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29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包括:容纳箱、盖板和供气单元;所述容纳箱为顶部开放的箱体,在容纳箱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液管,右侧壁上设有进液管;所述盖板设置在容纳箱的顶部,在盖板上设有插入孔,通过插入孔将植物插入容纳箱内部;所述供气单元包括:气泵、气体管道和旋流接头,所述旋流接头设置在容纳箱底面上预设的安装孔中,旋流接头通过气体管道与气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能够利用供气单元在营养液中制造旋流气泡,在不伤害植物根系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培土的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土栽培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技术,在种植过程中作物不是栽培在天然土壤中,而是种植在营养液或某种栽培基质中,通过这种技术能够对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进行及时调节,因此,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具有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的优点。在利用水培法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前,需要在培养袋中进行幼苗的培育,当幼苗长成后,将幼苗连同附着在植物根部的培土同时插入水培装置的容纳槽中。由于水培装置中的营养液处于流动状态,因此植物根部的培土被冲刷脱落,脱落而下的培土一旦进入营养液循环泵内部则会导致循环泵的损坏。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培土进入循环泵,通常会在供肥管道上设置过滤器,利用过滤的方式截流培土。但是,由于营养液的流速较低,培土的冲洗周期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需要频繁清洁过滤器,增加了人们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以实现在不损伤植物根系的前提下快速清洁培土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箱(1)、盖板(2)和供气单元;所述容纳箱(1)为顶部开放的箱体,在容纳箱(1)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液管(12),右侧壁上设有进液管(11);所述盖板(2)设置在容纳箱(1)的顶部,在盖板(2)上设有插入孔(21),通过插入孔(21)将植物插入容纳箱(1)内部;所述供气单元用于制造螺旋上升的气泡,包括:气泵(31)、气体管道(32)和旋流接头(33),所述旋流接头(33)设置在容纳箱(1)底面上预设的安装孔(14)中,旋流接头(33)通过气体管道(32)与气泵(3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箱(1)、盖板(2)和供气单元;所述容纳箱(1)为顶部开放的箱体,在容纳箱(1)的左侧壁上设有出液管(12),右侧壁上设有进液管(11);所述盖板(2)设置在容纳箱(1)的顶部,在盖板(2)上设有插入孔(21),通过插入孔(21)将植物插入容纳箱(1)内部;所述供气单元用于制造螺旋上升的气泡,包括:气泵(31)、气体管道(32)和旋流接头(33),所述旋流接头(33)设置在容纳箱(1)底面上预设的安装孔(14)中,旋流接头(33)通过气体管道(32)与气泵(3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土栽培的供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接头(33)包括:外壳(331)、顶板(332)、底板(335)、承载杆(333)和水轮(336);所述外壳(331)置于安装孔(14)内部,在外壳(331)的顶端设有顶板(332),在顶板(332)上设有流通孔(3321);所述外壳(331)的底部设有底板(335),在底板(335)上设有连接孔(3351),所述气体管道(32)插入连接孔(3351)内部;所述承载杆(333)置于外壳(331)内部,其轴线与外壳(331)的中心线重合,承载杆(333)的一端与顶板(332)相连,另一端设有限位挡板(334),所述水轮(336)套设在承载杆(333)上,并能在承载杆(333)上进行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代尔夫天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