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39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包括主包囊、副包囊、双肩背带和辅助包囊,所述副包囊设置在主包囊的前端面,且副包囊与主包囊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设置在主包囊的后端面,且辅助包囊与主包囊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旅行包囊的结构加以改进,来从改变副包囊结构、增加辅助包囊和背带架兜等不同角度来增大旅行包的容量,让使用者可以旅行只需要携带单一的包即可容纳所有想要的携带的物品,并且可以跟随使用者的需要来改变收纳腔体大小。

A large capacity travel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旅行包
本技术涉及背包
,具体为一种大容量旅行包。
技术介绍
旅行包又叫旅游包,顾名思义就是指为旅行或者旅游而准备的一类包,是在离开家乡去远行,或做事或游览,或者投身于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时,可以将日常用品或者想带在身边的任何东西装起来以便于携带方便的一类包。旅行包可分为背包、提包和拖拉包。在选择时,要考虑容积和款式,此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的身材和体形以及负重能力等因素,根据旅行包容积的不同,一般可把旅行包分为大中小三大型旅行包容积在50升以上,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旅行和比较专业的探险活动;中型旅行包的容积一般在30-50升之间,这些旅行包的用途更加广泛,2-4天的野外旅行,小型旅行包的容积在30升以下,这些旅行包一般大多在城市中使用,可用于1-2天的郊游,所以出门旅行选择不同容量大小的背包尤为重要。本申请的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旅行背包大小结构设计固定,登山包、休闲旅行包和长途旅行包结构和材质差异太大,不可以跟随使用者的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来随意改变,局限性太大,而且传统的旅行背包虽然外观比较好看,但是实际的空间利用远远不足,导致使用者在旅行使用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东西无法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旅行包,旨在改善现有的旅行背包结构固定造成使用局限性较大和造型复杂而导致空间利用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包括主包囊、副包囊、双肩背带和辅助包囊,所述副包囊设置在主包囊的前端面,且副包囊与主包囊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设置在主包囊的后端面,且辅助包囊与主包囊转动连接;所述主包囊包括包囊本体、凹形背带架和背带调节装置,所述凹形背带架固定于包囊本体后端面的上部,所述背带调节装置对称固定在包囊本体左右两侧,所述副包囊包括第一副包囊和第二副包囊,所述第一副包囊和第二副包囊均固定在主包囊的前端面,且第一副包囊设置在第二副包囊的上端,所述双肩背带设置在主包囊的后端,且双肩背带与主包囊固定连接,所述双肩背带上还设置有便携兜,所述双肩背带与便携兜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设置在主包囊的后端,且辅助包囊与主包囊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凹形背带架内部设置为硬质空腔结构,且凹形背带架上端设置有盖体和辅助连接头,所述盖体与凹形背带架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连接头固定在凹形背带架后端面的中部,凹形背带架的设置用于主包囊和双肩背带的稳固连接,并且也为旅行者提供了一个放置易碎物体的硬质腔体,凹形背带架设置在旅行包的上端可以方便旅行者在背包的过程中就可以取用,并且配合凹形背带架上端设置的盖体来保证凹形背带架内部放置物体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背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板和卡接柱,所述连接板下端固定于包囊本体外侧,所述卡接柱设置在连接板的中心,且连接板和卡接柱转动连接,所述卡接柱上还开设置有卡槽,背带调节装置的设置用来方便旅行者来调节背带的长短,使旅行者可以在旅行过程中背起来更加舒适,也可以让旅行者根据包内装夹不同重量物体的时候来调节使用,使用者通过卡槽和卡槽内背带之间的配合可以让使用者可以在背着包的情况下来改变,并且连接板和卡接柱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让旅行者在调节的过程中更加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副包囊中部设置有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所述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均包括第一拉链、第一拉头和弹性收缩层,所述第一拉头卡接在第一拉链上,且第一拉头与第一拉链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收缩层设置在第一拉链的内部,第一副包囊的结构设置可以让旅行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包囊大小,将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的拉链闭合就是第一副包囊容量最小的情况,将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的拉链闭合一个拉开另外一个,就可以增加第一副包囊容量,将第一收缩部和第二收缩部的拉链全部来开,就可以进一步将第一副包囊容量扩大,并且拉链中部设置的弹性收缩层可以很好的保证第一副包囊不同容量的变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副包囊和第二副包囊外侧面上均设置有防磨损条,所述防磨损条选用橡胶材料,防磨损条的设置用来保证旅行使用过程中的摩擦损坏,进一步提高旅行包的耐用性能,同时也可以让旅行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随意的放置背包,不用担心其破损的危险。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包囊外侧面由弹性面料构成,且中部设置有第二拉链和第二拉头,所述第二拉链和第二拉头滑动连接,所述辅助包囊上端面还设置有与辅助连接头配合的固定线,所述连接头与固定线固定,辅助包囊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一步增加背包容量来使用,使用者通过第二拉链和第二拉头来放置衣物,在休息的时候可以作为坐垫来使用,在行走过程中也可以将其转动挂接在住包囊的下端,起到保护旅行者腿部的作用,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转动固定在主包囊后端,不影响使用者的背包使用。进一步的,所述主包囊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主包囊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采用PC塑料或PA塑料,支撑架的设置用于为旅行包来稳定放置来使用,并且对背包具有防潮防湿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传统旅行包囊的结构加以改进,来从改变副包囊结构、增加辅助包囊和背带架兜等不同角度来增大旅行包的容量,让使用者可以旅行只需要携带单一的包即可容纳所有想要的携带的物品,并且可以跟随使用者的需要来改变收纳腔体大小,在物品较少的情况下也不会使旅行包囊看起来较为臃肿,不会使用时候影响美观和使用不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在未使用辅助包囊时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在使用辅助包囊作为坐垫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在使用辅助包囊行走时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未安装辅助包囊时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背带调节装置的y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副包囊在未打开时候的立体图;图7是图5所示的副包囊已经展开时候的立体图。图中:1、主包囊;11、包囊本体;12、凹形背带架;121、盖体;122、辅助连接头;13、背带调节装置;131、连接板;132、卡接柱;133、卡槽;2、副包囊;21、第一副包囊;211、第一收缩部;212、第二收缩部;213、第一拉链;214、第一拉头;215、弹性收缩层;22、第二副包囊;221、防磨损条;3、双肩背带;31、便携兜;4、辅助包囊;41、第二拉链;42、第二拉头;43、固定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包括主包囊(1)、副包囊(2)、双肩背带(3)和辅助包囊(4),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包囊(2)设置在主包囊(1)的前端面,且副包囊(2)与主包囊(1)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4)设置在主包囊(1)的后端面,且辅助包囊(4)与主包囊(1)转动连接;所述主包囊(1)包括包囊本体(11)、凹形背带架(12)和背带调节装置(13),所述凹形背带架(12)固定于包囊本体(11)后端面的上部,所述背带调节装置(13)对称固定在包囊本体(11)左右两侧,所述副包囊(2)包括第一副包囊(21)和第二副包囊(22),所述第一副包囊(21)和第二副包囊(22)均固定在主包囊(1)的前端面,且第一副包囊(21)设置在第二副包囊(22)的上端,所述双肩背带(3)设置在主包囊(1)的后端,且双肩背带(3)与主包囊(1)固定连接,所述双肩背带(3)上还设置有便携兜(31),所述双肩背带(3)与便携兜(31)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4)设置在主包囊(1)的后端,且辅助包囊(4)与主包囊(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包括主包囊(1)、副包囊(2)、双肩背带(3)和辅助包囊(4),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包囊(2)设置在主包囊(1)的前端面,且副包囊(2)与主包囊(1)通过缝合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4)设置在主包囊(1)的后端面,且辅助包囊(4)与主包囊(1)转动连接;所述主包囊(1)包括包囊本体(11)、凹形背带架(12)和背带调节装置(13),所述凹形背带架(12)固定于包囊本体(11)后端面的上部,所述背带调节装置(13)对称固定在包囊本体(11)左右两侧,所述副包囊(2)包括第一副包囊(21)和第二副包囊(22),所述第一副包囊(21)和第二副包囊(22)均固定在主包囊(1)的前端面,且第一副包囊(21)设置在第二副包囊(22)的上端,所述双肩背带(3)设置在主包囊(1)的后端,且双肩背带(3)与主包囊(1)固定连接,所述双肩背带(3)上还设置有便携兜(31),所述双肩背带(3)与便携兜(31)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包囊(4)设置在主包囊(1)的后端,且辅助包囊(4)与主包囊(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背带架(12)内部设置为硬质空腔结构,且凹形背带架(12)上端设置有盖体(121)和辅助连接头(122),所述盖体(121)与凹形背带架(12)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连接头(122)固定在凹形背带架(12)后端面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容量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调节装置(13)包括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重远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四通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