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21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架以及位于车架上方的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下部的发酵槽和上部的拱形层,所述拱形层外侧设置有吸热涂层,所述拱形层设置有与拱形层平行的拱形玻璃,所述发酵槽外侧包裹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用于处理尾菜的发酵罐设置在可移动的车架上,便于在田间采摘等尾菜分散的场合随时收集;可以更大程度的吸收太阳能并将转换为热能;设置在拱形层外侧的拱形玻璃由于与拱形层有一定的间距,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加之保温层的保温作用,可以达到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综合性的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经济高效的处理分散的尾菜的目的。

A mobile solar energy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ta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
本技术属于尾菜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残次蔬菜和蔬菜加工处理时产生的叶、根、茎和果实等成为了尾菜。因缺乏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法,尾菜被随意倾倒和堆积在田间地头、沟渠里、道路旁,腐烂变质后不仅污染环境,同时影响百姓的身体健康以及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做好尾菜处理利用工作、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新问题。专利CN207760331U公开了一种处理蔬菜尾菜的太阳能户用沼气发酵装置,利用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发酵罐相结合,仅使用太阳能辐射为罐体增温,节能环保。尾菜主要在田间采摘、批发市场、加工厂等加工环节中产生,批发市场和加工厂产生的尾菜由于比较集中,且数量较大,易于集中处理,但是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而田间采摘,尾菜较为分散,不易回收,不适用集中处理的方式,所以需要有一种能够便于移动,且经济高效的处理装置,便于田间尾菜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尾菜由于分散、不易回收,处理装置结构复杂且能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方便收集尾菜且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经济高效的处理尾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架以及位于车架上方的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包括下部的发酵槽和上部的拱形层,所述拱形层外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所述拱形层外侧设置有与拱形层平行的拱形玻璃,所述发酵槽外侧包裹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拱形玻璃与拱形层之间为真空。进一步的,所述拱形玻璃与拱形层之间的间距为6~15mm。进一步的,所述拱形玻璃两侧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反光镜片。进一步的,所述反光镜片为薄钢片或者玻璃钢,所述反光镜片表面设置有反光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外侧连接带进料阀门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为敞口式进口,所述进料管另一端延伸至发酵罐内,所述发酵罐顶部设置有带出口阀的出气口,所述发酵罐下方设置有带出料阀门的出料口,所述发酵罐底部设置有带排渣阀门的排渣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延伸至发酵罐内1/3~1/2处,所述出料口距离发酵罐罐底50~100mm,所述排渣口的管径为75~110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用于处理尾菜的发酵罐设置在可移动的车架上,便于在田间采摘等尾菜分散的场合随时收集;同时发酵罐上部为拱形层,拱形层上设置吸热涂层,在吸收太阳能的时候,由于发酵罐外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可以更大程度的吸收太阳能并将转换为热能;设置在拱形层外侧的拱形玻璃由于与拱形层有一定的间距,可以更大程度的将热能锁定在发酵罐内,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加之保温层的保温作用,可以达到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综合性的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经济高效的处理分散的尾菜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将拱形玻璃与拱形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缓慢加热发酵罐,在阳光不充足的时候起到保温绝热的作用,更进一步的减少了能量的散失,减少温差的波动。3、本技术通过在拱形玻璃两侧设置可调节角度的反光镜片,根据阳光的角度调节反光镜的角度,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能进一步增大发酵罐与阳光的接触面积,在阳光不充足的时候可以锁定发酵罐逸出的热能,减少散失。4、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敞口式进口的进料管,便于进料;出料口设置在距离发酵罐罐底50~100mm处,可以在出料的时候保存部分沼液,方便后续添加新料的时候接种,排渣口管径控制在75~110mm,便于罐体的排渣和清洗;进料和出料后利用阀门保持发酵罐的封闭,保持发酵罐内的厌氧环境,加速尾菜的发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反光镜片,2-出气口,3-进料口,4-保温层,5-进料管,6-车架,7-发酵罐,8-排渣口,9-出料口,10-吸热涂层,11-拱形玻璃,12-敞口式进口,13-进料阀门,14-排渣阀门,15-出料阀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架6以及位于车架6上方的发酵罐7,所述发酵罐7包括下部的发酵槽和上部的拱形层,所述拱形层外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10,所述拱形层外侧设置有与拱形层平行的拱形玻璃11,所述发酵槽外侧包裹有保温层4。本实施例通过将用于处理尾菜的发酵罐7设置在可移动的车架6上,便于在田间采摘等尾菜分散的场合随时收集;同时发酵罐7上部为拱形层,拱形层上设置吸热涂层10,在吸收太阳能的时候,由于发酵罐7外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10,可以更大程度的吸收太阳能并将转换为热能;设置在拱形层外侧的拱形玻璃11由于与拱形层有一定的间距,可以更大程度的将热能锁定在发酵罐7内,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加之保温层4的保温作用,可以达到减少热量的流失,从而综合性的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经济高效的处理分散的尾菜的目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优化保温效果,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实施例一中所述拱形玻璃11与拱形层之间为真空。本实施例通过将拱形玻璃11与拱形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缓慢加热发酵罐7,在阳光不充足的时候起到保温绝热的作用,更进一步的减少了能量的散失,减少温差的波动。实施例三:所述拱形玻璃11与拱形层之间的间距为6~15mm。距离过大不利于保温,距离过小不利于太阳能的吸收。实施例四:为进一步优化保温效果,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实施例一中所述拱形玻璃11两侧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反光镜片1。通过在拱形玻璃11两侧设置可调节角度的反光镜片1,根据阳光的角度调节反光镜的角度,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能进一步增大发酵罐7与阳光的接触面积,在阳光不充足的时候可以锁定发酵罐7逸出的热能,减少散失。实施例五:为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实施例四中所述反光镜片1为薄钢片或者玻璃钢,所述反光镜片1表面设置有反光材料。薄钢片或者玻璃钢强度大、不易损坏,方便控制角度,加上反光材料的作用,显著扩大了阳光与发酵罐7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实施例六:如图1~4所示,为提高发酵的效率,实施例一中所述发酵罐7一侧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外侧连接带进料阀门13的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一端为敞口式进口12,所述进料管5另一端延伸至发酵罐7内,所述发酵罐7顶部设置有带出口阀的出气口2,所述发酵罐7下方设置有带出料阀门15的出料口9,所述发酵罐7底部设置有带排渣阀门14的排渣口8。敞口式进口12便于进料,使用多个阀门便于及时的封闭发酵罐7,保持发酵罐7内厌氧的环境,在高温的作用下加速发酵,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施例七:为进一步提高发酵的效率,实现经济高效的发酵,实施例六中所述进料管5延伸至发酵罐7内1/3~1/2处,所述出料口9距离发酵罐7罐底50~100mm,所述排渣口8的管径为75~110mm。进料管5插入发酵罐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架(6)以及位于车架(6)上方的发酵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7)包括下部的发酵槽和上部的拱形层,所述拱形层外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10),所述拱形层外侧设置有与拱形层平行的拱形玻璃(11),所述发酵槽外侧包裹有保温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车架(6)以及位于车架(6)上方的发酵罐(7),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7)包括下部的发酵槽和上部的拱形层,所述拱形层外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10),所述拱形层外侧设置有与拱形层平行的拱形玻璃(11),所述发酵槽外侧包裹有保温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玻璃(11)与拱形层之间为真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玻璃(11)与拱形层之间的间距为6~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玻璃(11)两侧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反光镜片(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尾菜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泓若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