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29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弧形的培育壳体自身连接有加水口,弧形的培育壳体的内腔底部填充有海绵层,海绵层的上方为腐殖土和土壤层,腐殖土、土壤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菌棒,土壤层上覆盖保温膜,加热管设置在培育壳体的内壁。本专利改进后的好处是,在培育过程中,可通过加水口向弧形的培育壳体内补入水分,水分经海绵层吸收后可传递至腐殖土和土壤层中,使得腐殖土和土壤层随时具有充足的水分;另外,在培育过程中,可通过新增的加热管对弧形的培育壳体内部的腐殖土和土壤层进行适当加热,使得腐殖土和土壤层具有适当的温度;那么采用本专利培育装置进行羊肚菌培育时,能够提高对应的产量和效率。

A cultivation device of Morch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羊肚菌培育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羊肚菌因为其菌盖羊肚状而得名,在欧洲,羊肚菌的名贵地位被认为是仅次于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块菌(松露),排名第二的美味食用菌;据统计,2014年全国的羊肚菌人工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2015年全国种植面积约4500亩,到2016年已经突破6000亩,当前的大面积种植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各县市地区,独立个体投资面积超过300亩的有5家左右,超过100亩的种植户有二十家以上。对于羊肚菌的培育过程来讲,前期需要将农作物秸粉、麸皮、磷肥、石膏、石灰和腐殖土等物料拌好料后堆积发酵后套袋,灭菌后即可接入菌种。专利号CN201720063014.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它包含床基、塑料薄膜、腐殖土层、菌棒、土壤层、树叶层、滴灌带;所述的床基上设置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设置有腐殖土层,腐殖土层上设置有土壤层,腐殖土层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若干逐个排列的菌棒,土壤层上设置有树叶层;所述的腐殖土层和土壤层分别设置有滴灌带。然而在培育过程中需要时常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和温度,无论是针对该技术来讲,还是针对现有其他羊肚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弧形的培育壳体(1)、海绵层(2)、腐殖土(3)、土壤层(4)、保温膜(5)、菌棒(6)、加热管(7);弧形的培育壳体(1)自身连接有加水口(8),弧形的培育壳体(1)的内腔底部填充有海绵层(2),海绵层(2)的上方为腐殖土(3)和土壤层(4),腐殖土(3)、土壤层(4)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菌棒(6),土壤层(4)上覆盖保温膜(5),加热管(7)设置在培育壳体(1)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肚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弧形的培育壳体(1)、海绵层(2)、腐殖土(3)、土壤层(4)、保温膜(5)、菌棒(6)、加热管(7);弧形的培育壳体(1)自身连接有加水口(8),弧形的培育壳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述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