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龙专利>正文

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104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坯体原料、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施釉时先施第一道釉浆,晾干,再施第二道釉浆,晾干;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停炉,投油柴,自然冷却,出窑。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建盏油滴为长条花瓣形,油滴由盏内中心向口沿呈增大放射趋势,整体形成百花怒放、张力十足的油滴斑纹,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艺术美感。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Baihua oil dripping Jianzh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瓷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建盏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是宋时皇室御用茶具,因产自宋建州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一带),故称为建盏。它是黑瓷的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的主要种类有兔毫盏和油滴盏,现有的油滴建盏的油滴形状和分布位置不可控,往往随机分布有油滴斑纹,整体斑纹不可控,较难产生优美的油滴斑纹。如果烧制出来的建盏油滴形状怪异、油滴分布过于稀稀拉拉不均匀或过于紧凑连成一片,均属于次品,一般砸毁,不流入市场,如此,将会造成巨大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浪费(坯、釉中大部分原料属于矿产资源)和人力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建盏整体油滴形状和斑纹分布位置可控,油滴斑纹优美,成品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坯体原料、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其中,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6重量份的高岭土、2.5-3重量份的黄土、2-2.4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淘洗,过80-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一个月,得到坯体原料;所述第一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30重量份的矿釉石、0.8-1重量份的草木灰、2.5-3重量份的钾长石混合,加3.5-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100目筛,得到第一道釉浆;所述第二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30重量份的矿釉石、1.8-2重量份的草木灰、2-2.5重量份的钾长石、0.8-1重量份的氧化钛、1.8-2重量份的铁红、0.8-1.1重量份的氧化锰及1重量份的氧化锌混合,加3.5-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100目筛,得到第二道釉浆;(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3)施釉:先施第一道釉浆,坯体盏底不施釉,其它部位均施釉,施釉厚度0.2-0.25mm,晾干;再施第二道釉浆,重复第一道釉浆的施釉位置,施釉厚度为0.1-0.15mm,晾干;(4)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3-3.2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600℃,保温5min;第二阶段:窑炉温度经3-3.2h,从600℃升温到1000℃,再经过2-2.1h,从1000℃升到1300℃;第三阶段:1300℃保温4h;在保温达到3.5h时投松柴,间隔6-8min再投松柴一次,每次松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650-700g;1300℃保温4h,长时间的保温,增强釉的流动性,油滴下流拉长,有利于形成长条花瓣状油滴。第四阶段:停炉,窑炉温度自然降200℃时,开始投松柴,温度每下降15℃投一次,每次松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580-600g,共投6次;此阶段的投油柴,可使油滴形成银蓝色,色彩深邃梦幻,符合建盏颜色以蓝为贵的特征。(5)自然冷却,出窑。所述高岭土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大梨村,所述黄土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枕头岭;所述田泥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所述釉矿石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优选地,所述的草木灰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柞木10-12重量份、山核桃壳0.5-0.8重量份混合,高温煅烧,过80-100目筛,得到草木灰。优选地,所述步骤(2)素烧为窑炉温度经6h从常温匀速升到800℃,停炉,冷却。本专利技术的坯体通过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的上釉,然后在上述烧制过程中,两道釉浆相互融合,可产生长条花瓣形的蓝色油滴,整体形成百花怒放、张力十足的油滴斑纹。第二道釉浆中的氧化锰有助结晶的作用,使釉面能更好的析出油滴结晶。氧化锌的添加,有助于形成蓝色油滴。氧化钛的添加,有助于油滴结晶干净光亮。本专利技术中松柴柴,又称为松木根、松树根、油柴,富含松脂,高温可剧烈燃烧。投松柴从窑炉孔投,窑炉孔只有投松柴时打开,其它时候封闭。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草木灰中,微量元素种类丰富,能够互补,提升釉面的韵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建盏油滴为长条花瓣形,油滴由盏内中心向口沿呈增大放射趋势,整体形成百花怒放、张力十足的油滴斑纹,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艺术美感。2、本专利技术配方、烧成气氛和温度曲线等工艺流程明晰,易于掌控,稳定性好,气孔少,成品率较高,可制备出高质量的百花油滴建盏(行业内谓之百花盏),做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浪费坯釉的矿物资源、电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建盏的照片示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得的建盏的照片示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得的建盏的照片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坯体原料、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其中,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重量份的高岭土、3重量份的黄土、2.2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淘洗,过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一个月,得到坯体原料;所述第一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30重量份的矿釉石、1重量份的草木灰、3重量份的钾长石混合,加3.5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100目筛,得到第一道釉浆;所述第二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30重量份的矿釉石、2重量份的草木灰、2重量份的钾长石、1重量份的氧化钛、2重量份的铁红、1重量份的氧化锰及1重量份的氧化锌混合,加3.5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100目筛,得到第二道釉浆;所述的草木灰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柞木10重量份、山核桃壳0.8重量份混合,高温煅烧,过80-100目筛,得到草木灰。(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其中素烧为窑炉温度经6h从常温匀速升到800℃,停炉,冷却。(3)施釉:先施第一道釉浆,盏底不施釉,其它部位均施釉,施釉厚度0.2-0.25mm,晾干;再施第二道釉浆,重复第一道釉浆的施釉位置,施釉厚度为0.1-0.15mm,晾干;(4)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3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600℃,保温5min;第二阶段:窑炉温度经3h,从600℃升温到1000℃,再经过2h,从1000℃升到1300℃;第三阶段:1300℃保温4h;在保温达到3.5h时投松柴,间隔6min再投松柴一次,每次松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650g;第四阶段:停炉,窑炉温度自然降200℃时,开始投松柴,温度每下降15℃投一次,每次松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600g,共投6次。(5)自然冷却,出窑。实施例2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坯体原料、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其中,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6重量份的高岭土、2.5重量份的黄土、2.4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淘洗,过9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一个月,得到坯体原料;所述第一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重量份的矿釉石、0.9重量份的草木灰、2.5重量份的钾长石混合,加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90目筛,得到第一道釉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坯体原料、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其中,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6重量份的高岭土、2.5‑3重量份的黄土、2‑2.4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淘洗,过80‑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一个月,得到坯体原料;所述第一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30重量份的矿釉石、0.8‑1重量份的草木灰、2.5‑3重量份的钾长石混合,加3.5‑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100目筛,得到第一道釉浆;所述第二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30重量份的矿釉石、1.8‑2重量份的草木灰、2‑2.5重量份的钾长石、0.8‑1重量份的氧化钛、1.8‑2重量份的铁红、0.8‑1.1重量份的氧化锰及1重量份的氧化锌混合,加3.5‑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100目筛,得到第二道釉浆;(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3)施釉:先施第一道釉浆,坯体盏底不施釉,其它部位均施釉,施釉厚度0.2‑0.25mm,晾干;再施第二道釉浆,重复第一道釉浆的施釉位置,施釉厚度为0.1‑0.15mm,晾干;(4)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3‑3.2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600℃,保温5min;第二阶段:窑炉温度经3‑3.2h,从600℃升温到1000℃,再经过2‑2.1h,从1000℃升到1300℃;第三阶段:1300℃保温4h;在保温达到3.5h时投松柴,间隔6‑8min再投松柴一次,每次松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650‑700g;第四阶段:停炉,窑炉温度自然降200℃时,开始投松柴,温度每下降15℃投一次,每次松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580‑600g,共投6次;(5)自然冷却,出窑。...

【技术特征摘要】
1.百花油滴建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坯体原料、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其中,所述坯体原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5-6重量份的高岭土、2.5-3重量份的黄土、2-2.4重量份的田泥混合、粉碎、淘洗,过80-100目筛,压滤、炼泥、陈腐一个月,得到坯体原料;所述第一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30重量份的矿釉石、0.8-1重量份的草木灰、2.5-3重量份的钾长石混合,加3.5-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100目筛,得到第一道釉浆;所述第二道釉浆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28-30重量份的矿釉石、1.8-2重量份的草木灰、2-2.5重量份的钾长石、0.8-1重量份的氧化钛、1.8-2重量份的铁红、0.8-1.1重量份的氧化锰及1重量份的氧化锌混合,加3.5-4重量倍的水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再过80-100目筛,得到第二道釉浆;(2)将坯体原料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冷却,得到坯体;(3)施釉:先施第一道釉浆,坯体盏底不施釉,其它部位均施釉,施釉厚度0.2-0.25mm,晾干;再施第二道釉浆,重复第一道釉浆的施釉位置,施釉厚度为0.1-0.15mm,晾干;(4)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龙
申请(专利权)人:蔡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