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466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移动设备的姿态数据;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移动设备超过设定时间没有改变姿态后,调用移动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人脸;在确定没有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到人脸后,判定在移动设备登录的虚拟观众离线;向服务器发送离线通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客户端与服务器没有断开通信的情况下,通过检测移动设备的姿态和用户的人脸来确认用户是否离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在客户端完成,能够降低服务器的运算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实际的离线用户,以便于释放离线用户所占用的虚拟场景中的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虚拟技术领域。

Offline detection metho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of virtual aud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
,尤其是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聊天室或者视频会议等在线交互软件,他们在检测用户是否离线时,通常由服务器定期检测客户端上传的数据,当发现客户端一段时间没有上传数据后,会认为该客户端已经离线。这种情况,通常只有在用户主动断开连接或者意外掉线才会发生。目前这种方式只能检测到用户是否断开连接,而无法检测用户在未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是否暂时离开。由于在聊天室或者视频会议这一类应用场景中,虚拟资源是相对充裕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无限的,即便用户一直挂机,其占用的资源也是相对很少的,因此,在这些应用场景中不存在需要将离线用户踢出的问题。而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VR厂商可以在虚拟场景中举办演唱会或者球赛,而用户通过摄像头或者其他传感器将自己的表情或者肢体动作映射到虚拟场景中的虚拟人物。而在这些场景中,虚拟人物是会占用空间的。因此,如果采用现有技术来实施离线检测,在用户离开但是客户端与服务器实际的连接还没有断开的情况下,在虚拟场景中用户是会一动不动的,这样不仅占用了虚拟场景的资源,还导致其他在线用户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移动设备的姿态数据;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移动设备超过设定时间没有改变姿态后,调用移动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人脸;在确定没有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到人脸后,判定在移动设备登录的虚拟观众离线;向服务器发送离线通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移动设备的姿态数据;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移动设备超过设定时间没有改变姿态后,调用移动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人脸;在确定没有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到人脸后,判定在移动设备登录的虚拟观众离线;向服务器发送离线通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移动设备的姿态数据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移动设备是否锁屏,在确定移动设备锁屏后,判定在移动设备登录的虚拟观众离线;执行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离线通知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确定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检测到人脸后,调用移动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多张第二图像;根据多张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人脸是否为静态图像;在确定所述人脸为静态图像后,判定在移动设备登录的虚拟观众离线;执行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离线通知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张第二图像确定所述人脸是否为静态图像,其具体包括:分别从多张第二图像中裁剪出人脸区域;将多个裁剪出来的人脸区域进行位置、大小和/或相似度的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人脸是否为静态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虚拟观众的离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裁剪出来的人脸区域进行位置、大小和/或相似度的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具体包括:根据设定规则将多个裁剪出来的人脸区域分成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脉聚源杭州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