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76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凹陷槽一、凹陷槽二以及凹陷槽三,凹陷槽一对应人体的脚趾部位,凹陷槽二对应人体的脚掌前端部位,凹陷槽三对应人体的脚掌后端至脚跟部位,凹陷槽内均设置有止滑件,止滑件包括止滑片和多个止滑块,多个止滑块固定在止滑片的下端面上,多个止滑块相互之间形成有排泄槽,多个止滑块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井字形切槽,鞋底本体的下端面还设置折弯槽一和折弯槽二,折弯槽一位于凹陷槽一与凹陷槽二之间,折弯槽二位于凹陷槽二与凹陷槽三之间。使鞋底本体在有油的地面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而且鞋底的舒适性更高。

A kind of oil resistant and antiskid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油防滑鞋底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属于鞋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防滑鞋底,大多是在鞋底的底面设置各种各样的花纹或者波浪形的凸起,这种最为普遍的防滑设置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防滑效果,但是无法适应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当鞋底使用在具有油面的地面时,鞋底的这些花纹或波浪形凸起就不能够再达到良好的防滑效果,因此对于有油的地面,鞋子踩到水、油等液体时,局部平面接触到油不能够在鞋底与地面之间排出,使得鞋底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油面,导致鞋底与地面间的附着力差,鞋底容易打滑。专利CN202722695U公开了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在鞋底本体底面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止滑凸块,该止滑凸块四个为一组呈矩阵式排列,每组的四个止滑凸块相互之间形成十字形的排泄槽。所述止滑凸块每四组相互之间形成十字形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排泄槽为连通状态。所述连通槽两端一直延伸至鞋底本体的边缘,该鞋底本体边缘与连通槽为敞开式的贯通设计。上述专利申请中具有优良的防滑、止滑功能,但是上述专利申请中,止滑凸块直接设置在鞋底,不可进行更换,因此长时间使用后止滑凸块会被磨损却不可被更换,使鞋子的使用寿命不长;此外,止滑凸块之间的排泄槽的深度等于止滑凸块的高度,这样当鞋底受到压力时,四个止滑凸块容易向四周撇开,使得四个止滑凸块的下端面不在一个平面,鞋子的舒适性以及防滑功能会下降;再者,上述专利申请中的鞋底为整板状,鞋底的延展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提高鞋底的耐油防滑性能、如何实现对鞋底的止滑块进行更换、如何提高鞋底的延展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耐油防滑鞋底。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下端面设置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包括凹陷槽一、凹陷槽二以及凹陷槽三,所述凹陷槽一对应人体的脚趾部位,所述凹陷槽二对应人体的脚掌前端部位,所述凹陷槽三对应人体的脚掌后端至脚跟部位,所述凹陷槽内均设置有止滑件,所述止滑件包括止滑片和多个止滑块,多个所述止滑块固定在所述止滑片的下端面上,多个所述止滑块相互之间形成有排泄槽,所述排泄槽与所述鞋底本体的边缘连通,多个所述止滑块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井字形切槽,所述井字形切槽与所述排泄槽连通,所述鞋底本体的下端面还设置折弯槽一和折弯槽二,所述折弯槽一位于所述凹陷槽一与所述凹陷槽二之间,所述折弯槽二位于所述凹陷槽二与所述凹陷槽三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止滑片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所述凹陷槽内,所述止滑片的厚度等于所述凹陷槽的深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止滑块与所述止滑片一体成型,多个所述止滑块的下端面齐平,所述止滑块的高度为3~6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井字形切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止滑块高度的一半,所述井字形切槽的宽度为0.3~0.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弯槽一和所述折弯槽二均由鞋底本体的左侧延伸至鞋底本体的右侧,所述折弯槽一和所述折弯槽二均为倒立的V形槽,所述折弯槽一和所述折弯槽二的深度均为2~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底本体的下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延展槽,所述延展槽的深度等于所述折弯槽一的深度,所述止滑块对应所述延展槽的位置设置有水平切槽,所述水平切槽的水平轴线与所述延展槽的水平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水平切槽的宽度等于所述延展槽的宽度,所述延展槽的宽度为2~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鞋底本体的下端面设置凹陷槽一、凹陷槽二和凹陷槽三,凹陷槽一、凹陷槽二和凹陷槽三内均设置有止滑件,止滑件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凹陷槽中,这样当止滑件上的止滑块因长时间使用后而被磨损,可将止滑件从凹陷槽中取下,对止滑件进行更换,提高了鞋底本体的使用寿命。2、将止滑件分为止滑片与止滑块两部分,止滑片用来固定在凹陷槽中实现止滑件与鞋底本体之间的固定,多个止滑块是用来起到止滑的效果,相互止滑块之间形成有排泄槽,多个止滑块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井字形切槽,且井字形切槽与排泄槽连通,排泄槽又与鞋底本体的边缘连通,当鞋子本体在有油的地面上使用时,止滑块与地面接触,当止滑块受到压力,通过止滑块上的井字形切槽将止滑块与地面之间的空气、水或油导出,使止滑块的下端面紧贴地面,从而提高鞋子的附着力,使鞋子不容易打滑,由于井字形切槽与排泄槽连通,所以从井字形切槽导出的空气、水或油进入到排泄槽中,又由于排泄槽与鞋底本体的边缘连通,所以最终从井字形切槽导出的空气、水或油会从鞋底本体的边缘排出,使得鞋底本体在有油的地面上使用时也能够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设置井字形切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止滑块高度的一半,井字形切槽的宽度为0.3~0.5mm,而止滑块高度为3~6mm,所以井字形切槽的深度为1.5~3mm,这样当止滑块受压,由于井字形切槽的深度小,所以被井字形切槽切割开来的止滑块向外撇开的角度也小,使得止滑块形变量小,避免了因止滑块形变量大而导致止滑块的下端面不能够紧贴地面,使得鞋底本体的防滑效果以及使用舒适度降低。3、当人们在行走过程中,会有一个脚趾部位触地而脚掌部位和脚跟部位抬离地面或者脚趾部位和前脚掌部位触地而后脚掌和脚跟抬离地面的过程,这样鞋底本体最容易折弯的地方就在于脚趾部位与脚掌部位之间或者前脚掌与后脚掌之间,所以在鞋底本体对应脚趾部位与脚掌部位之间设置有折弯槽一,在前脚掌部位与后脚掌部位之间设置有折弯槽二,这样能方便鞋底本体在行走过程中的折弯,使鞋底本体表现的更加柔软,从而使脚部更舒适;在鞋底本体的下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延展槽,并且止滑块对应延展槽的位置设置有水平切槽,这样也是方便鞋底本体的折弯,提高鞋底本体的延展性,使鞋底本体在使用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鞋底本体的仰视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鞋底本体;2、凹陷槽一;3、凹陷槽二;4、凹陷槽三;5、止滑件;501、止滑片;502、止滑块;6、排泄槽;7、井字形切槽;8、折弯槽一;9、折弯槽二;10、延展槽;11、水平切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的下端面设置凹陷槽,凹陷槽包括凹陷槽一2、凹陷槽二3以及凹陷槽三4,凹陷槽一2对应人体的脚趾部位,凹陷槽二3对应人体的脚掌前端部位,凹陷槽三4对应人体的脚掌后端至脚跟部位,凹陷槽内均设置有止滑件5,止滑件5包括止滑片501和多个止滑块502,止滑片501通过胶水粘合固定在凹陷槽内,止滑片501的厚度等于凹陷槽的深度,多个止滑块502固定在止滑片501的下端面上,多个止滑块502与止滑片501一体成型,多个止滑块502的下端面齐平,止滑块502的高度为3~6mm,多个止滑块502相互之间形成有排泄槽6,排泄槽6与鞋底本体1的边缘连通,多个止滑块502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井字形切槽7,井字形切槽7与排泄槽6连通,井字形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端面设置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包括凹陷槽一(2)、凹陷槽二(3)以及凹陷槽三(4),所述凹陷槽一(2)对应人体的脚趾部位,所述凹陷槽二(3)对应人体的脚掌前端部位,所述凹陷槽三(4)对应人体的脚掌后端至脚跟部位,所述凹陷槽内均设置有止滑件(5),所述止滑件(5)包括止滑片(501)和多个止滑块(502),多个所述止滑块(502)固定在所述止滑片(501)的下端面上,多个所述止滑块(502)相互之间形成有排泄槽(6),所述排泄槽(6)与所述鞋底本体(1)的边缘连通,多个所述止滑块(502)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井字形切槽(7),所述井字形切槽(7)与所述排泄槽(6)连通,所述井字形切槽(7)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止滑块(502)高度的一半,所述井字形切槽(7)的宽度为0.3~0.5mm,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端面还设置折弯槽一(8)和折弯槽二(9),所述折弯槽一(8)位于所述凹陷槽一(2)与所述凹陷槽二(3)之间,所述折弯槽二(9)位于所述凹陷槽二(3)与所述凹陷槽三(4)之间,所述折弯槽一(8)和所述折弯槽二(9)均由鞋底本体(1)的左侧延伸至鞋底本体(1)的右侧,所述折弯槽一(8)和所述折弯槽二(9)均为倒立的V形槽,所述折弯槽一(8)和所述折弯槽二(9)的深度均为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油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端面设置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包括凹陷槽一(2)、凹陷槽二(3)以及凹陷槽三(4),所述凹陷槽一(2)对应人体的脚趾部位,所述凹陷槽二(3)对应人体的脚掌前端部位,所述凹陷槽三(4)对应人体的脚掌后端至脚跟部位,所述凹陷槽内均设置有止滑件(5),所述止滑件(5)包括止滑片(501)和多个止滑块(502),多个所述止滑块(502)固定在所述止滑片(501)的下端面上,多个所述止滑块(502)相互之间形成有排泄槽(6),所述排泄槽(6)与所述鞋底本体(1)的边缘连通,多个所述止滑块(502)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井字形切槽(7),所述井字形切槽(7)与所述排泄槽(6)连通,所述井字形切槽(7)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止滑块(502)高度的一半,所述井字形切槽(7)的宽度为0.3~0.5mm,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端面还设置折弯槽一(8)和折弯槽二(9),所述折弯槽一(8)位于所述凹陷槽一(2)与所述凹陷槽二(3)之间,所述折弯槽二(9)位于所述凹陷槽二(3)与所述凹陷槽三(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德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爱芭斯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