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拉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369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压槽板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的长度和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可满足大批量生产需要的优点。

An upper zipp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拉链装置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上拉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1、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2、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但是,现在市场上的上拉链装置仍然存在操作不方便,尤其在固定链牙时,链牙总是容易发生位移,使得人们上拉头时变的很麻烦拉链距前襟净边以及距前襟掩门均有尺寸要求,操作时需要手工划线才能保障拉链距前襟净边以及距前襟掩门一致,但实际操作中因所经工序较多,手工划印不清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其次上拉链时需过拉链头,并且拉链头过前门活褶部位时不流畅,受阻严重,普通样式挡尺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所述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一段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压槽板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和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支架,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压槽板,所述压槽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以及固定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第一段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段的外边缘设置有突起,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压槽板上方,且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段上平行设置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的两个条形的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压板的长度和厚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压板的通孔和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所述伸缩气缸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拉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萱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