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继平专利>正文

伞杆及电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37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杆及电动伞。所述伞杆具有用于容纳电动伞的传动机构的内腔,所述伞杆的下端装至伞柄,所述伞杆的上端装有上巢,并且所述伞杆包括连接所述伞柄的第一区段和连接所述上巢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通过锁止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所述伞杆具有所述伞杆。所述伞杆及电动伞能够提供便利的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杆及电动伞
本技术涉及伞的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杆,并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前述伞杆的电动伞。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伞通常包括伞柄、伞杆、伞骨、伞巢及伞面等配件,用来提供阴凉(阳伞)、遮蔽风雨(雨伞)、作为装饰(工艺伞)、提供阻力(降落伞)等。手动伞需要双手操作,在一只手被占用的情况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电动伞的撑开和收起仅需一只手进行,并且操作起来更加省力、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电动伞,通过伞柄1内的电机驱动丝杆2,丝杆2与推管3下部的螺母4配合,推动推管3相对于下端固定至伞柄1的中管5上下移动,从而引起伞骨、伞巢的运动来实现伞的开收。这种电动伞在电池电量不足时不能使用。或者,如果电池电量不足发生在伞的开收过程中,则导致伞停止在半撑开或半收起状态中,需要按按钮等待完成断电时,才可以改为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伞杆。本技术的另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前述伞杆的电动伞。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伞的伞杆,其中,所述伞杆具有用于容纳电动伞的传动机构的内腔,所述伞杆的下端装至伞柄,所述伞杆的上端装有上巢,并且所述伞杆包括连接所述伞柄的第一区段和连接所述上巢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通过锁止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伞杆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的接合位置在下巢与所述伞柄之间。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伞杆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一个延伸至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另一个内,并且,所述锁止机构位于所述伞杆的内部。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伞杆中,所述锁止机构的锁紧部件为膨胀栓或齿条。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伞杆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一个延伸至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另一个内,并且,所述锁止机构位于所述伞杆的外部。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伞杆中,所述第一区段一体地形成于所述伞柄。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伞,其中,所述电动伞具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伞杆。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电动伞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的传送杆,所述传送杆通过运动转换机构连接于主伞骨驱动杆,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所述传送杆的转动转换成所述主伞骨驱动杆的上下移动。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电动伞中,所述传送杆和/或所述第二区段上提供有用于确定所述传送杆和所述第二区段的初始相对位置的标记。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电动伞中,所述主伞骨驱动杆的上端具有凹槽或齿条,所述主伞骨的末端一体地形成有适于与所述凹槽或齿条接合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安装在所述上巢处,所述主伞骨驱动杆能够沿所述伞杆的纵向被上、下驱动,从而经过所述齿轮部带动所述主伞骨撑开或收起。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电动伞;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动伞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伞杆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图为示意性的,并非按比例绘制。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电动伞的示意图。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伞中的主伞骨10、副伞骨50、拉骨60,以及上巢30、中巢70、下巢80,中巢与下巢之间的弹簧90,内杆即主伞骨驱动杆20与外杆40之间的轴承100,伞柄内的电池110、电机120及传送杆130,电机120的输出轴驱动传送杆130旋转运动,传送杆130通过螺旋连接于内杆的一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主伞骨驱动杆20的线性移动。传送杆130与外杆40之间也可以设置有轴承(未图示)。在该图示中,外杆40用作伞杆。根据图示实施方式中,伞杆40具有内腔,用于容纳电动伞的传动机构。具体地,在该图示示例中,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120驱动的传送杆130、内杆即主伞骨驱动杆20。主伞骨驱动杆20能够通过其上的凹槽或齿条驱动的主伞骨上的齿轮部,从而使主伞骨10带动伞面撑开或收起。如图中所示,齿轮部与凹槽或齿条在上巢30处接合。伞杆40的下端可以安装至伞柄。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伞杆可以是一体地固定至伞柄的,也可以通过其它常规的方式连接至伞柄。例如,伞杆可以胶粘至伞柄。在伞杆40的上端处装有伞的上巢30。该上巢也可以为一体地形成在该伞杆上的例如开口等特征。主伞骨10通过齿轮部以可枢转的方式设置在该上巢处,该主伞骨的枢转可以带动伞面的撑开与收起。为了实现前述枢转,在上巢处可以提供有用于齿轮部的枢转轴,例如但不限于金属线材。在电动撑伞时,电机120正向驱动传送杆130旋转,传动杆130与主伞骨驱动杆20之间为螺旋传动(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如图1中所示的丝杠-螺母传动),向下牵拉主伞骨驱动杆20,主伞骨驱动杆20的上端处的凹槽或齿条带动主伞骨10末端的齿轮部旋转,从而带动主伞骨10将伞面撑开。在电动闭伞时,电机120反向驱动传送杆130旋转,传动杆130向上推动主伞骨驱动杆20,主伞骨驱动杆20的上端处的凹槽或齿条带动主伞骨10末端的齿轮部旋转,从而带动主伞骨10将伞面收起。有利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伞杆40可以包括两个通过锁止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的区段,其中第一区段41可以连接伞柄,第二区段42可以连接上巢。在图3中示出了第一区段41和第二区段42的连接部位的示意性放大图。通过将伞杆设置成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如下所述,能够实现手动进行撑伞和闭伞。当电池在伞的撑开位置、收起位置或者撑开过程中、收起过程中电量不足以驱动伞的操作时,需要手动对伞进行操作。在手动撑开伞时,先断开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连接,然后用手正向转动传送杆130,由此向下牵拉主伞骨驱动杆20,主伞骨驱动杆20的上端处的凹槽或齿条带动主伞骨10末端的齿轮部旋转,从而带动主伞骨10将伞面撑开。此时,再通过锁止机构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锁紧在位,实现手动完成伞具的撑开动作。在手动收起伞时,同样可以先断开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连接,然后用手反向转动传送杆130,由此向上推动主伞骨驱动杆20,主伞骨驱动杆20的上端处的凹槽或齿条带动主伞骨10末端的齿轮部旋转,从而带动主伞骨10将伞面收起。此时,再通过锁止机构将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锁紧在位,实现手动完成伞具的收起动作。在手动操作使用完伞具之后、在电动操作伞具之前,为了伞的电动操作正常,需要再次手动调节传送杆130使其返回到初始位置。为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传送杆和/或第二区段上可以提供有用于确定传送杆和第二区段的初始相对位置的标记。因此,在手动操作伞的撑开和收起、使用完毕之后,在再次需要电动操作伞之前,可以先手动旋拧传送杆,将传送杆和第二区段锁紧在标记对应的相对位置,以实现伞具的正常电驱动使用。这种标记在传送杆和/或第二区段上,可以用于保证二者之间的周向相对位置和/或轴向相对位置。例如,该标记可以包括分别位于传送杆和第二区段上的两个点状标记。一个点状标记可以在第二区段的外周面上位于第二区段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杆,所述伞杆用于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具有用于容纳电动伞的传动机构的内腔,所述伞杆的下端装至伞柄,所述伞杆的上端装有上巢,并且所述伞杆包括连接所述伞柄的第一区段和连接所述上巢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通过锁止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杆,所述伞杆用于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具有用于容纳电动伞的传动机构的内腔,所述伞杆的下端装至伞柄,所述伞杆的上端装有上巢,并且所述伞杆包括连接所述伞柄的第一区段和连接所述上巢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通过锁止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杆,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的接合位置在下巢与所述伞柄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杆,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一个延伸至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另一个内,并且,所述锁止机构位于所述伞杆的内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杆,其中,所述锁止机构的锁紧部件包括膨胀栓或齿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杆,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一个延伸至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中的另一个内,并且,所述锁止机构位于所述伞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平陈玮
申请(专利权)人:周继平陈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