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53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设计计算机硬件设备技术领域。本架构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内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的隔板将所述机箱的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层。每一层空间内均设置有一托板,且所述托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滑轨与所述机箱的侧壁欢动连接。所述的托板通过拖链与相应的隔板或机箱底板相连接。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硬盘。所述的托板上位于所述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所述的硬盘通过硬盘盒与所述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硬盘与所述的硬盘盒固定连接。该架构改变了以往的硬盘堆叠的布置方式,采用抽拉式平铺布置,不仅提高了容量,而且能够满足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化的逐渐深入推进,通过智能化设备采集的数据量也会成倍增加,相对应的对服务器存储设备的数据存储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密度存储服务器的需求应运而生。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的中心形态各异,在存储类服务器中硬盘大多数采用如图7所示的布置方式。当要求的容量高时,为了增加容量,一般会采用如图8所示的堆叠的布置方式,采用堆叠的布置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容量,但是会导致服务器高度的增加,在机柜空间有限的条件下,会受到高度上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该架构改变了以往的硬盘堆叠的布置方式,采用抽拉式平铺布置,不仅提高了容量,而且能够满足高度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若干层,每一层空间内均滑动设置有一托板,所述的托板通过拖链与相应的隔板或机箱底板相连接,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硬盘。进一步地,所述的托板上位于所述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所述的硬盘通过硬盘盒与所述的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硬盘之间共用一个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的硬盘盒上设置有一呈U型的提拉架,且所述提拉架的翼板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的硬盘盒相铰接,所述硬盘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柱,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接柱相配合的卡接槽,当所述的卡接柱压紧在所述卡接槽的盲端时,所述提拉架的翼板的悬空端压紧在所述支架的顶紧部上。进一步地,当所述提拉架的翼板的悬空端压紧在所述支架的顶紧部上时,所述的提拉架的翼板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硬盘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的第一铰接轴和限位凸起均位于所述硬盘重心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外侧。进一步地,当硬盘安装到位时,所述的硬盘与托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机箱内设置隔板,从而形成多个空间,在每个空间内采用平铺的方式布置硬盘,这样硬盘的扩展便从传统的平面扩展改为空间扩展,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硬盘。例如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内设置了24个硬盘,而高度却仅为2U服务器的高度。3、通过设置托板和拖链,将连接线缆纳入拖链中,实现抽拉式设计,方便了硬盘的拆卸和安装,有利于服务器的日后的维护。4、本技术中硬盘的拆卸和安装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实现了免工具的安装和拆卸,方便维护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构架中抽拉结构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服务器构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硬盘与托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硬盘盒与支架之间的锁紧原理示意图;图6为构架中抽拉结构的对比示意图;图7为传统存储服务器中硬盘的布置示意图一;图8为传统存储服务器中硬盘的布置示意图二。图中:1-机箱,2-隔板,3-托板,31-支架,311-卡接槽,312-顶紧部,4-拖链,5-硬盘盒,51-提拉架,52-卡接柱,53-限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结构包括机箱1,所述的机箱1内固定设置有隔板2,所述的隔板2将所述机箱1的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分割成若干层。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箱1内设置有一层隔板2,且所述的隔板2将所述的机箱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层。每一层空间内均设置有一托板3,且所述托板3的两侧通过滑轨(图中未视出)与所述机箱1的侧壁滑动连接。位于上层空间的托板3与隔板2之间,以及位于下层空间的托板3和机箱1的底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容纳线缆的拖链4。所述的托板3上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硬盘。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每层托板3上设置有十二个硬盘,且十二个所述的硬盘呈三行四列的矩阵排列。如图3所示,所述的托板3上位于每个所述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31,所述的硬盘通过硬盘盒5与所述的支架31固定连接,所述的硬盘与所述的硬盘盒5固定连接。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硬盘之间共用一个支架3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硬盘盒5上设置有一呈U型的提拉架51,且所述提拉架51的翼板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硬盘盒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相铰接。所述硬盘盒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柱52,所述的支架3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接柱52相配合的呈L型的卡接槽311。安装时,首先提起提拉架51将硬盘盒5(硬盘设置于所述的硬盘盒5内,并与所述的硬盘盒5固定连接)放置在对应的安装位上,并使硬盘盒5上的卡接柱52对准支架31上的卡接槽311。然后向下移动硬盘盒5,卡接柱52通过卡接槽311的竖直部分进入到卡接槽311内,直至所述的卡接柱52压紧在所述卡接槽311的水平部分上。然后转动提拉架51,在转动的过程中,提拉架51翼板的悬空端与支架31上的顶紧部312发生挤压接触,从而反向推动硬盘盒5沿水平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的卡接柱52顶紧在所述卡接槽311的水平部分的盲端,此时,所述提拉架51的翼板的悬空端顶紧在所述支架31的顶紧部312上,且所述的提拉架51的翼板处于水平状态。在这里,所述的顶紧部312可以使设置于所述支架31上的凹槽,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支架31上的凸起。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31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提拉架51翼板悬空端的凹槽。锁紧时,所述提拉架51的翼板的悬空端顶紧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拆卸下来的硬盘由于重量不平衡而发生翻转,如图5所示,所述硬盘盒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提拉架51转动的限位凸起53,所述的第一铰接轴和限位凸起53均位于所述硬盘重心的一侧,且所述限位凸起53位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外侧(以远离硬盘重心的一侧为外侧)。优选的,当所述提拉架51的翼板抵靠在所述的限位凸起53上时,所述提拉架51的翼板与所述的硬盘盒5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当所述硬盘安装到位时,所述的硬盘与托板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N。这样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由于硬盘采用平铺设计,存在着走线不方便的问题,这样硬盘与托板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线路可以在硬盘和托板3之间的空间内布置,方便走线。第二,如图6所示,若硬盘贴紧托板3,为了避免干涉,那么上侧空间中托板3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以及下层空间中托板3与机箱1的底板之间的距离M均要大于拖链4的厚度。相对比的,如图1所示,当所述的硬盘与托板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时,所述的托板3上就可以开一缺口用于容纳拖链4,这样上侧空间中托板3与隔板2之间的距离,以及下层空间中托板3与机箱1的底板之间的距离M就会明显变小,可以进一步缩减服务器的高度,使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抽拉,所述的托板3上设置有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若干层,每一层空间内均滑动设置有一托板,所述的托板通过拖链与相应的隔板或机箱底板相连接,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硬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的内部空间通过隔板分割为若干层,每一层空间内均滑动设置有一托板,所述的托板通过拖链与相应的隔板或机箱底板相连接,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硬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上位于所述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所述的硬盘通过硬盘盒与所述的支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硬盘之间共用一个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拉式硬盘存储服务器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盘盒上设置有一呈U型的提拉架,且所述提拉架的翼板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的硬盘盒相铰接,所述硬盘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接柱,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希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