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32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设计了一种自动回杆系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杆与导向滑道将面杆从切面机输送机构导入面杆输送装置,借助面杆转向机构进行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位置的运输,压面机储杆箱的进杆口所在面的对应面上安装有垫板,避免面杆落入储杆箱时受到损害,适用各种场景,无需人工参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
本技术属于食品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产挂面时在压面机与切面机之间用的面杆自动回杆系统。
技术介绍
挂面作为一种大众食品,其生产已实现了自动化。其中,挂面杆用于将面条吊挂起来以实现面条的干化处理。干化处理后面条从挂面杆上取下,挂面杆收集后再次使用。现有的收杆方式一般是通过切面机将面杆取下,取下的挂面杆通过人工或者通过小车送回挂面机储杆箱中。显然,人工收集面杆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极低;小车运输面杆的方式,适用场景受限,其不能适用于切面机与压面机分楼层设置的场景,倘若切面机与压面机分楼层、垂直设置非对角设置,小车运输面杆的方式更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通过面杆转向机构的设置使得回杆系统的适用场景更广、切实解决了自动化传输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系统中包括在切面机输杆机构与压面机储杆箱的进杆口之间设置的面杆输送带,其中面杆输送带包括输送方向交叉设置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以及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交叉部位设置的面杆转向机构;所述的面杆转向机构中包括在第二输送带侧方且位于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接驳L型托板,沿接驳L型托板外缘设置且延伸至第二输送带上方的弧形导向托板,在弧形导向托板端头设置的与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平行的限位挡板,所述弧形导向托板与限位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将面杆落于第二输送带上的落杆口。所述的弧形导向托板的高度沿第一输送带向第二输送带方向递减。所述的切面机输杆机构包括输送链条、与输送链条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导向滑道,在输送链条末端设置有借助支架固定于输送链条两侧的导杆,导杆的末端设于导向滑道上方,两侧导杆的倾斜角度不同且沿导向滑道的输送方向倾斜角度增加,导向滑道的末端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端接驳。所述的导向滑道包括一组倾斜角度递减且首尾相接的导槽,导槽的末端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端接驳。所述的输送链条上设置有拨杆横杆。所述的压面机储杆箱的进杆口所在面的对应面上安装有垫板。所述的垫板是尼龙板、橡胶板或海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导杆与导向滑道将面杆从切面机输送机构导入面杆输送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运输,该系统无需人工参与,面杆从切面机自动回到挂面机中,省去了面杆周转人工;2、借助面杆转向机构进行转向,相较于传统的小车运输的场景受限,本技术适用于各种位置的运输,压面机储杆箱的进杆口所在面的对应面上安装有垫板,减小面杆落入压面机储杆箱1时的冲击力,保证面杆平稳落入压面机储杆箱,避免面杆下落过程中直接与压面机储杆箱碰撞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1、压面机储杆箱,2、面杆输送带,3、第一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5、L型托板,6、弧形导向托板,7、限位挡板,8、落杆口,9、输送链条,10、导向滑道,11、支架,12、导杆,13、导槽,14、拨杆横杆,15、进杆口,16、垫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该系统包括切面机输杆机构与压面机储杆箱1的进杆口之间设置的面杆输送带2,以及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交叉部位设置的面杆转向机构;所述的面杆转向机构中包括在第二输送带侧方且位于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接驳L型托板,沿接驳L型托板外缘设置且延伸至第二输送带上方的弧形导向托板6,在弧形导向托板6端头设置的与第二输送带输送方向平行的限位挡板,所述弧形导向托板6与限位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将面杆落于第二输送带上的落杆口。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切面机输杆机构包括输送链条9、导向滑道10、固定于支架上的导杆12,输送链条9设置有一组与输送链条9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横杆拨杆14,横杆拨杆14与输送链条9的输送方向垂直,防止输送链条9上的面杆因机器震动而掉落,输送链条9末端的两侧设置有与输送链条9输送方向相同的导杆12,导杆12下方连接支架11,导杆12的末端连接导向滑道10上方,两侧导杆12的倾斜角度不同且沿导向滑道的输送方向倾斜角度增加,使面杆可以滑落至导向滑道10,导向滑道10与输送链条9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的导向滑道10包括一组倾斜角度递减且首尾相接的导槽13,倾斜角度递减且首尾相接的导槽13,使面杆缓慢下滑,防止面杆受损,导槽13的末端连接面杆输送带2。所述的面杆输送带2包括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4和面杆转向机构,第一输送带3和第二输送带4交叉设置与面杆转向机构,面杆转向机构包括L型托板5、弧形导向托板6、限位挡板7、落杆口8,第一输送带的末端第二输送带3交叉,第二输送带3与第一输送带4之间设置有一定高度,第一输送带3高于第二输送带4,第二输送带4侧方且位于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连接L型托板5,L型托板5的末端设有一定的高度且与第一输送带3高度一致,L型托板5的边板方向与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相反,沿接驳L型托板5外缘设置且延伸至第二输送带4上方的弧形导向托板6,弧形导向托板6的高度沿第一输送带向第二输送带方向递减,在弧形导向托板6端头设置有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平行的限位挡板7,限位挡板7位于第二输送带4的外侧,所述弧形导向托板6与限位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将面杆落于第二输送带4上的落杆口8,保证面杆进入L型托板5后,转动的第二输送带带动面杆末端,使面杆的前端从L型托板5的末端顺弧形导向托板6导入第二输送带4,限位挡板7避免面杆因惯性从第二输送带4掉落,第二输送带4的末端设置有压面机储杆箱1的进杆口15。所述的压面机储杆箱1的进杆口15所在面的对应面上安装有垫板16,垫板16是尼龙板、橡胶板或海绵,垫板为软性材料,减小面杆落入压面机储杆箱1时的冲击力,保证面杆平稳落入压面机储杆箱1,避免面杆下落过程中直接与压面机储杆箱1碰撞受损。当输送面杆时,面杆被输送链条9上的有拨杆横杆14拨入支架支架11上方支撑的导杆12,经过导杆12导入导向滑道10,导向滑道10经过缓冲将面杆导入第一输送带3,第一输送带3将面杆输送至L型托板5,当面杆从第一输送带3完全进入L型托板5后,滚动的第二输送带4带动面杆转动,面杆的最前端从L型托板5顺弧形导向托板6滑落至落杆口8内的第二输送带4上,经过第二输送带4的输送,落入压面机储杆箱1内的垫板16上,减小面杆冲击后平稳地落入压面机储杆箱1底部。本技术本采用导杆与导向滑道将面杆从切面机输送机构导入面杆输送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运输,该系统无需人工参与,面杆从切面机自动回到挂面机中,省去了面杆周转人工;借助面杆转向机构进行转向,相较于传统的小车推运的场景受限,本技术适用于各种位置的运输,压面机储杆箱的进杆口所在面的对应面上安装有垫板,减小面杆落入压面机储杆箱1时的冲击力,保证面杆平稳落入压面机储杆箱,避免面杆下落过程中直接与压面机储杆箱碰撞受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系统中包括在切面机输杆机构与压面机储杆箱(1)的进杆口之间设置的面杆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杆输送带(2)包括输送方向交叉设置的第一输送带(3)和第二输送带(4),以及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交叉部位设置的面杆转向机构;所述的面杆转向机构中包括在第二输送带(4)侧方且位于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接驳L型托板(5),沿接驳L型托板(5)外缘设置且延伸至第二输送带(4)上方的弧形导向托板(6),在弧形导向托板(6)端头设置的与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平行的限位挡板(7),所述弧形导向托板(6)与限位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将面杆落于第二输送带(4)上的落杆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系统中包括在切面机输杆机构与压面机储杆箱(1)的进杆口之间设置的面杆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杆输送带(2)包括输送方向交叉设置的第一输送带(3)和第二输送带(4),以及在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交叉部位设置的面杆转向机构;所述的面杆转向机构中包括在第二输送带(4)侧方且位于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上的接驳L型托板(5),沿接驳L型托板(5)外缘设置且延伸至第二输送带(4)上方的弧形导向托板(6),在弧形导向托板(6)端头设置的与第二输送带(4)输送方向平行的限位挡板(7),所述弧形导向托板(6)与限位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将面杆落于第二输送带(4)上的落杆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导向托板(6)的高度沿第一输送带向第二输送带方向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生产系统用的自动回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面机输杆机构包括输送链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永生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