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23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道路,其包括道路本体和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道路本体内;所述排水井的井盖通过位于所述排水井井口处的第一支座设置于所述排水井上,且所述井盖的上表面与所述道路本体的路面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井盖设置有若干个排水槽;在所述排水井内设置有第二支座,通过所述第二支座设置有防臭排水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迅速排水并能够阻隔排水井内的臭气的效果。

A drainage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道路
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道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每个城市中的井盖在马路、人行道、地下车道中随处可见,多用于排除道路积水、地下管道的修理等。对于一些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每到雨季,很多城市的路面容易造成积水现象,尤其在各地下商城,地下车库或仓库情况相对更为严重,这些地段多数都在其倾斜坡段的低端设置了排水井盖。现有的排水井在排水的过程结束后,部分地区的排水井内会产生臭味,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迅速排水并能够阻隔排水井内的臭气的排水道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水道路,包括道路本体和排水井,所述排水井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道路本体内;所述排水井的井盖通过位于所述排水井井口处的第一支座设置于所述排水井上,且所述井盖的上表面与所述道路本体的路面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井盖设置有若干个排水槽;在所述排水井内设置有第二支座,通过所述第二支座设置有防臭排水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于道路本体的排水井以及位于排水井的井盖上的排水槽,能够对城市道路的积水进行排水,保证了城市道路的清洁,便于行人行走或车辆驶过;通过在排水井内设置第二支座,在第二支座上设置有防臭排水盖,能够在对道路积水进行排水的同时,对排水井内的臭气起到了阻隔的作用,保证了排水井内的臭气不会排放到排水井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井的所述井盖的一侧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排水井的井盖与第一支座铰接,使井盖能够沿着铰接件转动,对比与直接将井盖放置于第一支座上,该设置在方便工作人员打开井盖对排水井进行施工的同时,还具有防盗的功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座为环形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底部固定于所述排水井内壁,所述第二支座外壁与所述排水井内壁留有空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井内壁和第二支座之间的空隙,能够便于防臭排水井的放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臭排水盖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回钩;所述防臭排水盖通过所述回钩和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排水井内壁的空隙,固定于所述第二支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臭排水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回钩,能够与第二支座和排水井内壁的空隙进行配合,将防臭排水盖固定在第二支座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臭排水盖底部沿中线分为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活动面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固定板,在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相互靠近处设置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活动板与固定板铰接,能够在排水的过程中,通过水位给活动板施加压力,将活动板开启,能够实现排水的功能;在水位下降完毕后,活动板通过扭簧恢复关闭状态,使排水井内的臭气不会外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臭排水盖底部往活动板方向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水排水盖地面朝向活动板的方向向下倾斜,能够在排水的过程中,将污水引向活动板处,提升了排水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贴近所述防臭排水盖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贴近防臭排水盖底部处设置有密封圈,能够更好地将排水井内的臭气隔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防臭排水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取出防臭排水盖进行更换或清洗。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位于道路本体的排水井以及位于排水井的井盖上的排水槽,能够对城市道路的积水进行排水,保证了城市道路的清洁,便于行人行走或车辆驶过;2.通过在排水井内设置第二支座,在第二支座上设置有防臭排水盖,能够在对道路积水进行排水的同时,对排水井内的臭气起到了阻隔的作用,保证了排水井内的臭气不会排放到排水井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臭排水盖与第二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臭排水盖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臭排水盖的仰视图。图中,1、道路本体;2、排水井;21、井盖;22、排水槽;23、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防臭排水盖;41、把手;42、活动板;421、密封圈;43、固定板;44、回钩;45、合页;46、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排水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和排水井2。排水井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道路本体1内,在道路本体1内,可设置多个排水井2,即在道路本体1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排水井2。在本实施例中,以其中一个排水井2与道路本体1进行说明。在排水井2靠近井口处设置有第一支座23,在第一支座23上通过铰接件铰接有排水井2的井盖21,排水盖能够通过铰接件转动。在井盖21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槽2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六个排水槽22,该六个排水槽22按照两排,每排设置有五个排水槽22的方式进行设置。且排水井2的井盖21与道路本体1的路面与同一水平面。结合图2至图3,沿竖直方向向下,在防坠网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支座3,第二支座3为环形支座,在该第二支座3下方与排水井2的内壁连接,使该第二支座3与排水井2的内壁留有空隙。即该第二支座3的内壁与排水井2的内壁的连接处对应的沿竖直方向的剖面试图为“L”型。在该第二支座3上,设置有防臭排水盖4,该防臭排水盖4为中空设置。该防臭排水盖4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回钩44。防臭排水盖4的回钩44通过第二支座3与排水井2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将防臭排水盖4固定于第二支座3上。参照图4至图5,防臭排水盖4的地面包括固定板43和活动板42。固定板43固定于防臭排水盖4的底部。活动板42通过合页45与固定板43远离防臭排水盖4底部的一侧铰接。在活动板42和固定板43相互靠近处设置有扭簧46,通过该扭簧46,能够使在活动板42上没有水时,保证活动板42处于关闭状态,对排水井2内的臭气起到阻隔作用。在活动板42与防臭排水盖4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421,通过该密封圈421,能够加强对排水井2内的臭气的阻隔作用。同时在防臭排水井2与活动板42接触的一侧,设置有挡板,对活动板42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活动板42在关闭状态时,与固定板43处于同一平面。在固定板43与活动板42处于同一平面,即活动板42处于关闭状态时,该平面朝活动板42方向倾斜5°,保证在排水时,积水朝向活动板42方向流动,提高了排水的效率。在防臭排水盖4的顶部设置有把手41,便于工作人员在对该防臭排水盖4进行更换或清洗时,将防臭排水盖4取出。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一条道路的道路本体1上,设置有排水井2,在路面有积水时,通过排水井2对路面的积水进行排水,保证路面的整洁和便于行人形式或车辆驶过。在路面没有积水时,位于排水井2内的第二支座3上的防臭排水盖4处于关闭状态,即活动板42和固定板43处于同一平面,位于活动板42上的密封圈421接触到防臭排水盖4的底部,保证排水井2内的臭气不会溢出至路面,造成污染。在雨天需要对路面的积水进行排水时,路面的积水通过井盖21上的排水孔流入排水井2内。在积水流至防臭排水盖4上时,通过该防臭排水盖4底部的倾斜角度,将积水引导至活动板42一侧,在水位对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和排水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道路本体(1)内;所述排水井(2)的井盖(21)通过位于所述排水井(2)井口处的第一支座(23)设置于所述排水井(2)上,且所述井盖(21)的上表面与所述道路本体(1)的路面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井盖(21)设置有若干个排水槽(22);在所述排水井(2)内设置有第二支座(3),通过所述第二支座(3)设置有防臭排水盖(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和排水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道路本体(1)内;所述排水井(2)的井盖(21)通过位于所述排水井(2)井口处的第一支座(23)设置于所述排水井(2)上,且所述井盖(21)的上表面与所述道路本体(1)的路面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井盖(21)设置有若干个排水槽(22);在所述排水井(2)内设置有第二支座(3),通过所述第二支座(3)设置有防臭排水盖(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的所述井盖(21)的一侧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座(2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3)为环形支座,所述第二支座(3)底部固定于所述排水井(2)内壁,所述第二支座(3)外壁与所述排水井(2)内壁留有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水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剑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建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