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毓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旅行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39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功能旅行袋,其包括:一软性的袋体,其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开放端内设有两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的两端相互对应,该封闭端的外侧设有多个肩带;一拉链单元,其包括多个拉链条及至少一拉链头,各拉链条分别设于该开放端的端缘,该拉链头设于各拉链条的一端,将各拉链条合拢,使各支撑件的两端朝向各肩带的方向,并拉动该拉链头使各拉链条互相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旅行袋
本技术关于一种旅行袋,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开口及造型变化的多功能旅行袋。
技术介绍
现今市面上有一种可选择手提或肩背使用模式的两用袋体,其在采用肩背使用模式时能达到省力的功能,如果采用手提使用模式时则具有较为时尚的观感,其别树一格的迎合消费者的多用途需求,市场性相当之大。然而,该种两用袋体外观,属一陈不变,不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变化,且不利于收藏,是以,如何寻求外观可变化、不占空间收藏,便成为该种两用袋体亟需研究的方向。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陷加以摒除,即为本技术实专利技术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之所在;是而,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业界的经验,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技术,并使本新型得以诞生,以增进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新型多功能旅行袋,其包括:一软性的袋体,其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开放端内设有两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的两端相互对应,该封闭端的外侧设有多个肩带;一拉链单元,其包括有多个拉链条及至少一拉链头,各拉链条分别设于该开放端的端缘,该拉链头设于各拉链条的一端,将各拉链条合拢,使各支撑件的两端朝向各肩带的方向,并拉动该拉链头使各拉链条互相接合。优选的,该袋体的开放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提带,该袋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提带。进一步优选的,各第一提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环体。进一步优选的,该袋体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副袋体,该副袋体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设有一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一封闭元件用于封闭该开口,该开口上还设有一第一绳体以固定该第一封闭元件。更进一步优选的,该副袋体上还设有一第一结合带,该第一结合带相对的两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并与该副袋体接合,使得各第一结合部之间形成一第一镂空部。优选的,各拉链条的两端更设有一第一结合件,而各背袋的两端之间设有一第二结合件,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二结合件接合,以便固定该拉链单元。优选的,该封闭端的外侧还设有一夹层,该夹层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设有一第二封闭元件,且该开口上还设有一第二绳体以固定该第二封闭元件。进一步优选的,该封闭端的外侧更间隔设有二相对应的第二环体,各第二环体的底部邻近该夹层的开口。更进一步优选的,该夹层的外侧更设有一第二结合带,该第二结合带的两侧设有一第二结合部并与该夹层的两侧接合,使得各第二结合部之间形成一第二镂空部。优选的,各肩带更分别延伸出一横向带,各横向带可拆式的接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开启状态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关闭状态立体外观图。图3为延续图2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结合件与第二结合件接合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拉链单元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多功能旅行袋10袋体11开放端111封闭端12支撑件13肩带131横向带14第一提带141第一环体15第二提带16副袋体161第一封闭元件1611第一绳体162第一结合带163第一结合部164第一镂空部17第二结合件18夹层181第二封闭元件1811第二绳体182第二结合带1821第二结合部1822第二镂空部19第二环体20拉链单元21拉链条22拉链头23第一结合件。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的方便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现配合附图列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本技术多功能旅行袋1,其包括:一软性的袋体10及一拉链单元20,各元件分述如下:请参照图1至图3,软性的袋体10,其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开放端11及一封闭端111,该开放端11内设有两个支撑件12,各支撑件12的两端相互对应,其中各支撑件12在本实施例中为“ㄇ”型,各支撑件12以车缝方式被包覆在开放端11内部,当各支撑件12的两端相对应时,借此撑开该开放端11;相对于该开放端11的另一侧的外侧设有多个肩带13,各肩带13更分别延伸出一横向带131,各横向带131可拆式的接合。该袋体10的开放端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提带14,各第一提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环体141,各第一环体141提供使用者装设一长背带(图中未示),借此将袋体10以横向(即肩带13朝下)斜背或侧背;该袋体10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提带15,第二提带15提供手提或吊挂使用。该袋体10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副袋体16,该副袋体16具有一开口(图中未示),该开口设有一第一封闭元件161,以该第一封闭元件161封闭该开口,且该开口上更设有一第一绳体1611以固定该第一封闭元件161,使第一封闭元件161不易被开启,而达到防扒窃作用。该副袋体16上更设有一第一结合带162,第一结合带162相对的两侧设有一第一结合部163并与该副袋体16接合,使各第一结合部163之间形成一第一镂空部164,第一镂空部164提供作为吊挂物品或与扩充配件使用。该封闭端111的外侧更设有一夹层18,该夹层18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设有一第二封闭元件181,且该开口上还设有一第二绳体1811以固定该第二封闭元件181,使第二封闭元件181不易被开启,而达到防扒窃作用。该夹层18的外侧更设有一第二结合带182,该第二结合带182的两侧设有一第二结合部1821并与该夹层18的两侧接合,使各第二结合部1821之间形成一第二镂空部1822,第二镂空部1822提供穿设在行李箱的拉杆(图中未示)上。该封闭端的外侧更间隔设有二相对应的第二环体19,各第二环体19的底部邻近该夹层18的开口,各第二环体19提供接合一长背带(图中未示),借此将袋体10以直向斜背或侧背。请参照图1及图5,拉链单元20,其为防水拉链,包括有多个拉链条21及至少一拉链头22,各拉链条21分别设于该开放端11的端缘,该拉链头22设于各拉链条21的一端,将各拉链条21合拢,使各支撑件12的两端朝向各肩带13的方向,并拉动该拉链头22使各拉链条21互相接合。请参照图1至图4,各拉链条21的两端还设有一第一结合件23,而各肩带13的两端之间设有一第二结合件17,该第一结合件23与该第二结合件17接合,以固定该拉链单元20。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利用袋体10的软质特性,并配合各支撑件12,当袋体10的开放端11开启时,袋体10形成立体的矩形,因此大尺寸的开放端11能够轻易放置更多或更大型的物品进入袋体10中,而当使用者将拉链拉上关闭开放端11时,支撑件12则会随着开放端11同步合拢,使袋体10由图1的状态变化为图2的状态,袋体10的造型也随之变化,达到兼具功能性与外观的目的。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旅行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软性的袋体,其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开放端内设有两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的两端相互对应,该封闭端的外侧设有多个肩带;一拉链单元,其包括多个拉链条及至少一拉链头,各拉链条分别设于该开放端的端缘,该拉链头设于各拉链条的一端,各拉链条合拢,使各支撑件的两端朝向各肩带的方向,该拉链头使得各拉链条互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旅行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软性的袋体,其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开放端及一封闭端,该开放端内设有两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的两端相互对应,该封闭端的外侧设有多个肩带;一拉链单元,其包括多个拉链条及至少一拉链头,各拉链条分别设于该开放端的端缘,该拉链头设于各拉链条的一端,各拉链条合拢,使各支撑件的两端朝向各肩带的方向,该拉链头使得各拉链条互相结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的开放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提带,该袋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提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旅行袋,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提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环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旅行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的至少一侧设有至少一副袋体,该副袋体具有一开口,该开口设有一第一封闭元件,该第一封闭元件用于封闭该开口,该开口上还设有一第一绳体以固定该第一封闭元件。5.如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旅行袋,其特征在于,该副袋体上还设有一第一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毓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