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地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537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地暖系统,包括电源接线、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地暖发热模块,地暖发热模块中设有发热膜,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膜上,温控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热膜,各块发热模块拼接或铺装得到地暖系统。所述地暖发热模块包括支撑座、保温层、反射层、发热膜、装饰层和连接线缆,保温层填充在支撑座的内部空腔;反射层位于保温层上方,发热膜的一侧与反射层固定,另一侧设置装饰层,装饰层为地面装饰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地暖系统集成度高,铺设安装方便快速。

An integrated floor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地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地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地暖产品主要是水地暖和电地暖。水地暖牺牲建筑层高较多(25mm保温层+20mm水管+40mm豆石回填或水泥砂浆地坪+15~65mm干铺或湿铺装饰层),累计牺牲层高约100~150mm;水地暖因是通过加热水在水管中循环,水管至装饰层有50~100mm距离,导致装饰层发热时间慢,发热效果不理想,采暖季节中开启后就不能关闭;水地暖需维护,且有维护成本,若不定期维护就有漏水隐患。电地暖常见的有碳浆油墨电发热膜、金属发热膜、碳纤维发热线缆、金属发热线缆。碳浆油墨电发热膜、金属发热膜直接铺装在地面上有放电、防火、防水等安全隐患,性能有衰减。碳纤维发热线缆、金属发热线缆作为地暖时,线发热导致发热不均匀;湿铺时发热层至装饰层有50~100mm距离,使得装饰层发热时间慢;产品性能衰减、初装成本高。市场上有发热瓷砖或发热大理石系统产品,是由装饰层大理石或瓷砖背面粘贴电发热膜(碳浆油墨发热膜或碳纤维发热线缆)+20mm~30mm厚XPS挤塑板或聚氨酯发泡板,连接导线末端有防水接头,每个单块发热单元之间并联,总线连接至温控器并接通电源进行发热采暖。其系统结构简单,容易塌陷、变形,所采用的发热体碳浆油墨发热膜或碳纤维发热线缆有性能衰减,电气导线插接凌乱不方便且有安全隐患。关于墙地暖系统,中国专利文献CN206846876U(申请号201720034112.8)公开了一种地暖系统,包括电源、控制模块、发热单元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源连接所述发热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热单元以监测所述发热单元的温度并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发热,所述发热单元包括具有面发热的石墨烯加热膜的发热层。发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热层一侧的保护层,发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上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为木板或地板革。中国专利文献CN206459251U(申请号201720135863.9)公开了一种集成墙暖,包括外壳、发热层、保温层、反射层,所述的外壳与保温层中间设置有发热层,保温层下层设置有反射层,发热层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保温层四周外沿位置与通孔位置处均与外壳粘连。外壳包覆发热层、保温层并与反射层连接。所述的发热层为电热膜,所述电热膜为PET膜和导电发热材料组成,所述导电发热材料设置于两侧PET膜之间,所述导电发热材料由碳晶或碳纤维、石墨烯制成。所述的外壳表面还设置有装饰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抗压强度高、性能无衰减、集成系统铺设安装方便快速的集成地暖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地暖系统,包括电源接线、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和地暖发热模块,地暖发热模块中设有发热膜,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膜上,温控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热膜,各片发热膜串联或并联后与电源接线连接,各块发热模块拼接或铺装得到地暖系统。所述地暖发热模块包括支撑座、保温层、反射层、发热膜、装饰层和连接线缆,保温层填充在支撑座的内部空腔;反射层位于保温层上方,发热膜的一侧与反射层固定,另一侧设置装饰层,装饰层为地面装饰材料层。地暖发热模块的装饰层为瓷质砖、大理石板、花岗岩板、木地板、PVC地板、水泥砂浆地坪中的一种。发热模块的支撑座包括主体和翻边,支撑座的四条边,按照两两平行一组分成两条走线边和两条连接边,翻边设置在走线边。翻边包括相互垂直的延伸面和连接面,连接面与主体的外侧面完全贴合,延伸面从主体的边框表面向外延伸,用于与装饰层连接;延伸面往主体所在一侧投影所对应的立方体形空间没有被完全填充,未被填充的空位称作走线空位;相邻两个发热模块的走线边连接后,两块发热模块的走线空位形成一个走线通道。支撑座的两条连接边分别设有一条连接槽,连接槽的开口朝向支撑座的侧部外侧。两块相邻的发热模块的连接边拼接后固定在地面,采用粘结方式将发热模块的支撑座固定在面上,或者采用螺钉安装可拆卸连接方式。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时,先在地面预定位置打孔并打入膨胀管,在相邻两块发热模块的连接边的连接槽内放置连接块,紧固螺丝穿过连接块上的螺孔旋入地面的膨胀管内,从而使得发热模块固定在地面。发热膜导线引出部位设置接线盒,接线盒的引出线从走线边上开设的走线孔进入走线通道,通过防水接头与连接线缆连接,接线盒放置在支撑座和保温层的预留空位内部。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集成地暖系统的发热模块是由发热组件和装饰层组成,选用木地板、PVC(橡胶)地板等装饰材料时,其下方还设置一层3~5mm厚的可受力、强度高、绝缘支撑材料层,即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可根据实际应用要求,为胚砖层、水泥纤维板层、硅酸钙板层、亚克力板层、发泡陶瓷板层、防火板层、集成木板层中的一种,支撑层不仅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具有防水、绝缘的作用。(2)本技术的集成地暖系统集成度高,铺设安装方便快速,无需凌乱繁琐的布线,牺牲层高少(系统含装饰层厚度25mm-45mm)、系统免维护、防水性能强、满足室内装饰防火要求、用电安全、结构抗压强度高、性能无衰减、迅速发热、降低使用成本。(3)对于每一个发热模块,包括支撑座、保温层、反射层、发热膜以及装饰层,依次设置的保温层、反射层、发热膜位于支撑座和装饰层之间,保温层填充在支撑座内部,支撑座的边沿和装饰层密封固定连接,因此保温层、反射层、发热膜密封于支撑座和装饰层之间。发热模块的集成度高、发热膜密封性能好。支撑座内填充保温层的同时,支撑座内还设置加强筋,由于支撑座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发热模块的抗压强度;支撑座具有保温、绝缘、密封的作用。支撑座的四条边,按照两两平行分成一组走线边和一组连接边,两块相邻的发热模块的走线边连接后形成一个走线通道,地暖系统中涉及的电缆、防水接头等都放置在走线通道内部;从而省去在发热模块上开设布线槽、接头等的让位孔的工作,整个系统的走线井然有序,防水密封效果好。两块相邻的发热模块的连接边拼接后固定在地面。可以采用传统水泥砂浆将发热模块的支撑座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采用螺钉安装可拆卸连接方式。本技术在发热模块的连接边上设置了连接槽,通过连接块和紧固螺丝固定在地面上,旋开螺丝可拆卸,便于检修。(4)本技术发热模块的支撑座有两种形式,有盖子或没有盖子;对于有盖子的支撑座,支撑座的盖子在放置发热膜的接线盒位置下凹,使得接线盒的上表面与盖子其他部分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对于没有盖子的支撑座,里面填充的保温层在放置发热膜的接线盒位置留出空间,从而接线盒放置后,接线盒的上表面与保温层其他部分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从接线盒引出的线缆从支撑座侧壁的线孔伸出进入走线通道,线缆与线孔的连接处密封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地暖发热模块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支撑座的B-B剖视图;图6为两块发热模块的支撑座走线边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发热模块连接边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两块发热模块固定时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地暖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11为带盖子的支撑座的示意图;图12为支撑座的盖子与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接线、温控器(101)、温度传感器和地暖发热模块,地暖发热模块中设有发热膜(3),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膜(3)上,温控器(101)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热膜(3),各片发热膜(3)串联或并联后与电源接线连接,各块发热模块拼接或铺装得到地暖系统;所述地暖发热模块包括支撑座(1)、保温层(2)、反射层、发热膜(3)、装饰层(4)和连接线缆,保温层(2)填充在支撑座(1)的内部空腔;反射层位于保温层(2)上方,发热膜(3)的一侧与反射层固定,另一侧设置装饰层(4),装饰层(4)为地面装饰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接线、温控器(101)、温度传感器和地暖发热模块,地暖发热模块中设有发热膜(3),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热膜(3)上,温控器(101)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发热膜(3),各片发热膜(3)串联或并联后与电源接线连接,各块发热模块拼接或铺装得到地暖系统;所述地暖发热模块包括支撑座(1)、保温层(2)、反射层、发热膜(3)、装饰层(4)和连接线缆,保温层(2)填充在支撑座(1)的内部空腔;反射层位于保温层(2)上方,发热膜(3)的一侧与反射层固定,另一侧设置装饰层(4),装饰层(4)为地面装饰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地暖发热模块的装饰层(4)为瓷质砖、大理石板、花岗岩板、木地板、PVC地板、水泥砂浆地坪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热模块的支撑座(1)包括主体(11)和翻边(13),支撑座(1)的四条边,按照两两平行一组分成两条走线边(11a)和两条连接边(11b),翻边(13)设置在走线边(11a);翻边(13)包括相互垂直的延伸面(13-1)和连接面(13-2),连接面(13-2)与主体(11)的外侧面完全贴合,延伸面(13-1)从主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斌峰张连扣黄英辉胡传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青艾德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