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及方法,特别涉及套管损坏,腐蚀穿孔导致的油层与水层联通的油井治理复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不断增加,井下套管因腐蚀等原因陆续出现套破,导致出水地层与油层联通,不仅严重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而且有可能对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威胁。套破井治理的常用工艺有套管补贴、化学堵漏、二次固井、封隔器隔采等,其中封隔器隔采工艺简单、施工便利、成本低占到套破井治理的80%以上。而隔采技术又主要以下隔采封隔器为主,无法形成有效的井下坐封段,不便于生产管柱的起下调整;而膨胀管套管补贴工艺较为复杂,价格昂贵,不便于推广应用。由于套损井井下套管腐蚀一般呈现为大段腐蚀,坑蚀现象非常严重,这就给封隔器胶筒座封隔采工艺带来了选取坐封段困难和坐封时难以坐严,导致有效期短,频繁治理,治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且不便于推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及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井下挤注液态复合材料,与套管壁充分接触后凝固胶合,形成可靠的环套补贴段。本专利技术可直接用于套管腐蚀破漏处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1)、上胶筒(2)、液态复合材料(4)、挤注装置、待补贴段(8)、套管(9)、补贴衬管(10)、水力锚(14)和补贴段(16);所述的油管(1)位于套管(9)内,且油管(1)下端依次连接有挤注装置和水力锚(14),所述的挤注装置上设置有补贴衬管(10),补贴衬管(10)与套管(9)上的待补贴段(8)位置对应;所述的液态复合材料(4)位于挤注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1)、上胶筒(2)、液态复合材料(4)、挤注装置、待补贴段(8)、套管(9)、补贴衬管(10)、水力锚(14)和补贴段(16);所述的油管(1)位于套管(9)内,且油管(1)下端依次连接有挤注装置和水力锚(14),所述的挤注装置上设置有补贴衬管(10),补贴衬管(10)与套管(9)上的待补贴段(8)位置对应;所述的液态复合材料(4)位于挤注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力锚(14)下端设有丝堵(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力锚(14)与挤注装置通过连接短接(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注装置包括上胶筒(2)、中心管(3)、挤注活塞(5)、动力液入口(6)、挤注腔(7)、注入口(11)和下胶筒(12),所述的上胶筒(2)和下胶筒(12)分别套设在中心管(3)两端,所述的中心管(3)外设有补贴衬管(10),注入口(11)设在补贴衬管(10)上下两端,动力液入口(6)位于中心管(3)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复合材料(4)位于补贴衬管(10)与中心管(3)之间的空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意一种复合材料敷贴修复管柱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选定补贴段:首先进行工程测井,明确套管腐蚀及破漏情况,选定需要的补贴位置,然后通洗井至补贴段位置以下20m~30m处,将补贴位置套管壁清理干净;步骤二,下管柱:将液态复合材料(4)装入挤注装置,再将连接好的管柱下入至需要补贴位置;步骤三,进行挤注:管柱下到目标补贴位置后,连接泵车从油管内打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万银,巨亚锋,王尚卫,张雄涛,刘江波,罗有刚,赵鹏玉,江智强,白小佩,胡相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