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36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硅片,正面电极,背面电极,铝层,焊带,所述正面电极设置在硅片的正面,所述背面电极设置在硅片的背面,所述铝层设置在硅片的右面边缘,所述焊带设置在背面电极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正面不设置主栅,全部采用细栅,受光面积得到极大的增加,提高电池的电性能。采用边缘铝层的方式将电流导入电池的背面,方便与下一片电池紧密焊接,节省空间,极大提高单面组件内的有效利用率。且电池正面不使用焊带,节约焊带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整个生产的效益产能。且对原有生产工序的改动很少,可以最大化的兼容现有的电池工艺和组件工艺,减少改造成本和调试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硅太阳能电池中,一般采用正面5根以上的主栅,110根左右的细栅,背面采用分段的背电极的设计,因电性能受电极图形影响,所以硅太阳能电池正面接收光子的有效面积任然较小。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是接收光子的位置,在硅太阳能电池尺寸一定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减少栅线的面积或者减少主栅宽度的方法,来增加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的受光面积,然而现在栅线的宽度已经降到40微米左右,很难再继续降低栅线的宽度,且过窄的主栅(小于0.6mm)焊接效果不好,焊带往往会遮挡硅太阳能电池正面接收光子的有效面积,过粗的主栅(大于1mm)又会增加遮光面积,严重影响入射光总量,从而影响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硅太阳能电池正面不设置主栅,全部采用细栅,使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的受光面积得到极大的增加,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采用边缘铝层的方式将电流导入硅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方便与下一片硅太阳能电池焊接,电池与电池之间可以紧密排布,节省空间,极大提高单面组件内的有效利用率。且硅太阳能电池正面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1),正面电极(2),背面电极(3),铝层(4),焊带(5),所述正面电极(2)设置在硅片(1)的正面,所述背面电极(3)设置在硅片(1)的背面,所述铝层(4)设置在硅片(1)的右面边缘,所述焊带(5)设置在背面电极(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1),正面电极(2),背面电极(3),铝层(4),焊带(5),所述正面电极(2)设置在硅片(1)的正面,所述背面电极(3)设置在硅片(1)的背面,所述铝层(4)设置在硅片(1)的右面边缘,所述焊带(5)设置在背面电极(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2)包括正面银细栅线(2.1),正面汇流银栅(2.2),所述正面汇流银栅(2.2)设置在正面银细栅线(2.1)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面无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电极(3)包括铝背场(3.1),背电极(3.2),背面汇流电极(3.3),所述背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公庆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