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5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09
一种手机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所述V型支撑位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支撑板背离第一支撑面的一侧与底座的底面配合后第一支撑面与底面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操控手机,使用者颈部弯曲幅度较小,有利于保护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手机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机支撑结构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一些指环类的支撑结构存在仅能对手机进行较小倾斜角度支撑,而且不稳定,不利于观影和操控手机的问题;一些具有折叠支撑板的手机壳存在仅能对手机进行大角度倾斜摆放支撑,无法进行小角度支撑,这样对手机进行操控时(例如游戏或者聊天操作),手机只能平放于桌面,此时,使用者低头观机,颈部弯曲幅度较大,长期使用不利于保证使用者的颈部健康;虽然,还有一些可以自由旋转的手机支撑结构,对手机的支撑角度可自由调整,但是存在结构和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不利于降低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既方便手机放置后观影,又便于操控手机的手机支撑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机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所述V型支撑位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具体地,所述V型支撑位的夹角为90°。具体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5°~25°。具体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插接固定或者卡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底座两相对侧的通槽,所述支撑板一侧插入所述通槽内后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胶垫。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胶垫。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其具有两种组合方式:当支撑板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时,底座底面与桌面接触,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此倾斜角度便于观影;当支撑板与底座底面固定连接时,将底座顶面向下放置,此时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10°~30°,此时便于操控手机,而且使用者操控手机时,颈部弯曲幅度相对于手机接近平放时颈部弯曲幅度较小,从而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颈部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手机便于观影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手机便于观影时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手机便于观影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手机便于操控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手机便于操控时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设置,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角度介于10°~30°,支撑板2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11上,支撑板2的一侧与底座1的顶面11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3,V型支撑位3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21、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12,支撑板2与底座1的顶面11固定后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2,底座1的底面13设置有与支撑板2上的第一限位凸起22配合的限位槽14,支撑板2与底座1的底面13限位配合后第一支撑面21与底座1的底面13平行设置。具体地,所述V型支撑位3的夹角为90°。具体地,所述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角度介于15°~25°,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面11倾斜角度优选20°;这样当支撑板2与底座1顶面11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底面13放置到桌面上,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为70°,手机的倾斜角度也为70°,此倾斜角度为观影的黄金角度,便于观影;当支撑板2与底座1底面13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顶面11向下放置到桌面上,此时,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为20°,此时便于操控手机,而且,使用者操控手机时,颈部弯曲幅度相对于手机接近平放时颈部弯曲幅度较小,从而有利于保护使用者的颈部健康。具体地,所述底座1与支撑板2之间插接固定或者卡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顶面11上开设有贯穿底座1两相对侧的通槽15,支撑板2一侧插入通槽15内后与底座1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支撑板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卡接的第二限位凸起23;本实施例中,由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与底座1底面13之间形成了一介于60°~80°的夹角,第二限位凸起23设置成与该60°~80°的夹角形状对应的倒扣形状,当将第一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14后,并且向下按压支撑板2使支撑板2背离第一支撑面21的一侧与底座1底面13贴合,第二限位凸起23能够自动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卡接,这样便能防止支撑板2与底座11之间发生转动或者分离,保证手机放置到支撑板2表面后操控手机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第二限位凸起23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上设置卡接凸点和卡槽的方式实现第二限位凸起23与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之间的卡接固定;若限位槽14设置在底座1底面13中部,则底座1上远离限位槽14的一侧壁16可理解为任一方向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21上设置有第一防滑胶垫211,第一防滑胶垫211能够提高第一支撑面21与手机背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机背面与第一支撑面2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面12上设置有第二防滑胶垫121,当支撑板2与底座1顶面11固定时,此时手机便于观影,手机背面相邻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面12接触,此时第二防滑胶垫121能够提高第二支撑面12与手机背面相邻的一侧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二支撑面12与手机背面相邻的一侧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手机放置到V型支撑位3的稳定性;当支撑板2与底座1底面13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顶面11向下放置使其与桌面接触,此时,第二支撑面12与桌面接触后,第二防滑胶垫121能够提高第二支撑面12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座1顶面11与桌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提高手机支撑结构放置到桌面上的稳定性,便于操控手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撑结构,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并且其具有两种组合方式:当支撑板2与底座1顶面11固定连接时,底座1底面13与桌面接触,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此倾斜角度便于观影;当支撑板2与底座1底面13固定连接时,将底座1顶面11向下放置,此时第一支撑面21的倾斜角度介于10°~30°,此时便于操控手机,而且使用者操控手机时,颈部弯曲幅度相对于手机接近平放时颈部弯曲幅度较小,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所述V型支撑位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倾斜角度介于10°~30°,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交形成用于支撑手机倾斜摆放的V型支撑位,所述V型支撑位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手机背面相邻一侧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倾斜角度介于6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支撑位的夹角为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蓝鱼灵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