管与喷淋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室包括有至少2组喷淋室组,每一喷淋室组均包括有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循环设置的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第一喷淋室、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均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室和第二喷淋室之间具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插装在所述水箱内,在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的水箱内部的空间内形成有可连通所述第一喷淋室和第二喷淋室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间具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插装在所述水箱内,在位于第二隔板下方的水箱内部的空间内形成有可连通第二喷淋室和第三喷淋室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三喷淋室和负压室之间具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插装在所述水箱内,在位于第三隔板下方的水箱内部的空间内形成有可连通第三喷淋室和负压室的第三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吉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