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06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47
一种旋转电机,是位于在内部具有起动装置的壳体与起动装置之间的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保持于壳体,包括通过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线圈;励磁芯,保持于壳体(5),包括通过直流电流激励的励磁线圈;以及转子,配置于起动装置的外周,并相对于定子和励磁芯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转子在与同步旋转部件相对的相对面具有连结部,连结部能够与同步旋转部件连结,同步旋转部件与发动机同步旋转。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置于起动装置的外周的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连接有驱动板的变矩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15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所述变矩器中,由于驱动板相对于焊接于该壳体的螺母或螺栓通过螺栓或螺母来紧固,因此部件数量可能增加。若部件数量增加,则有时难以实现包括变矩器的旋转电机的小型轻量化或者结构的简单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旋转电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旋转电机,是位于在内部具有起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起动装置之间的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保持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线圈;励磁芯,保持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直流电流激励的励磁线圈;以及转子,配置于所述起动装置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励磁线圈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所述转子在与同步旋转部件相对的相对面具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能够与所述同步旋转部件连结,所述同步旋转部件沿所述旋转轴线与发动机同步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式,转子具有能够与同步旋转部件连结的连结部。因此,省略了用于将起动装置和同步旋转部件连结的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可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旋转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大致切割时的剖视图且用于表示发动机与变速器间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切割时的立体图。图3是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变速器侧观察时的主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立体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旋转电机的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切割时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的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切割时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涉及的旋转电机的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切割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子;2…励磁线圈;3…定子;4…起动装置;5…壳体;6…励磁芯;7…旋转轴线;8…发动机;9…变速器;10…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11…第一气隙;12…第二气隙;14…交流线圈;15…励磁线圈磁通量;16…径向间隙;17…周向间隙;19…轴向间隙;21…第一磁极;21a…第一圆环部;21b…爪部;22…第二磁极;22a…第二圆环部;22b…凸部;22c…第二末端卡定部;22d…嵌入部;221…相对面;30…同步旋转部件;31…连结部;32…台阶部;33…开口部;89…在定子的发动机侧偏离配置的励磁线圈的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电机10是位于在内部具有起动装置4的壳体5与起动装置4之间的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10。该旋转电机10至少包括定子3、励磁线圈2和转子1。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沿旋转轴线7配置在发动机8与变速器9之间,但并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既可以取代交流发电机而配置,也可以配置在变速器9与车轮之间等任意位置。定子3以相对于壳体5不可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保持,并且由包括用于卷绕交流线圈14的多个槽的圆筒状部件构成。该定子3包括交流线圈14,并通过流过交流线圈14的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励磁线圈2配置为比定子3和转子1更沿旋转轴线7偏离。该励磁线圈2在定子3的变速器9侧固定保持于壳体5,并通过直流电流激励。励磁芯6包括励磁线圈2。需要说明的是,励磁线圈2也可以配置为比定子3和转子1更沿旋转轴线7,且隔着第二气隙12向定子3的发动机侧而不是定子3的变速器9侧偏离(参照图1的点划线的区域89)。转子1固定配置于起动装置4的外周。转子1的外周面与定子3的内周面相对,并且转子1的变速器侧的端面与励磁线圈2的发动机侧的端面相对。该转子1围绕旋转轴线7以相对于定子3和励磁线圈2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另外,如图1所示,转子1具有连结部31,并经由该连结部31连结到与发动机8的输出轴同步旋转的同步旋转部件30。该转子1将发动机8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轴线7。因此,发动机8的输出轴和旋转电机10的旋转轴线7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作为一个例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针对起动装置4为变矩器且同步旋转部件30为连接到变矩器的发动机侧的驱动板的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起动装置4,也可以使用摩擦式离合器装置。如图2所示,连结部31设置于转子1与同步旋转部件30相对的相对面221。详细地说,连结部31具有从相对面221向旋转轴线7的延伸方向突出的螺栓状,并且连结部31配置于转子1的第二磁极22中的后述第二圆环部22a的相对面221且后述凸部22b的旋转轴线7的径向内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具有在旋转轴线7的周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连结部31。在定子3与转子1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隙11。经由该第一气隙11在定子3与转子1之间传导磁通量。第一气隙11是在定子3的内周面与转子1的外周面之间沿旋转轴线7的轴向延伸的间隙。在励磁芯6与转子1之间形成有第二气隙12。经由该第二气隙12在励磁线圈2与转子1之间传导磁通量。第二气隙12是在转子1的旋转轴线7的轴向的变速器侧的端面与励磁芯6的发动机侧的端面之间沿与旋转轴线7的轴向垂直的径向延伸的间隙。因此,励磁线圈2相对于转子1隔着第二气隙12在旋转轴线7的轴向上偏离且并列配置。另一方面,如图3~图6所示,转子1由第一磁极21和第二磁极22组合而构成。此外,图3的A-A线剖视图是图1的中央的旋转电机10和起动装置4等的剖视图。另外,在图5和图6中,省略了连结部31。第一磁极21例如由铁等软磁性体构成,并具有从第一圆环部21a向旋转轴线7的轴向突出的多个例如矩形薄板状的爪部21b。爪部21b在周向上以固定间隔例如等间隔配置,爪部21b沿旋转轴线7的轴向长度全部相同。各爪部21b的外周面沿第一圆环部21a的外周面配置。即使第一磁极21和第二磁极22组合,爪部21b与第二磁极22也是非接触的,在旋转轴线7的径向上形成有径向间隙16。第二磁极22例如由铁等软磁性体构成,配置为在第一磁极(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圆环部21a)的旋转轴线7的径向内侧隔开径向间隙16,并具有多个例如矩形板状的凸部22b,所述凸部22b配置为从第二圆环部22a的外周面向旋转轴线7的径向突出且在旋转轴线7的周向上具有周向间隙17,所述第二圆环部配置为与第一磁极(在该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圆环部21a)部分重叠。凸部22b也在旋转轴线7的周向上以固定间隔例如等间隔配置,且沿旋转轴线7的径向高度全部相同。凸部22b沿旋转轴线7的轴向长度全部相同,并且比爪部21b沿旋转轴线7的轴向长度短。各凸部22b的外周面配置在与转子1的旋转轴心相同中心的一个圆上。各凸部22b延伸至第二圆环部22a的发动机侧的端缘而形成第二末端卡定部22c,另一方面,在第二圆环部22a的变速器侧未延伸至端缘,从而形成没有凸部22b的宽度小的圆环状的嵌入部22d。使第一磁极21相对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是位于在内部具有起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起动装置之间的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保持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线圈;励磁芯,保持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直流电流激励的励磁线圈;以及转子,配置于所述起动装置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励磁线圈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所述转子在与同步旋转部件相对的相对面具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能够与所述同步旋转部件连结,所述同步旋转部件沿所述旋转轴线与发动机同步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27 JP 2018-0873251.一种旋转电机,是位于在内部具有起动装置的壳体与所述起动装置之间的无刷绕组励磁型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包括:定子,保持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的交流线圈;励磁芯,保持于所述壳体,包括通过直流电流激励的励磁线圈;以及转子,配置于所述起动装置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励磁线圈以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所述转子在与同步旋转部件相对的相对面具有连结部,所述连结部能够与所述同步旋转部件连结,所述同步旋转部件沿所述旋转轴线与发动机同步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第一磁极,具有从第一圆环部向所述旋转轴线的轴向突出的多个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齐士北村太一植村公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