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下生活的人们,由于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和饮食不健康等原因的作用下,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已经成为了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该疾病也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动脉栓塞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进行血栓抗凝治疗一直是治疗静脉血栓的金标准,目的是预防血栓形成、防止肺动脉栓塞以及恢复栓塞静脉的通畅,但当患者有抗凝禁忌或者在抗凝治疗时出现出血并发症等现象,便只能放弃通过血栓抗凝的方案进行治疗。而通过临床人工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则成为过滤血栓并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另一有效治疗途径,因此静脉滤器在临床中的使用目前已经愈发的普遍。静脉滤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放置在腔静脉处的滤网,来捕捉和拦截住静脉中可能具有致命性的大血栓或较大血栓,从而避免其进入到肺部的血液循环之中,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腔静脉滤器分为永久性腔静脉滤器和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永久性腔静脉滤器已在临床上应用超过40年,其主要缺陷为一旦植入人体静脉后不能再被取出;所以尽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导向头、前端外层滤杆、前端内层滤杆、上支撑体、下支撑体、药槽、定位钩、后端滤杆和回收钩,其导向头设于滤器的首部,与所有前端外层滤杆和前端内层滤杆的上端焊接相连;前端外层滤杆和前端内层滤杆设于导向头和上支撑体之间,前端外层滤杆的下端均与上支撑体的波峰处焊接相连,前端内层滤杆的下端均与上支撑体的波谷处焊接相连;上支撑体与下支撑体为上下对称的正弦波结构,设于滤器的中间,上支撑体与下支撑体的本体上均设有药槽,下支撑体的波谷处外侧均设有定位钩;后端滤杆设于下支撑体和回收钩之间,后端滤杆的上端均与下支撑体的波谷处焊接相连,后端滤杆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导向头、前端外层滤杆、前端内层滤杆、上支撑体、下支撑体、药槽、定位钩、后端滤杆和回收钩,其导向头设于滤器的首部,与所有前端外层滤杆和前端内层滤杆的上端焊接相连;前端外层滤杆和前端内层滤杆设于导向头和上支撑体之间,前端外层滤杆的下端均与上支撑体的波峰处焊接相连,前端内层滤杆的下端均与上支撑体的波谷处焊接相连;上支撑体与下支撑体为上下对称的正弦波结构,设于滤器的中间,上支撑体与下支撑体的本体上均设有药槽,下支撑体的波谷处外侧均设有定位钩;后端滤杆设于下支撑体和回收钩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祥,韩青松,薛昱,冯小娟,蔡相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