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拉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36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压槽板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的长度和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可满足大批量生产需要的优点。

An upper zipp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拉链装置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上拉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1、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2、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但是,现在市场上的上拉链装置仍然存在操作不方便,尤其在固定链牙时,链牙总是容易发生位移,使得人们上拉头时变的很麻烦拉链距前襟净边以及距前襟掩门均有尺寸要求,操作时需要手工划线才能保障拉链距前襟净边以及距前襟掩门一致,但实际操作中因所经工序较多,手工划印不清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其次上拉链时需过拉链头,并且拉链头过前门活褶部位时不流畅,受阻严重,普通样式挡尺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技术,特再提供一种上拉链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生产效率低,次品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第一段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凹槽,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位于压槽板上方,且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和厚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机构包括一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一端与支架固定设置,伸缩气缸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安装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安装板固定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压板及第一通孔的外沿对准压槽板的第一段上的凹槽的一个边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压板及第二通孔的外沿对准压槽板的第一段上的凹槽的另一个边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架包括一垂直于工作台的垂直架以及与垂直架且平行于工作台的横梁。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伸缩气缸的一端与横梁固定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伸缩气缸与横梁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梁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调节组件包括与伸缩气缸固定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将其与横梁上的安装孔连接的固定螺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螺栓设置于伸缩气缸的端部两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压槽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工人在安装拉链时操作更加方便,尤其在固定链牙时,避免上拉链的过程中链牙发生位移,使得人们上拉头时变的更加简单,上拉链时的各项尺寸要求在操作时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限定,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即使所经工序较多,也不会出现人工手工操作带来的问题,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不仅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同时能保证产品的标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支架;3-压槽板;4-升降机构;5-调节组件;21-垂直架;22-横梁;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41-伸缩气缸;42-安装板;51-固定板;52-螺栓;221-安装孔;311-凹槽;312-第一通孔;313-第二通孔;314-突起;421-第一压板;422-第二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包括一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支架2,工作台1上设置有一压槽板3,压槽板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31和第三段33,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31和第三段33的第二段32,第一段31和第三段33之间设置有一间隙,第一段31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凹槽311,第一段31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314,支架2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位于压槽板3上方,且升降机构4上设置有第一压板421和第二压板422,第一段31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第一压板421和第二压板422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第一通孔312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421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313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422的通孔和厚度。升降机构4包括一伸缩气缸41,伸缩气缸41一端与支架2固定设置,伸缩气缸4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安装板42,第一压板421和第二压板422与安装板42固定设置。第一压板421及第一通孔312的外沿对准压槽板3的第一段31上的凹槽311的一个边缘。第二压板422及第二通孔313的外沿对准压槽板3的第一段31上的凹槽311的另一个边缘。支架2包括一垂直于工作台1的垂直架21以及与垂直架21且平行于工作台1的横梁22。伸缩气缸41的一端与横梁22固定设置。伸缩气缸41与横梁2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5。横梁2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21221,调节组件5包括与伸缩气缸41固定设置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上设置有若干将其与横梁22上的安装孔221221连接的固定螺栓52。固定螺栓52设置于伸缩气缸41的端部两侧。压槽板3的一端设置有挡板。该上拉链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待安装的拉链放入第一段31的凹槽311内,拉链的一端经过第二段32放到第三段33的表面,且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对拉链的两侧进行限位,同时支架2横梁22上安装的伸缩气缸41开始向第一段31上表面的凹槽311移动,第一压板421和第二压板422进入到凹槽311中的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内部,伸缩气缸41继续向下移动,第一压板421和第二压板422将第一通孔312和第二通孔313内放置的拉链压紧,通过对调节组件5相对压板和第一段31的凹槽311和第一通孔312、第二通孔31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即将固定板51的与横梁22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将固定板51通过螺栓52与横梁22上设置的通孔进行配合,使得压板与第一段31的凹槽311的相对位置保持在恰当位置,便于对不同长度的拉链进行压紧,人工可以通过第三段33表面不断对上好的拉链进行抽动,使得拉链可以从第一段31的凹槽311内有第二端导向到达第三段33的表面,便于人工的抽动,提高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所述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一段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压槽板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和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所述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一段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压槽板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和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所述伸缩气缸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萱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