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60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支柱和检修平台,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入料缓冲池,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事故池内设置有潜水泵,入料缓冲池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循环水池与溢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泵房设置有循环水泵,加药间内设置有全自动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及建筑都为集中化布置,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少,节约成本,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
本技术属于浓缩处理回收系统,尤其涉及了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各级部门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矿山企业生产水必须闭路循环不能外排。这就需要对低浓度矿浆进行浓缩处理回收循环水。矿山企业常用浓缩处理设备为浓密机,现有浓密机主要有高效浓密机、深锥浓密机、斜管浓密机等几种形式。深锥浓密机及斜管浓密机单位处理两大,但深锥浓密机一般为钢制,最大直径不过15m,对于小规模生产企业比较实用。斜管浓密机构造复杂,效果不稳定。对于生产能力要求较大时,采用普通高效浓密机浓缩效果好,但高效浓密机占地面积大,而且一般设计规范又要求一用一备,因此需要一种占地面积较少、土建投资较小的集成浓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浓密机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上边沿高于浓密池上边沿的入料缓冲池,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紧邻加药间;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从事故池的边沿延伸至事故池的中部,检修平台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事故池内的检修梯,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 所述的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所述的底流管和放空管均贯穿浓密池的底部,底流管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小场地矿浆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池,浓密池的上口边沿设置有溢流槽,浓密池的下方设置有事故池,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支柱,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池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泵房,泵房的一侧且紧邻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加药间,浓密池的边沿设置有上边沿高于浓密池上边沿的入料缓冲池,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紧邻加药间;浓密池和事故池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检修平台从事故池的边沿延伸至事故池的中部,检修平台设置有向下延伸至事故池内的检修梯,检修平台的中部设置有底流泵;所述的浓密池内设置有浓密机,浓密池的底部设置有底流管和放空管,所述的底流管和放空管均贯穿浓密池的底部,底流管与底流泵相连接;所述的事故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延伸至入料缓冲池内部;所述的入料缓冲池的上部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延伸至浓密池的中心并与浓密机相连接;所述的循环水池与溢流槽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所述的泵房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万伟马晶星窦阿涛何丽朱晓芳吴莹卿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赟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