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82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包括闭合器本体,所述闭合器本体包括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钢丝,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上下两组支撑机构,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转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的支撑闭合器本体,减小闭合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皱缩,能够很好的固定闭合器的形状,提高了闭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能够很好的利用伸缩弹簧和连接钢丝配合三个转动组件调节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的支撑范围。

A closure devic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regula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
本技术涉及心脏手术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
技术介绍
房间隔缺损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3。由于心房水平存在分流,可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现有技术中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调节闭合器的封闭范围,同时闭合器不具有很好的收束性,不便于操作人员的使用。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封闭范围且具有良好收束性的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包括闭合器本体,所述闭合器本体包括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外壁安装有连接钢丝,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上下两组支撑机构,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四个第一转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所述第一支撑钢丝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钢丝,所述第二支撑钢丝远离第二转动组件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转动组件,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与连接钢丝的一侧外壁连接,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伸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闭合器本体是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第三转动组件均包括有转动轴和转动套。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两组支撑机构的安装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闭合器本体的内壁与第二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钢丝的规格和第二支撑钢丝的规格均为矩形形状的细钢丝,所述第一支撑钢丝的顶部外壁开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规格与第二支撑钢丝的规格相适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能够很好的支撑闭合器本体,减小闭合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皱缩,能够很好的固定闭合器的形状,提高了闭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2)通过设置的伸缩弹簧和连接钢丝,能够很好的利用伸缩弹簧和连接钢丝配合三个转动组件调节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的支撑范围,从而根据使用者的心房间隔缺损的程度不同调节闭合器本体的封闭范围,提高了闭合器在使用时的适应性和可调节能力;(3)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第三转动组件,能够很好的收束闭合器本体,便于闭合器本体的使用,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收束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闭合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闭合器本体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第一支撑钢丝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的收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闭合器本体;2-连接头;3-连接套;4-连接钢丝;5-安装环;6-第一支撑钢丝;7-第二支撑钢丝;8-第二转动组件;9-收纳腔;10-伸缩弹簧;11-第三转动组件;12-第一转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包括闭合器本体1,闭合器本体1包括有连接头2,连接头2的底部外壁安装有连接钢丝4,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3,连接套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上下两组支撑机构,每组支撑机构均包括有安装环5,安装环5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四个第一转动组件12,每个第一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6,第一支撑钢丝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8,第二转动组件8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支撑钢丝7,第二支撑钢丝7远离第二转动组件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转动组件11,第三转动组件11的一侧外壁与连接钢丝4的一侧外壁连接,连接钢丝4的外部套接有伸缩弹簧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闭合器本体1输送到心房间需要封堵的部位,然后拉动连接钢丝4,连接头2压缩伸缩弹簧10,连接钢丝4在连接套3内的移动带动第三转动组件11和第二转动组件8内的转动轴转动,第一支撑钢丝6和第二支撑钢丝7向四周撑起,闭合器本体1撑起,使用时,可通过连接钢丝4控制压缩弹簧10的压缩程度调节封堵部位的松紧性,同时可通过连接钢丝4与第一支撑钢丝6和第二支撑钢丝7的支撑角度来调节闭合器本体1的封闭范围,以便适应不同程度的房间隔缺损。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能够很好的支撑闭合器本体,减小闭合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皱缩,能够很好的固定闭合器的形状,提高了闭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2)通过设置的伸缩弹簧和连接钢丝,能够很好的利用伸缩弹簧和连接钢丝配合三个转动组件调节第一支撑钢丝和第二支撑钢丝的支撑范围,从而根据使用者的心房间隔缺损的程度不同调节闭合器本体的封闭范围,提高了闭合器在使用时的适应性和可调节能力;(3)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第三转动组件,能够很好的收束闭合器本体,便于闭合器本体的使用,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收束性。进一步的,闭合器本体1是由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由上述描述可知,镍钛合金具有很好的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防腐性和柔和的矫治力,能够很好的稳固塑造的形状同时不易变形,能够很好的防止人体内的酸长期与闭合器接触导致闭合器的锈蚀。进一步的,第一转动组件12、第二转动组件8和第三转动组件11均包括有转动轴和转动套,转动轴能够很好的在转动套的内部转动,第一支撑钢丝6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组件12的转动轴连接,第一支撑钢丝6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组件8的转动套连接,第二支撑钢丝7的一端与第二转动组件8的转动轴连接,第二支撑钢丝7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组件11的转动轴连接。进一步的,上下两组支撑机构的安装方向相反。由上述描述可知,相反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使闭合器的表面与心房间隔缺损的部位紧密贴合。进一步的,闭合器本体1的内壁与第二转动组件8的一侧外壁连接,在连接钢丝4压缩伸缩弹簧10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撑起第一支撑钢丝6和第二钢丝7,同时第二转动组件8将闭合器本体1撑起,伸缩弹簧10能够很好的在调整闭合器本体1的封闭位置时,配合连接钢丝4控制闭合器本体1的紧密度。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钢丝6的规格和第二支撑钢丝7的规格均为矩形形状的细钢丝,第一支撑钢丝6的顶部外壁开有收纳腔9,收纳腔9的规格与第二支撑钢丝7的规格相适配,收纳腔9能够很好的根据支撑的面积不同,收纳部分长度的第二支撑钢丝7。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实施例1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包括闭合器本体1,闭合器本体1包括有连接头2,连接头2的底部外壁安装有连接钢丝4,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3,连接套3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合器本体,所述闭合器本体包括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钢丝,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上下两组支撑机构,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转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所述第一支撑钢丝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钢丝,所述第二支撑钢丝远离第二转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组件,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与连接钢丝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伸缩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房间隔缺损闭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闭合器本体,所述闭合器本体包括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钢丝,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上下两组支撑机构,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转动组件,每个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钢丝,所述第一支撑钢丝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钢丝,所述第二支撑钢丝远离第二转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组件,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一侧外壁与连接钢丝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丝的外部套接有伸缩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调节功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