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72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和冷却器,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还包括蜗壳,蜗壳内部设置有涡轮,电机中的转轴的尾端从电机的尾部伸出且伸入在蜗壳中,涡轮与转轴的尾端固定,冷却器安装在蜗壳的出风端,蜗壳的进风端安装有部分套装在电机外部的导风套,导风套的内周壁与电机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机械设备中都安装有电机和冷却器,例如喷油涡旋压缩机中安装有用于驱动喷油涡旋压缩机的电机和用于对喷油涡旋压缩机中的热油进行冷却的冷却器,为了实现对电机和冷却器的散热,目前市面上的机械设备中安装有两个分别用于对电机和冷却器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但由于需要采用两个独立的散热装置,这样一来,不仅存在机械设备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而且还会增加整机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通过蜗壳、涡轮和导风套的设置,在电机的转轴带动涡轮转动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端进入到蜗壳中,蜗壳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端排出到蜗壳外,在空气流经导风套时,能够实现对电机外壳的冷却,在空气流经冷却器时,能够实现对冷却器的冷却,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和冷却器,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还包括蜗壳,蜗壳内部设置有涡轮,电机中的转轴的尾端从电机的尾部伸出且伸入在蜗壳中,涡轮与转轴的尾端固定,冷却器安装在蜗壳的出风端,蜗壳的进风端安装有部分套装在电机外部的导风套,导风套的内周壁与电机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蜗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风进行导向的蜗舌,蜗舌沿涡轮的轴向方向延伸,蜗舌的两端分别与蜗壳其中一侧的内壁固定。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蜗壳出风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冷却器的环形台阶,冷却器通过若干个压板压紧在环形台阶上,蜗壳的出风端处设置有与压板一一对应设置的凸台,每块压板均通过活动穿设在压板中的螺钉固定在对应的凸台上,位于出风端处的蜗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冷却器上的进油管和出油管穿出的凹槽。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导风套朝向蜗壳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耳,导风套通过活动穿设在每个凸耳中的螺栓与蜗壳固定。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位于进风端所在位置处的蜗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环形凸边,导风套朝向蜗壳的一端套装在环形凸边的外部。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导风套远离蜗壳的一端设置有向外扩张的扩张段,扩张段靠近导风套一端的内径小于扩张段远离导风套一端的内径。本技术通过蜗壳、涡轮和导风套的设置,在电机的转轴带动涡轮转动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端进入到蜗壳中,蜗壳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端排出到蜗壳外,在空气流经导风套时,能够实现对电机外壳的冷却,在空气流经冷却器时,能够实现对冷却器的冷却,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蜗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去掉冷却器后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和冷却器2,例如电机1可以是喷油涡旋压缩机中的电机,冷却器2可以是喷油涡旋压缩机中的用于对热油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再例如电机1可以是螺杆式压缩机中的电机,冷却器2可以是螺杆式压缩机中的用于对热油进行冷却的冷却器,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还包括蜗壳3,蜗壳3内部设置有涡轮4,电机1中的转轴11的尾端从电机1的尾部伸出且伸入在蜗壳3中,涡轮4与转轴11的尾端固定,冷却器2安装在蜗壳3的出风端,蜗壳3的进风端安装有部分套装在电机1外部的导风套5,导风套5的内周壁与电机1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通过蜗壳、涡轮和导风套的设置,在电机的转轴带动涡轮转动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端进入到蜗壳中,蜗壳中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端排出到蜗壳外,在空气流经导风套时,能够实现对电机外壳的冷却,在空气流经冷却器时,能够实现对冷却器的冷却,这样一来,能够减少散热装置的数量,有助于降低机械设备的生产成本,且有助于减少机械设备所占用的空间。蜗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风进行导向的蜗舌31,蜗舌31沿涡轮4的轴向方向延伸,蜗舌31的两端分别与蜗壳3其中一侧的内壁固定;通过蜗舌的设置,在电机的转轴带动涡轮转动时,蜗舌能够起到导风的作用,这样一来,能够使得蜗壳中的空气更好地从蜗壳的出风端排出,即在空气流过冷却器时,能够刚好地实现对冷却器的冷却。蜗壳3出风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冷却器2的环形台阶32,冷却器2通过若干个压板6压紧在环形台阶32上,蜗壳3的出风端处设置有与压板6一一对应设置的凸台33,每块压板6均通过活动穿设在压板6中的螺钉61固定在对应的凸台33上,位于出风端处的蜗壳3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冷却器2上的进油管21和出油管22穿出的凹槽34;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冷却器能够可靠地固定在蜗壳上,且环形台阶能够实现对冷却器的支撑。导风套5朝向蜗壳3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耳51,导风套5通过活动穿设在每个凸耳51中的螺栓52与蜗壳3固定;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导风套能够可靠地固定在蜗壳上。位于进风端所在位置处的蜗壳3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翻折的环形凸边35,导风套5朝向蜗壳3的一端套装在环形凸边35的外部;通过环形凸边的设置,且导风套套装在环形凸边的外部,这样一来,在装配导风套时能够对导风套起到定位的作用,且能够起到对导风套的支撑作用。导风套5远离蜗壳3的一端设置有向外扩张的扩张段53,扩张段53靠近导风套5一端的内径小于扩张段53远离导风套5一端的内径;通过扩张段的设置,在导风套套装到电机外部时,扩张段可与电机的外部配合导向,以方便导风套套装到电机的外部,且扩张段能够实现对欲进入到导风套与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和冷却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还包括蜗壳(3),所述蜗壳(3)内部设置有涡轮(4),所述电机(1)中的转轴(11)的尾端从电机(1)的尾部伸出且伸入在蜗壳(3)中,所述涡轮(4)与转轴(11)的尾端固定,所述冷却器(2)安装在蜗壳(3)的出风端,所述蜗壳(3)的进风端安装有部分套装在电机(1)外部的导风套(5),所述导风套(5)的内周壁与电机(1)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包括电机(1)和冷却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还包括蜗壳(3),所述蜗壳(3)内部设置有涡轮(4),所述电机(1)中的转轴(11)的尾端从电机(1)的尾部伸出且伸入在蜗壳(3)中,所述涡轮(4)与转轴(11)的尾端固定,所述冷却器(2)安装在蜗壳(3)的出风端,所述蜗壳(3)的进风端安装有部分套装在电机(1)外部的导风套(5),所述导风套(5)的内周壁与电机(1)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风进行导向的蜗舌(31),所述蜗舌(31)沿涡轮(4)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蜗舌(31)的两端分别与蜗壳(3)其中一侧的内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与冷却器的一体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3)出风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冷却器(2)的环形台阶(32),所述冷却器(2)通过若干个压板(6)压紧在环形台阶(32)上,所述蜗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叶凯蒋豪胡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