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44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餐具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餐具存在热水注入不方便、清洗不方便和保温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餐具,该保温餐具包括:容纳部,用于容纳容纳部的本体,本体和容纳部之间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容纳保温材料的保温部;本体和容纳部配合的位置之间对应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其中,容纳部设置有与本体上边缘配合的延伸部;以及用于向本体和容纳部配合的位置施加相互挤压力的压紧件,压紧件用于将本体和容纳部按照预定要求的位置关系装配起来。因此,能够提供结构简单、保温材料注入方便和保温效果好的食用餐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餐具
本技术涉及餐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餐具。
技术介绍
餐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必须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餐具的要求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尤其是儿童每餐进食速度较慢,保温对儿童餐具而言显得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保温的物品包括:保温杯、保温瓶;但是这类保温物品通常是直接是在两个隔层之间填充具有保温的材料,然后将热水倒入内层中,这样对热水进行保温;但是保温杯和保温瓶这类产品形状和碗有较大差异,而且保温的对象也不同,所以已知的保温杯和保温瓶并不能当成保温碗来用。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94206858.0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保温碗为了解决碗中食物凉得快的技术问题,在碗体外置有套碗,并在套碗上附有保温层和进、排液口所组成。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专利CN94206858.0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对碗这类餐具给出的保温的解决方案,但是进、排液口都设置在套碗的把柄上,热水注入还是很不方便,而且想把套碗取出来清洗也方便,保温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餐具存在碗体和套碗结构布局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热水注入不方便、清洗不方便和保温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材料注入方便和保温效果好的食用餐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待保温物体的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容纳部的本体,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之间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容纳保温材料的保温部;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之间对应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其中,所述容纳部设置有与所述本体上边缘配合的延伸部;以及用于向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施加相互挤压力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按照预定要求的位置关系装配起来,使得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能够被贴合在所述延伸部的表面,并且所述密封部的下表面能够同时被贴合在所述本体的上边缘。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件包括中空的环状部和与所述本体啮合的啮合部,所述中空的环状部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延伸部的尺寸相匹配。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件设置成纽扣组件,所述纽扣组件包括所述中空的环状部,与所述中空的环状部连接的可转动按钮,和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扣子;当所述可转动按钮和所述扣子配合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装配完成。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件设置成包括内螺纹的圆环组件,所述圆环组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延伸部配合的防脱部,并且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相交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当所述圆环组件的内螺纹与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上外螺纹拧紧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装配完成。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或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以及位于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之间的第二表面,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空缺部:并且所述空缺部被设置成:当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在装配完成后,所述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密封部被挤压填满所述空缺部;当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需要分开时,所述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密封部在自身弹力和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支撑力作用下,使得所述空缺部至少有一部分未被所述密封部挤压填充。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呈圆环状,并且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空缺部位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本技术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本体上表面中的基准面,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分别位于从所述上表面延伸一对突起的表面。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表面环形设置有多对所述突起,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突起之间的空缺部。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分别为所述本体上表面中的基准面,所述空缺部为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凹槽,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凹槽的底面。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为硅胶垫。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具有中空层或为密实的。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多种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分别至少获得以下有益效果:1、本体和容纳部之间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容纳保温材料的保温部,这样保温材料可以直接在容纳部未装入本体的情况下,通过本体上的敞口直接加入保温材料(例如热水),操作更加方便;而且在本体和容纳部配合的位置之间对应设置有密封部,可以让保温部的密封效果更好,尤其是通过压紧件向本体和容纳部配合的位置施加相互挤压力,使得密封部与本体和容纳部配合的位置贴合更紧密,而且压紧件本身也可以采用注塑成型,无需增加整个保温餐具制造的工艺复杂性。2、当本体和容纳部在装配完成后,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密封部被挤压填满空缺部,这样可以很好地密封本体和容纳部之间的保温部,使得保温时间更久,而且也不会有保温材料泄漏;当本体和容纳部需要分开时(即期望容纳部从本体中分离出来,取消施加在二者之间的配合压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密封部在自身弹力和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支撑力作用下,使得空缺部至少有一部分未被密封部挤压填充,这样外界空气就会流入保温部,这样避免因为保温材料降温导致保温部内有负压,本体和容纳部不能分开或分开费力。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为本体上表面中的基准面,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分别位于从上表面延伸一对突起的表面;或者两个相邻的第一表面分别为本体上表面中的基准面,空缺部为从本体上表面上的凹槽,第二表面为凹槽的底面;即在现有本体边缘增加一对或多对相邻的突起,也可以在现有本体边缘增加一个或多个凹槽,就可以解决本体和容纳部因为负压不能分开或分开费力的技术问题。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和/或流程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保温餐具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原理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原理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保温餐具的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保温餐具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一种保温餐具中圆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0/210/310-本体,120/120’/220/320-密封圈,130/230/330-容纳部,140/240-第一组件,150/250-可转动按钮,160/260-扣子,170/270/370-保温部,112/212/312-中空部,114//114’/214/314-基准面,116/216/316-突起,116a/116a’/316a/316c-第一突起,116b/116b’/316b/316d-第二突起,1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待保温物体的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容纳部的本体,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之间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容纳保温材料的保温部;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之间对应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其中,所述容纳部设置有与所述本体上边缘配合的延伸部;以及用于向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施加相互挤压力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按照预定要求的位置关系装配起来,使得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能够被贴合在所述延伸部的表面,并且所述密封部的下表面能够同时被贴合在所述本体的上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待保温物体的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容纳部的本体,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之间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容纳保温材料的保温部;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之间对应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其中,所述容纳部设置有与所述本体上边缘配合的延伸部;以及用于向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配合的位置施加相互挤压力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按照预定要求的位置关系装配起来,使得所述密封部的上表面能够被贴合在所述延伸部的表面,并且所述密封部的下表面能够同时被贴合在所述本体的上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中空的环状部和与所述本体啮合的啮合部,所述中空的环状部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延伸部的尺寸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设置成纽扣组件,所述纽扣组件包括所述中空的环状部,与所述中空的环状部连接的可转动按钮,和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扣子;当所述可转动按钮和所述扣子配合时,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装配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设置成包括内螺纹的圆环组件,所述圆环组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延伸部配合的防脱部,并且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相交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外螺纹,当所述圆环组件的内螺纹与所述本体和所述容纳部上外螺纹拧紧时,所述本体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智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匠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