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6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包括:第一侧壳、第二侧壳、底座、上盖、喇叭、电路板组件和控制面板,电路板组件与喇叭电连接。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相互接合以形成一中空柱腔,柱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底座和上盖接合,第二侧壳的外表面设有面板腔和下凹部,下凹部临近面板腔设有多个凹连接孔,控制面板腔位于面板腔和下凹部中,且控制面板的外表面与第二侧壳除下凹部之外的其他外表面大致位于同一轮廓面,控制面板包括多个连接突起,各连接突起设有凸连接孔,成对凹连接孔和凸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音箱设备的整体结构一致性和外观流线型都较好,控制面板的固定牢固性高,控制面板与相应电路板不易相互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
本技术涉及声学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意识到适当的娱乐对缓解生活压力非常有效,因此,家庭娱乐消费在快速增长,数字化的音箱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现有音箱设备的控制面板一般都是整体突出地设置于外表面,不仅增加了音箱设备所占体积,而且控制面板与音箱设备其他结构相对独立,造成音箱设备的整体结构缺少一致性、外观也不够流线型,另外,现有音箱设备的控制面板一般会布置供多种插头插拔的插口孔和用于按压按钮的按键,但是,插口孔和按键位置一般分置较远位置来设置,集成化程度不高,而且,对于控制面板与相应电路板的固定结构有所欠缺,在插拔和按压次数较多后,容易造成控制面板与相应电路板相互移位。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控制面板布置于第二侧壳所设有的面板腔和下凹部之中,使得控制面板不会突出地设置于音箱设备的外表面,音箱设备的整体结构一致性和外观流线型都较好,并且通过多个连接件与多对的凹连接孔和凸连接孔相连接,控制面板的固定牢固性高,控制面板与相应电路板不易相互移位。为实现上述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包括:第一侧壳、第二侧壳、底座、上盖、喇叭、电路板组件和控制面板,电路板组件与喇叭电连接。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相互接合以形成一中空柱腔,柱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底座和上盖接合,第二侧壳的外表面设有面板腔和下凹部,下凹部临近面板腔设有多个凹连接孔,控制面板腔位于面板腔和下凹部中,且控制面板的外表面与第二侧壳除下凹部之外的其他外表面大致位于同一轮廓面,控制面板包括多个连接突起,各连接突起设有凸连接孔,成对的凹连接孔和凸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进一步地,凹连接孔设为两对且均相对于面板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凸连接孔相应地也设为两对且均相对于控制面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控制面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插板和一对突板,第二侧壳的外表面设有与插板和突板分别配合的插槽和缺口槽。进一步地,电路板组件包括主板、电连接器以及通过分别穿过面板腔中开孔的电连接器与主板电连接的控制板和插口板,主板设有第一板孔,第二侧壳内表面设有与第一板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柱,控制板上设有多个按钮和多个第二板孔,插口板上设有多个插口和多个第三板孔,控制面板外表面设有用于按压按钮的按键和与插口对应的插口孔,控制面板面向面板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通过连接件与第二板孔连接的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进一步地,控制面板环设有突台,在下凹部围绕面板腔的外周设有卡槽,突台卡接于卡槽之中。进一步地,插口板设有多个突出块,控制面板设有多个与突出块配合的开口腔。进一步地,上盖邻接其开口边缘的内周壁环设有多个第一卡扣,底座邻接其开口边缘的内周壁环设有多个第二卡扣,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的邻接各自相对开口边缘的外周壁对应地设有分别与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卡接的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上盖和底座还均设有至少一个突块,第一侧壳或/和第二侧壳上设有与突块配合的凹槽,且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延伸方向与突块的延伸方向正交。进一步地,第一侧壳上设有由第一环状突起形成的中空第一筒槽,第一筒槽与第一出音孔相通,第一筒槽内部设有第一支撑凸起,喇叭的出音侧的外周与第一支撑凸起相抵接,音箱设备还包括固定板,第一侧壳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相对于第一出音孔的中心线对称的连接柱,固定板包括一对对称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板连接孔,两对连接孔和连接柱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更进一步地,音箱设备还包括圆柱形电池,电池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第二侧壳设有第一弧形突起,固定板设有第二弧形突起,电池固定于第一弧形突起和第二弧形突起之间。进一步地,第一侧壳边和第二侧壳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卡接的凹陷和凸出,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分别设有多个相对且均设有内连接孔的固定凹柱和固定凸柱,固定凹柱的连接孔贯通第一侧壳,上盖围绕第二出音孔的内周壁环设有多个支撑肋板,上盖套设于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外周,且低频辐射器被抵压于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端面和支撑肋板之间。进一步地,音箱设备还包括具有空缺口的外罩,外罩对应于出音侧的区域开设有透音孔,邻接空缺口的边沿设有一对折边,控制面板位于空缺口中,折边插接于下凹部和控制面板之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包括由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相互接合形成的一中空柱腔,控制面板腔位于第二侧壳的面板腔和下凹部中,控制面板的多个连接突起与下凹部的多个凹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不仅使控制面板浑然一体地作为音箱设备的一部分,提升了音箱设备整体结构一致性和外观流线型,也提高了控制面板的固定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第一侧壳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第一侧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第二侧壳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第二侧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上盖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底座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9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0和图11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控制面板的两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2和图13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固定板的两个视角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连接环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密封圈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音箱设备的外罩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侧壳-10、第一出音孔-11、第一支撑凸起-12、连接柱-13、第一卡口-14、凹槽-15、第一开槽-16、凸舌-17、阶梯缺口-18、凹陷-19、固定凹柱-1A、第二侧壳-20、第二卡口-21、第二开槽-22、凸出-23、固定凸柱-24、面板腔-25、开孔-25a、下凹部-26、凹连接孔-27、插槽-28、缺口槽-29、第一固定柱-2A、卡槽-2B、第一弧形突起-2C、上盖-30、第二出音孔-31、支撑肋板-32、第一卡扣-33、突块-34、底座-40、第二卡扣-41、突块-42、喇叭-50、低频辐射器-60、电路板组件-70、主板-71、第一板孔-71a、电连接器-72、控制板-73、按钮-73a、第二板孔-73b、插口板74、插口-74a、突出块-74b、第三板孔-74c、电池-80、固定板-90、延伸部-91、板连接孔-92、第二弧形突起-93、中空套环-100、连接环-110、凸台-111、凹口-112、过孔113、密封圈-120、阶梯突出-121、密封筋-130、控制面板-140、连接突起-141、凸连接孔-141a、插板-142、突板-143、按键-144、插口孔-145、第二固定柱-146、第三固定柱-147、突台-148、开口腔-149、外罩-150、空缺口-151、透音孔-152、折边-1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壳、第二侧壳、底座、上盖、喇叭、电路板组件和控制面板,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喇叭电连接;所述第一侧壳和所述第二侧壳相互接合以形成一中空柱腔,所述柱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接合,所述第二侧壳的外表面设有面板腔和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临近所述面板腔设有多个凹连接孔,所述控制面板腔位于所述面板腔和所述下凹部中,且所述控制面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壳除所述下凹部之外的其他外表面大致位于同一轮廓面,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多个连接突起,各所述连接突起设有凸连接孔,成对的所述凹连接孔和所述凸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整体式控制面板的音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壳、第二侧壳、底座、上盖、喇叭、电路板组件和控制面板,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喇叭电连接;所述第一侧壳和所述第二侧壳相互接合以形成一中空柱腔,所述柱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接合,所述第二侧壳的外表面设有面板腔和下凹部,所述下凹部临近所述面板腔设有多个凹连接孔,所述控制面板腔位于所述面板腔和所述下凹部中,且所述控制面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壳除所述下凹部之外的其他外表面大致位于同一轮廓面,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多个连接突起,各所述连接突起设有凸连接孔,成对的所述凹连接孔和所述凸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连接孔设为两对且均相对于所述面板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凸连接孔相应地也设为两对且均相对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控制面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插板和一对突板,所述第二侧壳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插板和所述突板分别配合的插槽和缺口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主板、电连接器以及通过分别穿过所述面板腔中开孔的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控制板和插口板,所述主板设有第一板孔,所述第二侧壳内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板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多个按钮和多个第二板孔,所述插口板上设有多个插口和多个第三板孔,所述控制面板外表面设有用于按压所述按钮的按键和与所述插口对应的插口孔,所述控制面板面向所述面板腔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板孔连接和所述第三板孔连接的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环设有突台,在所述下凹部围绕所述面板腔的外周设有卡槽,所述突台卡接于所述卡槽之中。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板设有多个突出块,所述控制面板设有多个与所述突出块配合的开口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敏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不见不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