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包括:自动旋转台、导轨、红外热像机芯、图像处理控制主机、显示屏幕和控制操作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和所述红外热像机芯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端,患者坐于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可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并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红外热像机芯、所述显示屏幕和所述控制操作台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面瘫患者面部的红外热像采集与处理,对面部穴位进行定位和温度测定,从而自动搜索病变程度最大的面部穴位,并显示穴位,以提供客观数据帮助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与针灸治疗,提高面瘫的治愈率。
Automatic acupoint selection system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属于生物医学
技术介绍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以贝尔面瘫为例:贝尔(Bell)面瘫是一种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特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且发病突然,发病前一般无先兆症状。根据当前流行病学研究,Bell面瘫在30-45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75%的患者可在一个月内自愈,然而剩下的25%却无法自愈,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给患者留下严重后遗症。又我国面瘫患者基数较大,医院的针灸科半数以上患者也为贝尔面瘫患者,市场需求巨大。然而该病病理尚未明确,西医无特异性疗法。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贝尔面瘫针灸选穴方法,而采用针灸的手法治疗贝尔面瘫有着悠久的历史。面瘫的发生多由经络不通所致,因此,针灸治疗的作用有以下几项:一是疏通经络,使淤阻的经络通畅,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这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二是阴阳调和,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状态转化为阴阳平衡的状态,这是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三是扶正祛邪,扶助机体的正气与祛除病邪。针灸治疗直指该病根本,其机制在于调整经络,调理气血,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加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再生和侧支建立,加强肌肉收缩和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和机体功能恢复,从根本上治愈面瘫。而正常人体面部红外热辐射强度与真皮乳头下毛细血管网的血流量有关,血管网络在面部大致呈左右均匀分布,对称度高,局部组织左右两侧温差在0.2℃以内,贝尔面瘫发生后,面部患侧的神经受损,面肌运动功能丧失,这将引起炎症反应和异常血运状况,导致患侧病变区红外热辐射异常。因此,对患侧病变区内的穴位进行针灸,可以有效治疗贝尔面瘫。与贝尔面瘫一样,其他类型的面瘫的患侧病变区也会产生温度差异,因此,也可以通过对患侧病变区内的穴位进行针灸来治疗。但是,目前对面瘫患者进行针灸主要是根据医师个人经验和患者主诉来选择针灸穴位,往往导致不同医师对同一个病人的选穴结果千差万别,医生主观的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程度划分(分一级到六级),治疗的扎针数目也不同,而针灸选穴和扎针不当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影响面瘫的治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可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包括:自动旋转台、导轨、红外热像机芯、图像处理控制主机、显示屏幕和控制操作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和所述红外热像机芯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端,患者坐于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可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并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红外热像机芯、所述显示屏幕和所述控制操作台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还包括暗室,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导轨和所述红外热像机芯均设置在所述暗室内。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红外热像机芯架设高度的可升降支架,所述可升降支架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所述红外热像机芯为TAU336红外机芯。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所述导轨的长度为5~8米。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所述显示屏幕为液晶触摸屏。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所述控制操作台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前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中,所述控制操作台通过蓝牙方式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通过对面瘫患者面部的红外热像采集与处理,对面部穴位进行定位和温度测定,从而自动搜索病变程度最大的面部穴位,并显示穴位,以提供客观数据帮助医师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与针灸治疗,提高面瘫的治愈率。运用本系统,对不同的红外面部图像进行自动穴位测定,数据显示,在测定的65幅正面热像和70幅侧面热像中,所选14个穴位的准确率有12个穴位高达90%以上,另外两个穴位也达到85%。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自动旋转台1、导轨2、红外热像机芯3、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显示屏幕5和控制操作台6;自动旋转台1和红外热像机芯3分别设置在导轨2的两端,患者坐于自动旋转台1,自动旋转台1可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并沿导轨2移动;自动旋转台1、红外热像机芯3、显示屏幕5和控制操作台6分别与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连接。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主机4可以通过数据传输线分别与自动旋转台1、红外热像机芯3、显示屏幕5和控制操作台6进行有线连接;当然,为了减少系统布线,图像处理主机4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方式分别与自动旋转台1、红外热像机芯3、显示屏幕5和控制操作台6进行配对连接。本实施例中,拍摄时,面瘫患者需坐在自动旋转台1上,自动旋转台1具有自动旋转功能,能根据所接受到的脉冲自行带动患者正向或逆向旋转,使患者准确旋转一定角度,保证患者面部各个角度的图像取样足够标准精确;同时,自动旋转台1也可根据接受到的信号沿导轨2前后移动,保证与红外热像机芯3镜头匹配,保证采取图像的清晰以及取样的数据准确。本实施例中,导轨2为自动旋转台1的前后移动提供准确路径,避免自动旋转台1脱离正常轨迹,调节自动旋转台1与红外热像机芯3之间的距离,获得最佳的拍摄距离。可选的,导轨2的长度可以设置为5~8米。本实施例中,红外热像机芯3接收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的采样信号,开始采集患者面部温度数据,然后按照温度进行伪彩色化处理生成红外热像并传输至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可选的,红外热像机芯3为TAU336红外机芯。其分辨率达336X256像素,像元尺寸17微米,最小重量72g,有多种镜头与接口配件可进行选择,机芯可识别光谱范围为7.5-13.5μm,热灵敏度为50-75mk,能满足本系统的功能要求;同时,机芯可根据用户控制对自身架设高度进行调节,保持与患者面部在同一高度,保证取样的准确。本实施例中,控制操作台6是用户控制本系统的主要实现平台,它以树莓派为基本主板,可以外接鼠标键盘与显示屏,通过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发出控制指令来完成控制红外热像机芯3的架设高度、控制机芯开始与结束采集工作、控制自动旋转台1前后移动和左右旋转以及处理图像和生成建议四大功能。可选的,控制操作台6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方式与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连接。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控制主机4接受来自控制操作台6的指令,并通过传输线将指令传输给红外热像机芯3或自动旋转台1,并接收来自红外热像机芯3传回的图像数据,将最终结果输出至显示屏幕5进行显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暗室7,自动旋转台1、导轨2和红外热像机芯3均设置在暗室7内。本可选实施方式中,为自动旋转台1、导轨2和红外热像机芯3构成的面部热像采集区配置暗室7,使其在较暗封闭环境下采样,保持采样环境湿度与温度恒定,减少外界光线照射等其他因素对采样造成的干扰,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旋转台、导轨、红外热像机芯、图像处理控制主机、显示屏幕和控制操作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和所述红外热像机芯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端,患者坐于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可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并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红外热像机芯、所述显示屏幕和所述控制操作台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旋转台、导轨、红外热像机芯、图像处理控制主机、显示屏幕和控制操作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和所述红外热像机芯分别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端,患者坐于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自动旋转台可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并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红外热像机芯、所述显示屏幕和所述控制操作台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控制主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暗室,所述自动旋转台、所述导轨和所述红外热像机芯均设置在所述暗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热成像自动选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红外热像机芯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南,王智博,刘旭龙,邢逸斐,胡高瑞,王晓,董晨曦,刘咸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