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46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包括容纳腔,用于容纳光可调衰减器,壳体上设有穿设孔,用于穿设光可调衰减器的连接线或接头;壳体的一端面设有开口;端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并与壳体的开口端连接;壳体的开口端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端盖上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利用壳体可以容纳光可调衰减器,再通过透明的端盖密封,用户在外部可透过端盖观察到该仪器的工作过程,从而避免该仪器遭遇碰撞、摔打、磨损等情况,延长其服务年限。

A protection device of optical adjustable attenu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电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可变调衰减器(VariableOpticalAttenuator,VOA)是光纤通信中一种重要的光无源器件,通过衰减传输光功率来实现对信号的实时控制。可变调衰减器可与光波分复用器(WDM)、分光探测器(TAP-PD)、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等光器件构成ROADM、VMUX、增益平坦EDFA等模块,还可直接用于光接收机的过载保护。但是,可变调衰减器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碰撞、摔打、磨损等情况,为了保护该装置,提高其服务年限,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可变调衰减器缺少保护装置,在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碰撞、摔打、磨损,服务年限短,维修成本高等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容纳腔,用于容纳光可调衰减器,所述壳体上设有穿设孔,用于穿设所述光可调衰减器的连接线或接头;所述壳体一端面设有开口;及端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端盖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部的四周设有倒角。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光可调衰减器的外形相匹配的模具。作为优选,所述模具采用缓冲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设有中空的穿设部。作为优选,所述端盖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该装置的壳体用于容纳光可调衰减器,再通过透明的端盖密封,用户可在外部透过端盖观察到该仪器的工作过程,从而避免该仪器遭遇碰撞、摔打、磨损等情况,延长其服务年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的端盖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穿设孔;12-第一连接孔;13-倒角;14-穿设部;2-端盖;21-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和端盖2。其中,壳体1包括容纳腔,用于容纳光可调衰减器,壳体1上设有穿设孔11,用于穿设光可调衰减器的连接线或接头;壳体1一端面设有开口。端盖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与壳体1的开口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开口端四周设有第一连接孔12,端盖2四周与第一连接孔1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12与第二连接孔21通过连接件连接,实现端盖2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21可选螺纹孔,连接件可选螺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扩大观测视野,壳体1的开口端可以是敞口结构。使用时,先将光可调衰减器放入容纳腔内,然后将端盖2与壳体1的开口端连接,将该仪器密封在壳体1内,用户可以通过透明的端盖2观察到仪器的工作过程,而不能触碰到仪器,壳体1也能对该仪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仪器遭遇碰撞、摔打、磨损等情况,延长其服务年限。进一步地,光可调衰减器需要通过连接线或接头与其它设备连接,协同工作。光可调衰减器的两端均连接有光纤跳线,光纤跳线需要与其它光电设备连接,壳体1前后两侧面均开设穿设孔11,用于穿设光纤跳线。为方便光纤收纳,一般将光纤盘成圆圈,圆圈直径要求大于32mm。本实施例中,壳体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呈长方体,壳体1内部的四周设有倒角13,这样可以防止光纤与棱角挤压而被折断。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光可调衰减器与壳体1碰撞而受损,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与仪器外形相匹配的模具,模具采用缓冲材料制成,可选泡沫塑料、海绵、气垫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为了方便光可调衰减器在运输的过程中的固定,如图1所示,在壳体1内侧左右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四个中空的穿设部14,穿设部14为圆柱状结构。在运输过程中,用绑扎线穿过穿设部14,将多个装有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绑在一起,再与其它固定物绑扎固定,从而防止保护装置散乱摆放。优选地,端盖2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耐磨、不易破损的透明材料,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本实施例中,端盖2上还与穿设部14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用于穿设上述的穿设部14。进一步地,在端盖2与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液体或其它杂物进入壳体1内部而污染仪器。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的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方便用户通过透明的端盖2观察到该仪器的工作过程,而不能触碰到仪器,壳体1也能对该仪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该仪器遭遇碰撞、摔打、磨损等情况,延长其服务年限。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包括容纳腔,用于容纳光可调衰减器,所述壳体(1)上设有穿设孔(11),用于穿设所述光可调衰减器的连接线或接头;所述壳体(1)一端面设有开口;及端盖(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端盖(2)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1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通过连接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包括容纳腔,用于容纳光可调衰减器,所述壳体(1)上设有穿设孔(11),用于穿设所述光可调衰减器的连接线或接头;所述壳体(1)一端面设有开口;及端盖(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连接;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端盖(2)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1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通过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可调衰减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四周设有倒角(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可调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雷贾冬颖
申请(专利权)人:启发天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