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26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属于厌氧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厌氧发酵池,所述厌氧发酵池通过隔离墙分隔成位于下方的用于尾菜发酵的湿式发酵池以及位于湿式发酵池上方的用于农作物秸秆发酵的干式发酵池,所述湿式发酵池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池;所述干式发酵池上部设置喷淋管,所述喷淋管通过导液管与设置在所述湿式发酵池内的潜水泵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顶部通过密封水槽安装浮罩,所述浮罩顶端设置出气管;解决现有装置无法实现对尾菜和农作物秸秆进行自循环式厌氧发酵处理、发酵效率低的问题。

A dry-wet two-stage anaerobic fermentation device for cauliflower and crop str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5793万亩,全国设施蔬菜产量2.6亿多吨,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农业废弃物,如何将这些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种植业较为发达,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处理成为难题,一般将尾菜在田间堆肥,但堆肥过程中容易产生渗滤液和刺鼻难闻的气味,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饲料和燃料,燃烧农作物秸秆不仅使用效率差,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尾菜和农作物秸秆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方法,常见的是将尾菜或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混合进行厌氧发酵,通常使用的厌氧发酵装置是水压式沼气池、CSTR(完全混合式消化器)、HCPF(塞流式消化器)、红泥橡塑浮罩式反应器、车库式干发酵装置等,这些反应器通常只能单一处理尾菜或农作物秸秆,不能同时进行干式发酵和湿式发酵,并且需要添加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这对缺乏养殖业的农村地区并不适用。而且处理尾菜的消化器不能进行农作物秸秆干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消化器不能处理尾菜。现有技术中,也有同时具备干式和湿式的发酵装置,但仍需外加畜禽粪便等进行厌氧发酵,无法实现自循环式厌氧发酵,导致发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解决现有装置无法实现对尾菜和农作物秸秆进行自循环式厌氧发酵处理、发酵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池,所述发酵池通过隔离墙分隔成位于下方的用于尾菜发酵的湿式发酵池以及位于湿式发酵池上方的用于农作物秸秆发酵的干式发酵池,所述湿式发酵池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池,且所述进料池的出料口高于所述湿式发酵池的进料口;所述干式发酵池下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以下的空间通过出料口与出料池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上部设置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喷淋嘴,所述喷淋管通过导液管与设置在所述湿式发酵池内的潜水泵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池壁顶端设置一周密封水槽,所述干式发酵池顶部通过密封水槽安装浮罩,所述浮罩顶端设置排气管;所述湿式发酵池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浮罩内的空间连通,且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阀门。发酵装置一般半埋于地下,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是,所述发酵池池体外表面设置保温层。发酵池体可采用混凝土现浇或砖混结构,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或苯板,起到保温作用。进一步的是,所述湿式发酵池内设置太阳能换热盘管,所述太阳能换热盘管与地面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可利用清洁能源对发酵池进行加温,提供发酵需要的温度环境,环保可靠。太阳能集热器为常规的市售产品,例如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等。进一步的是,所述湿式发酵池与干式发酵池的体积比为:1:0.5—2。干式发酵池不易过大,过大会造成用于喷淋的尾菜沼液数量不足,导致干式发酵池内发酵效果不佳。进一步的是,所述隔离墙的远离所述干式发酵池出料口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干式发酵池出料口的一端倾斜,形成5°-10°的坡度。更利于喷淋后的沼液自动流入出料池。进一步的是,所述格栅距离所述隔离墙的高度为10—50cm。起到过滤沼液和提供沼液流通通道的作用,发酵时,秸秆置于格栅上,沼液从秸秆顶部喷淋,从秸秆内部渗滤后,流入格栅下部,然后再流入出料池。进一步的是,所述喷淋管平行设置多根,相邻喷淋管间距80-150cm,所述喷淋嘴间间距为40-100cm。由潜水泵抽吸的湿式发酵池产的沼液通过喷淋管均匀的喷洒到干式发酵池中的农作物秸秆表面,促进农作物秸秆的发酵,沼液均匀喷洒在秸秆表面主要作用是厌氧微生物的均匀接种,同时沼液具有流动性,可使厌氧微生物均匀的分布在秸秆内部。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池容积为所述发酵池容积的3%-8%,进料池底部通过直径为50-500cm管道与湿式发酵池连通,连通管道插入尾菜发酵池底部,连通管道倾角为5°-45°。利于尾菜从进料池进入湿式发酵池。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料池容积为所述发酵池容积的5%-15%。出料池过大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造成浪费,过小则导致出料频繁。进一步的是,所述湿式发酵池内安装潜水式搅拌机,且所述潜水式搅拌机(21)设置在湿式发酵池(2)内液面以下,可加速发酵过程。潜水式搅拌机为市面常用的搅拌机,如无锡博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QJB系列潜水式搅拌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的发酵装置,将湿式发酵技术和干式发酵技术相结合,能够同时处理尾菜和农作物秸秆,尾菜处理池在下部,农作物秸秆处理池在上部,利用处理完的尾菜沼液作为农作物秸秆干发酵的接种物,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干发酵接种难、物质传递难和前期易酸化的难题,实现了自循环式发酵,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干发酵的产气率,缩短了产气周期。2、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技术的发酵装置进行尾菜和农作物秸秆时,不需要添加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这对缺乏养殖业的农村地区也适用。3、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环保且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的正面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的不带浮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的侧面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的喷淋管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的发酵池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其中:1、干式发酵池;2、湿式发酵池;3、隔离墙;4、格栅;5、进料池;6、出料池;7、潜水泵;8、导液管;9、喷淋管;9-1、喷淋头;10、密封水槽;11、浮罩;12、排气管;13、导气管;13-1、阀门;14、太阳能换热盘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池,所述发酵池通过隔离墙3分隔成位于下方的用于尾菜发酵的湿式发酵池2以及位于湿式发酵池2上方的用于农作物秸秆发酵的干式发酵池1,所述湿式发酵池2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池5,且所述进料池5的出料口高于所述湿式发酵池2的进料口;所述干式发酵池1下部设置有格栅4,所述格栅4以下的空间通过出料口与出料池6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1上部设置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喷淋嘴9-1,所述喷淋管9通过导液管8与设置在所述湿式发酵池2内的潜水泵7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1池壁顶端设置一周密封水槽10,所述干式发酵池1顶部通过密封水槽10安装浮罩11,所述浮罩11顶端设置排气管12;所述湿式发酵池2通过导气管13与所述浮罩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所述发酵池通过隔离墙(3)分隔成位于下方的用于尾菜发酵的湿式发酵池(2)以及位于湿式发酵池(2)上方的用于农作物秸秆发酵的干式发酵池(1),所述湿式发酵池(2)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池(5),且所述进料池(5)的出料口高于所述湿式发酵池(2)的进料口;所述干式发酵池(1)下部设置有格栅(4),所述格栅(4)以下的空间通过出料口与出料池(6)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1)上部设置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喷淋嘴(9‑1),所述喷淋管(9)通过导液管(8)与设置在所述湿式发酵池(2)内的潜水泵(7)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1)池壁顶端设置一周密封水槽(10),所述干式发酵池(1)顶部通过密封水槽(10)安装浮罩(11),所述浮罩(11)顶端设置排气管(12);所述湿式发酵池(2)通过导气管(13)与所述浮罩(11)内的空间连通,且所述导气管(13)上设置有阀门(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的干湿两级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所述发酵池通过隔离墙(3)分隔成位于下方的用于尾菜发酵的湿式发酵池(2)以及位于湿式发酵池(2)上方的用于农作物秸秆发酵的干式发酵池(1),所述湿式发酵池(2)的进料口连通进料池(5),且所述进料池(5)的出料口高于所述湿式发酵池(2)的进料口;所述干式发酵池(1)下部设置有格栅(4),所述格栅(4)以下的空间通过出料口与出料池(6)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1)上部设置喷淋管(9),所述喷淋管(9)上设置喷淋嘴(9-1),所述喷淋管(9)通过导液管(8)与设置在所述湿式发酵池(2)内的潜水泵(7)连通;所述干式发酵池(1)池壁顶端设置一周密封水槽(10),所述干式发酵池(1)顶部通过密封水槽(10)安装浮罩(11),所述浮罩(11)顶端设置排气管(12);所述湿式发酵池(2)通过导气管(13)与所述浮罩(11)内的空间连通,且所述导气管(13)上设置有阀门(1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池体外表面设置保温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发酵池(2)内设置太阳能换热盘管(14),所述太阳能换热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泓若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