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44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包括锅炉主体,锅炉主体内设置炉膛,炉膛中设置有燃烧管和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炉膛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锅炉主体旁设置水箱,锅炉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锅炉水位计,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两端分别和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联通,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均采用螺旋翅片管,所述水箱内设置烟气通道,炉膛通过烟气出口与烟气通道联通,烟气通道内设置有冷凝器。采用螺旋翅片管,用数量较少的管子就可以满足锅炉受热面的要求,大大减小了锅炉正常水位水容积,冷凝器和水箱为一体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

A kind of filling flow inspection free steam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我国的工业燃气锅炉主要以受检产品为主,蒸发量小于等于1t/h的免检蒸汽锅炉较少。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排烟稳定高、水容积过大超过免检范围,最终导致锅炉制造时接受监检,用户使用时需办理使用手续、运行人员需办理操作证、每年接受年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包括锅炉主体,锅炉主体内设置炉膛,炉膛中设置有燃烧器和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炉膛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锅炉主体旁设置水箱,锅炉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锅炉水位计,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两端分别和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联通,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分别用34根管环炉膛排列一圈,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均采用螺旋翅片管,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受热面积均大于14.3m2;辐射受热面管和对流受热面管的正常水位容积设置为13.5ml,下联通箱的容积设置为14.9ml,所述水箱内设置烟气通道,所述炉膛通过烟气出口与烟气通道联通,烟气通道内设置有冷凝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长度为1000mm,规格采用φ25mm×3mm的螺旋翅片管,翅片高10mm,翅片厚度1.2mm,节距6mm。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凝器在烟气通道内设置为两组,冷凝器的管子水平放置,与烟气通道垂直。上述方案中,所述两组冷凝器的第一组冷凝器的进水口与水箱外相通,出水口与水箱内腔相通,第二组冷凝器的进水口与水箱内腔相通,出水口与水箱外相通。上述方案中,所述烟气出口中设置有节能器,节能器的进水口与第二组冷凝器的出水口联通,节能器的出水口与下联通箱相通。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和辐射受热面管从下联通管到锅炉水位计中的正常水位线处的长度设置为702mm,下联通箱截面设置为0.169m2,高度设置为88mm。上述方案中,所述燃烧器采用低氮全预混燃烧器。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锅炉排烟温度低:辐射和对流均采用了螺旋翅片管,强化换热,提高传热效率,锅炉出口烟气温度降低;采用螺旋翅片管,用数量较少的管子就可以满足锅炉受热面的要求,大大减小了锅炉正常水位水容积,水容积小于30L。2、按此规格制作的锅炉,其蒸发量小于等于1t/h,达到小吨位锅炉免检的要求,深受用户欢迎。3、冷凝器和水箱为一体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灌流免检蒸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A向视图。图中:1.锅炉水位计,2.锅炉主体,3.保温层,4.对流受热面管,5.辐射受热面管,6.蒸气管,7.集气罐,8.蒸汽出口,9.上联通箱,10.燃烧器,11.炉膛,12.烟气出口,13.节能器,14.节能器进水口,15.溢流管,16.烟囱,17.浮球液位计,18.冷凝器Ⅰ,19.冷凝器Ⅱ,20.水箱,21.烟气通道,22.节能器出水口,23.下联通箱,24.正常水位线,25.锅炉排污口,26.冷凝器Ⅰ进水口,27.冷凝器Ⅱ进水口,28.冷凝器Ⅱ出水口,29.冷凝器Ⅰ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灌流免检蒸汽锅炉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灌流免检蒸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A向视图。图中,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的锅炉主体2内设置炉膛11,炉膛11中设置有燃烧器10和对流受热面管4及辐射受热面管5,对流受热面管4和辐射受热面管5分别用34根管环炉膛11排列一圈,共有68根管,炉膛1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联通箱9和下联通箱23,对流受热面管4和辐射受热面管5的两端分别都和上联通箱9和下联通箱23联通,上联通箱9的上方设置有集气罐7,集气罐7的侧面有蒸汽管6与上联通箱联通,集气罐7的底部设置有回流管道通到上联通箱的底部。锅炉主体2的外侧设置有锅炉水位计1,锅炉水位计1中设定有正常水位线24,锅炉水位计1分别通过管道与上、下联通箱9和23联通。下联通箱23设置有锅炉排污口25,锅炉主体2的外围包裹有保温层3。对流受热面管4和辐射受热面管5均采用螺旋翅片管,对流受热面管4和辐射受热面管5的长度为1000mm,规格采用φ25mm×3mm的螺旋翅片管,翅片高10mm,翅片厚度1.2mm,节距6mm。对流受热面管4和辐射受热面管5的受热面积均大于14.3m2;对流受热面管4和辐射受热面管5的正常水位容积设置为13.5ml,对流受热面管和辐射受热面管从下联通管到锅炉水位计中的正常水位线24处的长度设置为702mm,下联通箱截面设置为0.169m2,高度设置为88mm,下联通箱的容积设置为14.9ml,锅炉主体2旁设置水箱20,水箱20内设置烟气通道21,炉膛11通过烟气出口12与烟气通道21联通,烟气通道21的上方设置有烟囱16,烟气通道21内设置有两组冷凝器,分别是冷凝器Ⅰ18和冷凝器Ⅱ19,冷凝器的管子水平放置,与烟气通道垂直。冷凝器Ⅰ进水口26与水箱20外相通,冷凝器Ⅰ出水口29与水箱20内腔相通,冷凝器Ⅱ进水口27与水箱20内腔相通,冷凝器Ⅱ出水口28与水箱外相通。烟气出口12中设置有节能器13,节能器进水口14与冷凝器Ⅱ出水口28通过水泵联通,节能器出水口22与下联通箱23相通。水箱20的上部设置有溢流管15和浮球液位计17,浮球液位计17与冷凝器Ⅰ进水口26处的开关连接。锅炉烟气系统:燃料天然气经燃烧器10在炉膛11内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辐射受热面管5、对流受热面管4进行换热,换热后烟气经烟气出口12,经节能器13、冷凝器Ⅰ18、冷凝器Ⅱ19进行换热,最终烟气从烟囱16排出。锅炉进水系统:锅炉水位计1控制锅炉给水泵的启停;锅炉用水经浮球液位计17进入冷凝器Ⅰ18换热,热水进入水箱20,水箱20的水进入冷凝器Ⅱ19中经换热后进入锅炉给水泵,经水泵增压后进入节能器13中,节能器出水进入锅炉下联通箱23,经辐射受热面管5、对流受热面管4吸热后产生蒸汽进入上联通箱9,最后蒸汽经集气罐7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供用户使用。该灌流免检蒸汽锅炉采用螺旋翅片管,用数量较少的管子就可以满足锅炉受热面的要求,大大减小了锅炉正常水位水容积,冷凝器和水箱为一体结构设计,结构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包括锅炉主体,锅炉主体内设置炉膛,炉膛中设置有燃烧器和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炉膛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锅炉主体旁设置水箱,锅炉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锅炉水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两端分别和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联通,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分别用34根管环炉膛排列一圈,对流受热面管和辐射受热面管均采用螺旋翅片管,对流受热面管和辐射受热面管的受热面积均大于14.3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包括锅炉主体,锅炉主体内设置炉膛,炉膛中设置有燃烧器和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炉膛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锅炉主体旁设置水箱,锅炉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锅炉水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两端分别和上联通箱和下联通箱联通,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分别用34根管环炉膛排列一圈,对流受热面管和辐射受热面管均采用螺旋翅片管,对流受热面管和辐射受热面管的受热面积均大于14.3m2;辐射受热面管和对流受热面管的正常水位容积设置为13.5ml,下联通箱的容积设置为14.9ml,所述水箱内设置烟气通道,所述炉膛通过烟气出口与烟气通道联通,烟气通道内设置有冷凝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流免检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受热面管及辐射受热面管的长度为1000mm,规格采用φ25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军喜徐向东李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紫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