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27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底座,三个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簧,三个所述伸缩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顶座。该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通过设置的支撑脚将该临时防护栏放置到指定区域,设置的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把手,即可实现了调节两个固定轴之间的间距,通过带动下移动杆和上移动杆从而改变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插接杆带动卡接件,从而改变了固定底板和固定顶板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了该防护栏杆的高度方便使用者使用。

A kind of adjustable temporary protective railings for sta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
本技术涉及防护栏杆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
技术介绍
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和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装饰意义,周代礼器座上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以卧棂式栏杆为最多,六朝盛行钩片勾阑,栏杆转角立望柱或寻杖绞口造者,均可见于云冈石窟和敦煌壁画,元明清的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现代栏杆的材料和造型更为多样。在对一些楼道的施工过程中,其楼梯处由于还处于施工阶段,其边缘处还没有安装防护栏,为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会在楼梯的边缘处放置临时防护装置,由于临时防护装置一般为可多次利用装置,由于施工地段规格不同,因此固定式的临时防护装置难以有效根据楼道的情况调节合适的高度,增加了施工人员施工的危险性,对此提出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方便调节高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底座,三个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簧,三个所述伸缩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顶座,三个所述安装顶座的顶部均与固定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的左右两侧和固定顶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活动连接有卡接件,位于同侧的两个卡接件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插接杆,位于同侧的两个插接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前转环,所述固定轴的后端活动安装有后转环,左边的所述固定轴的左侧插接有贯穿右边的固定轴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两个所述前转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移动杆,两个所述下移动杆的底端均与下连接块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转环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上移动杆,两个所述上移动杆的顶端均与上连接块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径与调节杆的直径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前转环的内径与固定轴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后转环的内径与固定轴的直径相适配。优选的,两个所述下移动杆之间构成夹角,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与两个前转环的转动角度相对应。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上移动杆之间构成夹角,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与两个后转环的转动角度相对应。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之间的距离与调节把手的转动角度相对应,所述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之间的距离和伸缩簧的伸缩长度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通过设置的支撑脚将该临时防护栏放置到指定区域,设置的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把手,即可实现了调节两个固定轴之间的间距,通过带动下移动杆和上移动杆从而改变下连接块和上连接块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插接杆带动卡接件,从而改变了固定底板和固定顶板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了该防护栏杆的高度,设置的伸缩簧通过改变长度保证该装置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起到了拦阻作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提升了该防护栏杆的可靠性,该防护栏杆能根据所需楼道楼梯的规格,调节合适的高度,降低了施工过程的危险,方便使用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固定轴和前转环的连接剖视图。图中:1-固定底板;2-支撑脚;3-安装底座;4-伸缩簧;5-安装顶座;6-固定顶板;7-固定螺栓;8-卡接件;9-插接杆;10-调节件;101-固定轴;102-前转环;103-后转环;104-调节杆;105-调节把手;106-下移动杆;107-下连接块;108-上移动杆;109-上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2,固定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底座3,三个安装底座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簧4,三个伸缩簧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顶座5,三个安装顶座5的顶部均与固定顶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底板1的左右两侧和固定顶板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7活动连接有卡接件8,位于同侧的两个卡接件8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插接杆9,位于同侧的两个插接杆9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件10。调节件10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轴101,固定轴10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前转环102,固定轴101的后端活动安装有后转环103,前转环102的内径与固定轴101的直径相适配,后转环103的内径与固定轴101的直径相适配,左边的固定轴101的左侧插接有贯穿右边的固定轴101的调节杆104,固定轴101的左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径与调节杆104的直径相对应,调节杆1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05,两个前转环1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移动杆106,两个下移动杆106之间构成夹角,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与两个前转环102的转动角度相对应,两个下移动杆106的底端均与下连接块107活动连接,两个后转环10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上移动杆108,两个上移动杆108之间构成夹角,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与两个后转环103的转动角度相对应,两个上移动杆108的顶端均与上连接块109活动连接,下连接块107和上连接块109之间的距离与调节把手105的转动角度相对应,下连接块107和上连接块109之间的距离和伸缩簧4的伸缩长度相对应,通过设置的支撑脚2将该临时防护栏放置到指定区域,设置的调节件10,通过转动调节把手105,即可实现了调节两个固定轴101之间的间距,通过带动下移动杆106和上移动杆108从而改变下连接块107和上连接块109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插接杆9带动卡接件8,从而改变了固定底板1和固定顶板6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了该防护栏杆的高度,设置的伸缩簧4通过改变长度保证该装置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起到了拦阻作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提升了该防护栏杆的可靠性,该防护栏杆能根据所需楼道楼梯的规格,调节合适的高度,降低了施工过程的危险,方便使用者使用。综上所述:该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通过设置的支撑脚2将该临时防护栏放置到指定区域,设置的调节件10,通过转动调节把手105,即可实现了调节两个固定轴101之间的间距,通过带动下移动杆106和上移动杆108从而改变下连接块107和上连接块109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插接杆9带动卡接件8,从而改变了固定底板1和固定顶板6之间的间距,从而改变了该防护栏杆的高度,设置的伸缩簧4通过改变长度保证该装置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也起到了拦阻作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提升了该防护栏杆的可靠性,该防护栏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2),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底座(3),三个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簧(4),三个所述伸缩簧(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顶座(5),三个所述安装顶座(5)的顶部均与固定顶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1)的左右两侧和固定顶板(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7)活动连接有卡接件(8),位于同侧的两个卡接件(8)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插接杆(9),位于同侧的两个插接杆(9)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件(10);所述调节件(10)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轴(101),所述固定轴(10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前转环(102),所述固定轴(101)的后端活动安装有后转环(103),左边的所述固定轴(101)的左侧插接有贯穿右边的固定轴(101)的调节杆(104),所述调节杆(1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05),两个所述前转环(1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移动杆(106),两个所述下移动杆(106)的底端均与下连接块(107)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转环(10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上移动杆(108),两个所述上移动杆(108)的顶端均与上连接块(109)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楼梯临时防护栏杆,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脚(2),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安装底座(3),三个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簧(4),三个所述伸缩簧(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顶座(5),三个所述安装顶座(5)的顶部均与固定顶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1)的左右两侧和固定顶板(6)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7)活动连接有卡接件(8),位于同侧的两个卡接件(8)相背的一侧均插接有插接杆(9),位于同侧的两个插接杆(9)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件(10);所述调节件(10)包括数量为两个的固定轴(101),所述固定轴(101)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前转环(102),所述固定轴(101)的后端活动安装有后转环(103),左边的所述固定轴(101)的左侧插接有贯穿右边的固定轴(101)的调节杆(104),所述调节杆(1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105),两个所述前转环(1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移动杆(106),两个所述下移动杆(106)的底端均与下连接块(107)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后转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禤沛琪杨韵李焕玲禤静怡邓立韬沈冠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梦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