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76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防滑鞋底,便于生产、无需过高的生产成本,却能达到优异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滑鞋底,包括塑性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于地面接触的受力位置处设置防滑功能区,所述防滑功能区1包括模切形成的防滑柱和模切缝隙,防滑柱形成整列分布于整个防滑功能;防滑柱的端头于鞋底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体现了不同的防滑理念,具体为,设计防滑柱形成整列,是的受力面有充分的接触界面,且柱形在受力的时候产生弯曲形变,缓冲了与接触面的摩擦动力,使得滑动效果大大减弱,特别实用光滑的硬质表面行走。同时受力的缓冲还带来脚感的舒适。

Antiskid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滑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防滑结构,具体为改进结构的防滑鞋底。
技术介绍
防滑是鞋类产品通常要面临的问题,通常做法就是在鞋底设计防滑部件来增摩擦为目的,比如设计凸出的钉或齿纹等。但是这些设计在光滑的硬质表面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更差,比如在有水的釉面地砖行走,更容易滑倒;因为这些设计主要是为了与地面接触时候具有更大的摩擦,进而防滑。怎样解决在光滑的硬质表面行走防滑呢,这就需要运用不同的防滑机理,设计新的防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防滑鞋底,便于生产、无需过高的生产成本,却能达到优异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滑鞋底,包括塑性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于地面接触的受力位置处设置防滑功能区,所述防滑功能区1包括模切形成的防滑柱和模切缝隙,防滑柱形成整列分布于整个防滑功能区;防滑柱的端头于鞋底面平齐。作为改进所述防滑功能区分布于脚跟受力位置和前脚掌受力位置。作为优选,所述防滑柱具有不规则的断面形状。所述防滑柱数量越多,效果更明显,优选大于400个。作为便于实施的方案,所述防滑柱具有正多边形的断面形状。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体现了不同的防滑理念,具体为,设计防滑柱形成整列,是的受力面有充分的接触界面,且柱形在受力的时候产生弯曲形变,缓冲了与接触面的摩擦动力,使得滑动效果大大减弱,特别实用光滑的硬质表面行走。以模切方式来成型,这在生产的过程中无需太多的工艺调整,和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成品无明天提高。通常防滑柱形数量越多效果更明显,同时受力的缓冲还带来脚感的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滑鞋底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意,防滑鞋底,包括塑性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于地面接触的受力位置处设置防滑功能区1,所述防滑功能区1包括模切形成的防滑柱11和模切缝隙12,防滑柱11形成整列分布于整个防滑功能区;防滑柱11的端头于鞋底面平齐。所述防滑功能区1分布于脚跟受力位置和前脚掌受力位置。所述防滑柱11数量大于600个。所述防滑柱11具有正多边形的断面形状。以宾馆简易的拖鞋为例,在加工的时候在需要在EVA的鞋底进行密集的一定深度的纵横模切(不切透)即可实现本技术方案,实验证明在溅水卫生间,防滑效果非常明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滑鞋底,包括塑性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于地面接触的受力位置处设置防滑功能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功能区(1)包括模切形成的防滑柱(11)和模切缝隙(12),防滑柱(11)形成整列分布于整个防滑功能区;防滑柱(11)的端头于鞋底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滑鞋底,包括塑性鞋底本体,鞋底本体于地面接触的受力位置处设置防滑功能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功能区(1)包括模切形成的防滑柱(11)和模切缝隙(12),防滑柱(11)形成整列分布于整个防滑功能区;防滑柱(11)的端头于鞋底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功能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罗来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