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564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以‘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m、株距为1.0m~2.5m定植。然后,在苗干0.1m~1.0m处定干,通过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解决了‘洛楸1号’产芽量低,影响规模化扩繁的问题,操作简单、实用,为‘洛楸1号’采穗圃的营建提供给了技术保障,适用于‘洛楸1号’规模化繁育。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uohua1\ grafting scion Gard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
技术介绍
‘洛楸1号’是运用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方法,经组合评价、无性系两级选择、分生态区试验选育而成的楸树杂种无性系,其生长速度较优树无性系提高20%以上。‘洛楸1号’的成功选育,为楸树人工林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品种基础。无性繁殖是维持优良特性的有效方法。目前,‘洛楸1号’的无性繁殖技术已经成熟,包括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嫁接方法。就嫁接繁殖而言,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接穗的数量与质量。一般情况下,根部萌蘖的枝条或1年生苗干采集的芽质量最好,嫁接成活率最高,苗木生长也最好。但是,由于嫁接对芽的大小、芽的饱满程度、砧木粗度等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大大降低了繁殖系数,严重阻碍了其规模化繁育。鉴于此,如何获得符合嫁接标准的芽,也就是如何培育符合标准的枝条,这是提高‘洛楸1号’嫁接繁殖系数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针对于‘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技术,提高嫁接有效芽的产量,从而满足‘洛楸1号’的规模化嫁接繁育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圃地并整地,对选择的圃地清除杂物并平整土地,进行翻耕和耙细作业,所述整地的翻耕深度0.3m以上;B采穗母株定植:以‘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m、株距为1.0m~2.5m栽植,穴植,栽植穴直径为0.3m~0.6m,深度为0.3m~0.5m;C定植7天后,对采穗母株定干,用修枝剪剪掉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上的苗干,定干高度为0.1m~1.0m,通过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嫁接有效芽),为方便操作,优选定干高度为0.5m。D对所述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控制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在主干腋芽萌发后,及时抹芽,保留3~9个芽;待芽发育生长,嫩枝达到20cm~50cm长,及时打枝,最终保留3~7根1级侧枝、每根1级侧枝上保留3~6根2级侧枝;E对所述圃地进行水肥管理和更新。具体地,选择所述圃地的壤土为轻壤土、中壤土和沙壤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为土轻壤土或中壤土。进一步地,所述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的地径为3.5cm,苗高为3.0m以上。具体地,所述定植行距和株距优选为2.5m和2.0m。进一步地,所述定干后用封蜡或油漆涂抹剪口,防治水分散失和病菌侵入。具体地,所述定干高度优选为0.5m。进一步地,所述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优选为3根1级侧枝,每根1级侧枝上保留3根2级侧枝。具体地,所述水肥管理的方法包括:(1)在定植后浇定植水1次;其次,在速生期内,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16%以上;在10月下旬至11月,适度干旱,使土壤水分保持在10%~15%。(2)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000kg/亩-3000kg/亩;然后,在生长季,分2次追施尿素。第1次在5月下旬,施肥量10.0kg/亩~20.0kg/亩,第2次施肥在6月下旬,施肥量为15.0kg/亩~25.0kg/亩。具体地,所述圃地更新为2年~5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首次对‘洛楸1号’提出了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单株产芽量(嫁接有效芽)达到350个以上,将为‘洛楸1号’的规模化嫁接繁育提供优质芽。(2)本专利技术通过定干高度、侧枝数量控制、土壤水分和施肥等因素对产芽量及质量的影响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适宜‘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营建的因素变化范围和最佳值,从而为其他良种的嫁接采穗圃营建提供有力借鉴。附图说明图1不同1级侧枝数量下单株产芽量比较;图2不同截干高度下单株产芽量比较;图3控制2级侧枝数量与对照条件下单株产芽量比较;图4施肥量对单株产芽量的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圃地并整地,对选择的圃地清除杂物并平整土地,进行翻耕和耙细作业,所述整地的翻耕深度0.3m以上。B采穗母株定植:以‘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m、株距为1.0m~2.5m,穴植,栽植穴直径为0.3m~0.6m,深度为0.3m~0.5m。C定植7天后,对采穗母株定干,用修枝剪剪掉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上的苗干,高度为0.1m~1.0m,通过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D对所述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苗控制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在主干腋芽萌发后,及时抹芽,保留3~9个芽;待芽发育生长,嫩枝达到20cm-50cm长,及时打枝,最终保留3~7根1级侧枝、每根1级侧枝上保留3~6根2级侧枝。E对所述圃地进行水肥管理和更新。选择所述圃地的壤土为轻壤土、中壤土和沙壤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为土轻壤土或中壤土。所述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的地径为3.5cm,苗高为3.0m以上,所述定植行距和株距优选为2.5m和2.0m。所述定干后用封蜡或油漆涂抹剪口,防治水分散失和病菌侵入。所述定干高度为优选为0.5m。所述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优选为3根1级侧枝,每根1级侧枝上保留3根2级侧枝。所述水肥管理的方法包括:(1)在定植后浇定植水1次;其次,在速生期内,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16%以上;在10月下旬至11月,适度干旱,使土壤水分保持在10%~15%。(2)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000kg/亩-3000kg/亩;然后,在生长季,分2次追施尿素。第1次在5月下旬,施肥量10.0kg/亩~20.0kg/亩,第2次施肥在6月下旬,施肥量为15.0kg/亩~25.0kg/亩。所述圃地更新为2年~5年。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1级侧枝数量对单株产芽量的影响(1)材料‘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地径为3.5cm~3.8cm。(2)实验设计设置4种处理:对照(CK、不控制侧枝数量)、1级侧枝3根、1级侧枝5根、1级侧枝7根。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重复3株。(3)实验方法圃地选择与整地:在湖南浏阳龙茯镇选择地势较高、平整的圃地,光照、水分条件充足。用深耕机翻地,深度为30cm。最后打碎土块、并耙平。采穗母株定植:母株的定植株距为2.0m,行距为2.0m。穴植,栽植穴直径为0.3m,深度为0.3m。定干与摸芽:栽植7天后定干,高度为0.5m。苗干萌芽后及时摸芽,分4种处理(不摸芽、保留3个芽、保留5个芽、保留7个芽)。水肥管理:该圃地降雨充足,无需人工浇水。分2次追施尿素,第1次为5月15日,施肥量10.0kg/亩,第2次施肥在6月25日,施肥量为10.0kg/亩。(4)实验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1级侧枝数量控制条件下,单株产芽量差异极显著(F=7.054**),1级侧枝7根的产芽量最多(359个/株),1级侧枝5根的次之(326个/株),对照(259个/株)和1级侧枝3根(253个/株)的产芽数量最低(图1)。实施例2不同定干高度对单株产芽量的影响(1)材料‘洛楸1号’1年生嫁接苗,地径为3.5cm~4.0cm。(2)实验设计设置3种定干高度:0.1m、0.5m和1.0m,每株控制1级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圃地并整地,对选择的圃地清除杂物并平整土地,进行翻耕和耙细作业,所述整地的翻耕深度0.3m以上;B采穗母株定植:以‘洛楸1号’1年生组培苗、扦插苗或嫁接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0m、株距为1.0m~2.5m,穴植,栽植穴0.3m~0.6m,深度为0.3m~0.5m;C定植7天后,对采穗母株进行定干,用修枝剪剪掉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上的苗干,定干高度为0.1m~1.0m,通过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嫁接有效芽)。D对所述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控制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在主干腋芽萌发后,及时抹芽,保留3~9个芽;待芽发育生长,嫩枝达到20cm~50cm长,及时打枝,最终保留3~7根1级侧枝、每根1级侧枝上保留3~6根2级侧枝;E对所述圃地进行水肥管理和更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圃地并整地,对选择的圃地清除杂物并平整土地,进行翻耕和耙细作业,所述整地的翻耕深度0.3m以上;B采穗母株定植:以‘洛楸1号’1年生组培苗、扦插苗或嫁接苗为建圃材料,按行距为1.5m~3.0m、株距为1.0m~2.5m,穴植,栽植穴0.3m~0.6m,深度为0.3m~0.5m;C定植7天后,对采穗母株进行定干,用修枝剪剪掉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处以上的苗干,定干高度为0.1m~1.0m,通过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控制,实现单株最大的产芽量(嫁接有效芽)。D对所述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控制1级侧枝和2级侧枝数量,在主干腋芽萌发后,及时抹芽,保留3~9个芽;待芽发育生长,嫩枝达到20cm~50cm长,及时打枝,最终保留3~7根1级侧枝、每根1级侧枝上保留3~6根2级侧枝;E对所述圃地进行水肥管理和更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圃地的壤土为轻壤土、中壤土和沙壤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为土轻壤土或中壤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洛楸1号’嫁接采穗圃的营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穗母株要求嫁接苗、扦插苗或组培苗的地径为3.5cm,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文俊王军辉刘振华杨桂娟童方平易飞肖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