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喇叭支架、喇叭及直播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6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喇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喇叭支架、喇叭及直播镜。其中,喇叭支架,被配置为用于安装喇叭本体,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具有两端开口的前腔体,所述前支架的后端开口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喇叭本体的安装口;后支架,其与所述前支架分体设置,所述后支架具有前端开口的后腔体,所述后支架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的后端端板密封连接,所述后支架覆盖所述安装口。喇叭包括喇叭本体和上述的喇叭支架,所述喇叭本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口处并部分伸入所述后腔体,且所述喇叭本体封闭所述安装口。直播镜上设置有上述喇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喇叭支架、喇叭和直播镜,提高了喇叭和直播镜的出音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喇叭支架、喇叭及直播镜
本技术涉及喇叭
,尤其涉及一种喇叭支架、喇叭及直播镜。
技术介绍
喇叭又名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电声元件,其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进行扩音的场合和设备中,如视频直播、会场报告、集会演讲等。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喇叭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喇叭主要包括外壳100、喇叭支架200、喇叭本体300和底座500,底座500和壳体100形成容纳喇叭支架200和喇叭本体300的腔体。喇叭支架200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前腔体和后腔体,喇叭本体300连接在喇叭支架200上,且位于前腔体和后腔体之间。底座500设置在喇叭支架200的前端,并与喇叭支架200连接,喇叭网700包覆在底座500的侧部,且底座500的前端连接有封闭喇叭网700下端的底板400。现有技术提供的喇叭,在喇叭本体300装配在喇叭支架200上后,喇叭支架200的前腔体形成位于喇叭本体300前端的前音腔,喇叭支架200的后腔体形成位于喇叭本体300后端的后音腔,由于喇叭支架200一体成型,且前腔体大,为了脱模则后腔体只能小,导致出声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支架,以增大喇叭支架中的音腔,提高喇叭出音品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提高喇叭出音品质。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播镜,提高直播镜的出音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喇叭支架,被配置为安装喇叭本体,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具有两端开口的前腔体,所述前支架的后端开口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喇叭本体的安装口;后支架,其与所述前支架分体设置,所述后支架具有前端开口的后腔体,所述后支架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的后端端板密封连接,所述后支架覆盖所述安装口。作为一种喇叭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后腔体的最小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口的横截面面积。作为一种喇叭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支架和/或所述后支架均为前端大、后端小的空心圆台状结构。作为一种喇叭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螺纹连接。作为一种喇叭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架的前端边缘向外凸设有连接耳,所述后端端板与所述连接耳螺纹连接。作为一种喇叭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架的两端均开口,且所述后支架的后端开口处密封连接有振动膜。作为一种喇叭支架的优选方案,所述后支架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有安装凸台,所述振动膜粘接在所述安装凸台的后端面上。一种喇叭,包括喇叭本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喇叭支架,所述喇叭本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口处并部分伸入所述后腔体,且所述喇叭本体封闭所述安装口。作为一种喇叭的优选方案,所述喇叭还包括:壳体,其具有前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喇叭支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喇叭支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底座,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开口处;喇叭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面。作为一种喇叭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有导音锥,所述导音锥的小端朝向所述喇叭本体,所述导音锥的大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作为一种喇叭的优选方案,所述导音锥由所述底座沿朝向所述喇叭本体的方向挤压加工形成。作为一种喇叭的优选方案,所述导音锥的轴线与所述喇叭本体的轴线重合。作为一种喇叭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壳体的前端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喇叭网的前端插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中,所述喇叭网的后端插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作为一种喇叭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对应所述喇叭本体的位置,沿朝向所述喇叭本体的方向凸设有导音锥。一种直播镜,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喇叭;镜架,所述镜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镜体,所述镜体设置与所述镜架连接;和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镜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喇叭支架,通过采用分体设置的前支架与后支架,使后支架中的后腔体的设置不受限于喇叭本体的安装以及喇叭支架的成型工艺,能够增大后腔体的空间,从而增大喇叭的后音腔的空间,改善喇叭的出音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喇叭,通过采用上述的喇叭支架,能够增大喇叭的后音腔设计,改善喇叭的出音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直播镜,通过设置上述的喇叭,提高直播镜的出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喇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喇叭在第一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喇叭在第二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如下:100-壳体;200-喇叭支架;300-喇叭本体;400-底板;500-底座;700-喇叭网;1-壳体;11-容纳腔;12-挡缘;121-第二安装槽;2-喇叭支架;21-前支架;211-后端端板;212-前腔体;213-第二定位柱;214-安装口;215-第一连接柱;216-第二连接柱;22-后支架;221-后腔体;222-连接耳;223-安装凸台;224-限位筒部;3-喇叭本体;31-音圈;32-磁铁;33-振膜折环;34-锥形纸盘;35-定心支片;36-框架;361-支撑部;362-连接部;37-第二密封件;371-第一部;372-第二部;4-振动膜;41-振动凸部;5-底座;51-底板部;511-第一安装槽;512-安装凸缘;52-外接部;521-止挡部;522-外接口;53-导音锥;54-第一定位柱;6-第一密封件;7-喇叭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喇叭,其主要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喇叭支架,被配置为安装喇叭本体(3),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21),所述前支架(21)具有两端开口的前腔体(212),所述前支架(21)的后端开口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喇叭本体(3)的安装口(214);后支架(22),其与所述前支架(21)分体设置,所述后支架(22)具有前端开口的后腔体(221),所述后支架(22)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21)的后端端板(211)密封连接,所述后支架(22)覆盖所述安装口(2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支架,被配置为安装喇叭本体(3),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21),所述前支架(21)具有两端开口的前腔体(212),所述前支架(21)的后端开口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喇叭本体(3)的安装口(214);后支架(22),其与所述前支架(21)分体设置,所述后支架(22)具有前端开口的后腔体(221),所述后支架(22)的前端与所述前支架(21)的后端端板(211)密封连接,所述后支架(22)覆盖所述安装口(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体(221)的最小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口(214)的横截面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21)和/或所述后支架(22)均为前端大、后端小的空心圆台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21)与所述后支架(22)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22)的前端边缘向外凸设有连接耳(222),所述后端端板(211)与所述连接耳(222)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22)的两端均开口,且所述后支架(22)的后端开口处密封连接有振动膜(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喇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22)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有安装凸台,所述振动膜(4)粘接在所述安装凸台(223)的后端面上。8.一种喇叭,包括喇叭本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易家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